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湖州市区段施工监理1标石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上海东华工程咨询公司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监理1标监理部2015年11月文件名称: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湖州市区段施工监理1标石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文件编号:上海东华[2015]细则010号批准:日期:校核:日期:编制:日期:目录1总则 (1)1.1工程概况 (1)1.2编制依据 (1)1.3目的及适用范围 (2)2灌砌石挡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2.1施工工艺流程 (2)2.2事前控制 (5)2.3事中控制 (5)2.4事后控制 (7)3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 (7)4施工应提交及签署的资料 (8)5抛石填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8)6生态格网、网垫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8)1总则1.1工程概况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湖州市区段),位于浙江省杭嘉湖平原西部,行政上隶属湖州市市本级,是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的一部分,涉及西苕溪干流湖州市区段和导流港湖州市区段两条河道,包括上述两条河道的水环境改善和河道整治两部分。
主要有河道清淤28.27km;拓浚西苕溪干流河道长9.42km,退建两岸堤防17.98km,拆建节制闸6座和泵站3座;导流西岸加高加固堤防长12.78km,新建护岸20.84km,拆建节制闸3座、泵站3座和闸站4座;导流东大堤设计加固护岸长20km。
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湖州市区段施工1标主要施工内容:导流港清淤(城南闸站至城西大桥段)约4km:导流港东大堤部分堤线抛石(涉及堤线长约20km);导流西岸堤防加高加固12.78km,新建护岸20.84km,拆建节制闸3座、泵站3座和闸站4座。
1.2编制依据(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SL223-2008(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3)《水利建设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2012)(4)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2012)(5)《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6)《水闸施工规程》SL27-2014(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8)国家及地方的工程建设的法令、法规、政策和规定(9)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监理合同(10)设计图纸及设计技术文件(11)除上述规范条例外的国家、部、省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工程测量的法律、法规、规定及规程1.3目的及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监理1标工作范围内堤岸灌砌石档墙、闸站(A、B型)灌砌石档墙、干砌石界墙、抛石、填石等工程2灌砌石挡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1施工工艺流程砌筑面清理→选料→堆放面石→沟平缝→砌腹石→面石与腹石缝内C15细石砼填塞→清除石面浮塞、检查砌筑质量→养护。
施工工艺流程监理工作砼灌砌块石挡墙、干砌界墙监理工作流程:2.2事前控制2.2.1审查承包商质量保证体系的层次性、全面性。
2.2.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应的施工方案审查施工规范、标准采用的适用性;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审查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审查工序安排及与之适应的人力、机械等资源配臵。
2.2.3检查承包商进场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配套和数量以及设备完好率。
2.2.4复核设臵的轴线控制桩及水准点桩,水准点标高引放在已有的稳定建筑物上并加以保护。
2.2.5分析施工工艺流程,设臵监理质量控制点,并拟定监理工作流程图。
2.2.6检查砌石所用材料(块石、排水管、反滤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2.7检查砌体工程胶凝材料(如水泥砂浆、小骨料混凝土)及配合比设计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2.8检查施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场地、道路、安全、卫生及相关因素是否完备,尽量避免可能的影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2.3事中控制2.3.1控制标准及检验方法1)砼灌砌块石采用一级配C15砼,砼含量不小于40%,块石应干净且湿润,块石边长300~500mm。
2)砼灌砌块石应先砌面石,面石要求平缝,面石要求沟平缝,平均缝宽8cm-10cm,腹石砌筑腹石要求大面朝下,块石间形成上大下小缝隙,以利砼灌注和振捣。
面石与腹石应布设丁石衔接,避免面石腹石间出现纵向通缝。
3)同一层的石块大致砌平,相邻石块高差不宜过大,以利于上、下层水平缝座浆结合密实,亦有利有丁、顺石的交错安砌。
4)砌体的砌缝中灌注的C15细石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使各单块石互相胶结紧密。
灌注的砼要求分层灌砌,层高300~500mm,外表面应平整顺直。
5)灌砌块石沉降缝间距10m,缝宽20mm,缝内采用厚度为20mm聚乙烯低泡沫塑料板;6)严格控制C15细石混凝土配比计量。
7)干砌石挡墙:墙体砌筑时宜分皮卧砌,块石大面应朝下,上下层交叉错缝互相压叠,内外搭砌咬紧,保证砌体密实,外坡面平整顺直美观。
墙体砌筑时应避免通缝,不准外塞石,不准摇大面;严禁采用内外层砌筑中间乱石填心,面层砌筑内部乱石堆填的错误砌筑方法。
干块石的砌筑应做到:认真挂线,自下而上,错缝竖砌,紧靠密实,寒垫稳固,大块封边,表面平整,注意美观。
8)干砌石界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⑴干砌石铺砌前,按施工图纸规定的厚度铺设垫层,垫层厚度均匀,其密度大于90%。
⑵坡面上的干砌石砌筑,以一层与一层错缝锁结方式铺砌,铺砌顺序为从下到上。
垫层与干砌石铺砌配合施工,随铺随砌。
⑶护砌表面砌缝宽度小于25mm,砌石边缘顺直、整齐牢固。
⑷砌筑采用人工砌筑,摆放时合理搭配形状,所有前后的明缝采用小片石料填塞紧密,以使石块沿全长有坚实的支承。
⑸砌体外露面的坡顶和侧边选用较大且整齐的石块砌筑平整进行封边。
2.3.2施工中所用石料均采用质地坚硬、完整、强度高、耐风化、具有良好抗水性的岩浆岩块石,页岩、泥灰岩、粘土岩、以及扁平细长和已风化的块石均不得使用。
2.3.3不得使用有裂缝石料,石料表面的泥垢等杂物应清除干净。
石料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挡墙砌筑时须按施工图要求预埋PVC排水管和钢筋砼盖顶插筋。
2.3.4砌筑前石料应用水润湿,砌筑应采用座浆法施工,其组砌形式、错缝和灰缝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石块与石块之间应有砂浆填筑,石块不得直接接触,也不得留任何孔隙;砼灌注应饱满、密实。
2.3.6应按照设计要求留有变形缝和排水孔,排水孔应保持畅通。
2.4事后控制2.4.1审核承包商提交的水泥、砂及砂浆配合比和试块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技术性资料。
2.4.2检查灌砌石挡墙竣工图及成型复测成果。
2.4.3检查相应的施工记录,督促施工单位整理施工技术资料,完成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
2.4.4检查缺陷处理和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2.4.5对设计变更及事故处理记录等文件进行整理归档。
3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3.1砼灌注不饱满浆,振捣不密实:应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配备足够的振捣工人,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
3.2勾缝宽窄、深浅不匀称:勾缝应力求美观、匀称,勾缝前应先修缝,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施工。
3.3排水孔位臵埋设不准确堵塞、漏错埋反滤料:应按施工图规定埋设排水管及其反滤料,不得遗漏,加强管理。
3.4砌筑上升过快、不均衡:砌筑应尽可能均衡上升,砂浆终凝前不允许扰动砌体。
砌体应及时洒水养护,低温季节施工应加盖保温。
4施工应提交及签署的资料4.1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包括水泥、砂、块石、、土工布材料等合格证、复试报告。
4.2砼试压块试验强度报告。
5抛石填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5.1块石要求石质坚硬,新鲜完整,遇水不易破碎及水解,抗风化性能好,饱和抗压强度大于40Mpa,软化系数不小于0.75。
迎水坡护脚的抛石要求各边尺寸控制在30cm~60cm。
迎水侧抛石要求表层块石理砌整平。
鱼塘段基础处理的抛石要求粒径小于50cm,同时最短边尺寸不小于30cm。
5.2不允许使用薄片、条状、尖角等形状的块石和风化石、泥岩等。
5.3不符合粒径要求的严禁抛投。
在材质控制上做到严要求、严把关,不合格的石料,坚决拒收。
5.4抛石前确定好范围标杆,施工范圈内先铺设石渣垫层,坡脚外加抛备石方量,厚度不小于石块粒径的2倍;抛投石抖时应先土游后下游,由远及近,先点后线,先深后浅,循序渐进,分层均匀,不得零抛散堆,块石大小搭配,空隙填充饱满,坡脚及封边均用较大的石料,以使整体稳固。
6生态格网、网垫施工质量控制要点:6.1生态格网生产标准执行YB4190《工程用钢丝网及组合体》标准中相关规定。
供货单位需提供材料的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出具的钢丝不小于1500h盐雾检测报告.PVC材料检验报告等。
6.2钢丝性能指标:采用镀10%铝锌合金钢丝,执行GB/T20492-2006国家标准,技术要求如下:钢丝直径(包覆PVC后直径):网丝≥2.7(3.7)mm,边丝≥3.4(4.4)mm,扎丝≥2.2(3.2)mm,钢丝直径允许公差±0.1mm。
钢丝最小镀层量:网丝245g/m2,边丝265g/m2,扎丝230g/m2。
钢丝抗拉强度:400MPa,断裂伸长率≥10%。
镀层的厚度及均匀性:对镀层钢丝的镀层厚度均匀测量四点数值(上下左右),其中最厚处与最薄处的比值不超过2,旦钢丝镀层最薄处厚度不得小于以下数值:φ2.2mm:40μm(微米/单侧),φ2.7mm:45μm,φ3.4mm:50μm。
镀层的附着力,镀层的结合牢固性必须符合GB/T2976-2004《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标准规定,钢丝在自身缠绕(即一倍缠绕)八圈以上后,对钢丝表面进行放大拍照(放大到12倍),镀层不得出现裂痕。
6.3网孔规格五锯洛网网箱网目:D×H=lOO×120mm,允许公差±5%,铰制长度不小于50mm。
五铰格网网垫网目:D×H=80×lOOmm,允许公差±5%,铰制长度不小50mm。
6.4生态格网的耐久性指标钢丝的物理性能及镀锌层重量除上述要求外,供货单位还需提供国家级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试验方法执行《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10125-2012)):6.4.1钢丝(不包塑)盐雾不小于1500h检验报告:经不小于1500h以上盐雾试验检验.不应出现红锈。
6.4.2网片(不包塑)盐雾不小于1500h检验报告:经不小于1500h盐雾试验检验,不应出现红锈。
6.4.3包塑指标供货单位还需提供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PVC基片初始性能:比重:1.3~1.38g/cm3,拉伸强度≥17MPa.断裂伸长率≥200%。
编织后塑料涂层颜色应均匀一致,肉眼观察不得有色差。
6.4.4钢丝性能现场抽查指标:6.4.5外涂聚酯膜试片现场抽查指标:6.5施工工艺6.5.1生态格网、网垫用作护坡或护底,首先按设计要求理砌平整铺设面,坡面或基底面平整、密实、无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