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两大难题:标准不一+昂贵价格
智能家居平台的推出,在社会上褒贬不一,有一片叫好的,让各路人马已经
开始憧憬未来美好的智能生活了。但是也有人在泼冷水,智能家居,对于绝大多
数中国用户而言还只是海市蜃楼。
行业标准不一,生态系统不完整
智能家居行业目前属于“烂摊子阶段”。各品牌各产品根据各自场景不同采
用不同标准,就智能家居的无线标准而言,目前主流的就有WiFi、Zigbee、
Z-Wave、电力载波和蓝牙五种。
在今年的CES上,三星和LG均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家居平台,三星的智能家
居系统名为Smart Home,消费者在家中可以将各种设备通过网络相连接,然后
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甚至是智能电视来控制家中的
智能家居系统。并通过各自手段来解决标准的牵绊,三星的做法是开放自家的智
能家居设备工具包,LG的做法则是和思科等科技公司一同组建另一个联盟,可
以兼容WIFI、ZigBee等不同标准。
苹果推出HomeKit,与以往推新品iPhone,iPad的主动进攻不同,更像是
一次应急之举。应急之举最大特点就是缺乏系统支持。之前苹果推iOS等系统,
已经有硬件作为支撑,系统与硬件互相配合而成。而HomeKit平台并无相应的硬
件配合,那么缺失了硬件的软件生态能得到多少中国用户欢心呢?
价格昂贵令用户难以承受
有不少人已经开始憧憬未来智能家庭如何装修布置了,但这些圈内人的想法
是不具有普遍性的。
从费用成本来看,智能家居比较昂贵,以发布会的智能锁门的“Smart Lock
智能门锁”为例,我在淘宝查了下海外代购一件就需2300元。此外飞利浦的hue
灯泡,单只也在400元以上„„
中国的电子极客多集中于年轻人中,而当下这类人群多还处在苦逼的卖肾买
iPad、租房上班,以及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的悲惨阶段,他们买不起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虽好,对于租房用户显然毫无意义,费用承担不了,房东也很难允许对
房子进行智能化改造。而对于还房贷用户而言,智能家居很好,但动辄上千的电
器成本无疑又是一座迈不过去的大山,照此下去,如果要实现库克所描述的真正
智能生活装修费用恐怕最少要多增加数万元,对于勉强买房的用户而言显然是不
小数字。
而生活优越买得起用得起智能家电的,多数是年龄偏大的非极客,他们把智
能家居当做装点门面的招牌,但很难成为其主流目标用户。
中国与美国国情不同,美国的极客用户跨越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智能家居
推出后极客用户为第一批体验用户,并以口碑带动非极客用户,达到全民使用目
的。但中国的极客过分年轻化,无消费极客的经济基础,买苹果电子产品已属勉
强,消费智能家具恐怕力不从心。此外,极客用户比例偏小,短时间很难形成广
泛口碑辐射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