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教学工作督导评估制度

教育教学工作督导评估制度

第六章学校工作督导达标制度第一节教育教学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学校管理督导评估内容一、方向管理。

贯彻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规情况。

二、组织管理。

考察校长决策和领导水平;机构设置及职责划分;各种规章制度、规划、计划制订与实施等。

三、队伍管理。

教职员工的政治思想和师德师风管理;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管理;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提高情况;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及工作奖惩情况;教职工的待遇落实情况。

四、德育管理。

德育队伍建设;德育规章制度、规划、计划实施情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情况;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配合情况;校容、校风、校级情况;德育研究与改革情况。

五、教学管理。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研与教改情况;学生在校时间和课业负担情况;招生计划和班额控制、学籍管理、辍学率、留级率情况;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情况;体育、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第二课堂特长生培养情况;教学设施、仪器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多媒体的利用和管理情况。

六、后勤管理。

财务管理、校产管理、卫生管理、校园规划建设、校园安全、校园保卫、勤工俭学、后勤服务。

教育质量督导评估内容1、德育。

着重考察和评估学生政治思想与品德行为状况;在校生违法犯罪率情况。

2、智育。

着重考察和评估学生基础知识,包括毕业生合格率、优秀率,学生的基本能力具备情况。

3、体育。

着重考察和评估学生身体发育和体质状况,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学生掌握体育与卫生知识情况;体育运动与卫生习惯情况;近视眼等多发病的发病率情况。

4、美育。

着重考察和评估学生掌握音乐、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况;审美观点与审美能力情况。

5、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

着重考察和评估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养成情况;劳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情况;生活能力情况。

6、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具备情况。

7、社会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情况。

小学德育管理评估内容及达标标准1、组织健全、要有计划、阶段安排。

2、有计划地开好德育会。

善于抓苗头、树典型。

3、主管领导每学期听思想品德课、班会课3节以上;参加思想品德课教研活动、定期检查教案,每学期参加班队活动一次。

4、学校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帮助工作落实。

5、能按要求积极参加上级有关德育工作会议。

6、爱事业,有较强上进心、责任感和良好教风。

7、爱学生,关心和正确对待后进生,对后进生有教育追踪记录。

8、坚持正面教育,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9、了解、熟悉德育法规文件,订阅德育资料,每学期组织学习两次以上。

10、有研究专题、,有总结,有经验交流。

11、有教学计划,课时专用,完成进度。

12、认真备课、上课,把握观点,明理导行。

13、教研活动健全,专题研究落实。

14、有大、中队工作计划,活动形式多样。

15、重视班队干部培养,良好班集体≥60%。

16、做好班主任资料积累、整理、保管工作(含计划、经验、专题总结等)。

17、科任教师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到教书育人。

18、课外活动做到时间、内容、辅导教师三落实。

学生出勤率≥95%以上。

19、积极开展课外读好书刊活动,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指导。

20、升(降)国旗仪式严肃认真,队列整齐。

升(降)国旗奏国歌时立正行礼,唱国歌声音响亮。

21、有三级值日制度,有常规检查评比。

填好班务、校务日志,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22、有切实可行的“小学生一天生活规则”。

23、劳动课时专用,教学内容落实。

24、有劳动实践室或劳动实践小基地和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

25、注意培养劳动观点和习惯,指导掌握劳动技能。

26、建立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设立家长接待日。

27、重视家访工作,做好家访记录。

28、开展社区教育,建立三结合教育网。

29、环境教育具有教育性,有各种宣传阵地。

30、校容整洁、美化、绿化、净化、亮化。

31、教学秩序正常,无乱班。

德育工作督导目标管理一、整体目标:1、学校领导的德育意识。

2、德育工作制度(评估、检查、奖励制度)。

3、德育环境(校内、社会、家庭等)。

4、德育渠道(德育课程、有关学科渗透、队日、团日、班日)。

5、德育队伍(领导、干部、教师、学生骨干配合)。

6、典型推广。

二、效应目标:1、学生思想行为合格率。

2、好人好事出现率。

3、文明班率。

4、差生转化率。

5、学业成绩提高率。

6、学生违纪率。

7、学生违法率。

8、家长社会满意率。

办学思想评估内容1、是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是学校的根本问题。

2、培养目标是办学的核心内容,是学校一切工的出发点和归宿。

(1)是否制定了实现培养目标的规划和计划。

(2)是否实施素质教育。

3、深化教育改革是办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1)是否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2)是否采取有力的改革措施。

(3)改革是否取得成效。

学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评估内容一、年龄结构。

二、专业结构。

三、性格结构。

学校组织机构评估内容一、机构设置评估1、机构健全。

2、结构合理第一层,决策层。

第二层,协调层。

第三层,执行层。

第四层,操作层。

二、机构职能评估1、职责分工。

2、工作效能。

学校校风建设评估内容一、精神风貌1、学校的校风。

2、学校的教风。

3、学校的班风。

推行“思想管理、民主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自我管理”五项管理。

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合作、求实创新”四种精神。

二、物质风貌1、因地制宜,不断改善校园物质风貌规划。

2、保持清洁卫生的校园环境。

3、各种布置具有鲜明的知识性和教育性。

4、因校制宜,绿化、美化、亮化校园环境。

总务处管理工作评估内容一、服务思想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

要做到热情、主动、周到、细致、高效、高质。

二、贯彻育人方针后勤人员既是后勤管理者,又是学生的教育者。

三、勤俭办学力求少花钱多办事,做到经费开支预算,报销有审批,账目清楚,并定期向教职工公布开支情况。

四、努力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条件。

学校财务管理评估内容一、学校财务包括固定资产、教育事业费、预算外经费等。

二、学校财务制度建设。

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学校财务纪律等。

三、编制财务计划。

(一年内人、财、物实际情况编制和教育教学科研后勤财务年度计划)。

四、财务决算工作。

五、财务监督。

学校环境管理评估内容一、校园的环境管理人员是否有职责分工。

二、是否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三、校园环境建设是否有教育性。

四、校园环境的绿化是否达到一定的美化程度。

学校卫生达标管理制度一、教学卫生要求。

小学每节课不超过40分钟;作业量要适当;教室采光、照明、通风良好。

二、体育卫生的要求。

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疾病的学生暂停锻炼;课前、课后都有活动准备和健康检查;运动项目的强度和时间要适当;要求每个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锻炼,有8—9小时的睡眠。

三、设施卫生要求。

1、学校建筑卫生的要求。

(1)校址选定:学生从家到学校步行半个小时的距离;距繁华街道至少一公里;远离工厂等;距离医院远些;供水、排水好;无公害因素。

(2)教室、实验室等建筑要求:朝向以南面为好;教室高3—4米,每个学生占教室空气容积为3.4—3.7立方米,教室大小能容纳30、45或50人;采光和照明应充足,黑板照度应保证在150—250勒克斯(光照度);通风取暖;有安全通道。

(3)运动场,最好铺黄土和草坪,不要用水泥。

单双杠,联合器械定期由专人检查。

(4)学校应设室内外厕所,男生每40人一个便池及100厘米小便槽。

女生每20人一个便池。

2、学校设备卫生的要求:学生用课桌椅要符合标准;眼和书之间要有30—33厘米的距离。

四、生活卫生的要求:1、个人卫生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按时作息、睡前刷牙、勤换衣服、勤洗澡、勤剪指甲、勤理发,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吸烟,不公用毛巾、茶杯,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注意保护视力。

2、饮食卫生的要求:要摄入足够的营养,不挑食。

中小学教育综合评估内容及达标标准一、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

二、认真制定办学规划和计划,实行目标管理。

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德、智、体、美、劳教育全面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行改革。

六、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配合。

七、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档案管理规范。

八、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九、对职工知人善任,发挥所长。

十、各项工作渗透德育,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十一、贯彻《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十二、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指挥系统和管理体制。

十三、重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十四、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

十五、校长主要精力抓教学,建立教学工作系统,加强教学管理,发挥教研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十六、严格学籍管理。

十七、树立良好教风。

十八、加强对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器材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十九、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列》、《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小学体育合格标准》和体育课、课间操、眼保健操及课外体育锻炼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习惯,增强学生体质。

二十、学生思想行为表现达到《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规定的标准;文化课基础知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十一、学生身体发育正常,身体素质、机能良好;掌握初步的卫生常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近视发病率低。

二十二、学生掌握音乐、美术课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爱美的情趣和初步的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十三、学生初步树立了劳动观念,爱护劳动成果,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二十四、学生具有初步的兴趣和爱好、才能和特长得到发展。

二十五、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能力较强。

小学管理水平评估内容及达标标准一、领导班子健全,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具有开拓创新精神;重大问题集体研究,有记录。

二、管理制度健全,机构设置合理,职权分工明确,各类类人员工作尽职尽责,作风严谨。

三、办学思想端正,以教育方针安排工作,有计划、检查和总结。

四、制定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具体明确,并在工作中得到体现。

五、规章制度健全,各种计划、总结、大事记、校史资料健全。

六、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有专人分管,有健全的工作队伍。

七、认真贯彻《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不发生违纪违法事件。

八、建立升国旗、唱国歌制度。

九、建立少先队组织,配齐辅导员队伍,把五爱教育作为中心内容,有规划、有措施、有效果、有总结。

十、建立表彰制度,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少先队员”等。

十一、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使家校教育密切配合。

十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齐、开全、开好国家级、地方课和校本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