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坪桥园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单位名称(公章):遵义市红花岗区工业经济局项目名称:坪桥园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单位地址:遵义市(州、地)红花岗区申请时间:二○一一年六月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坪桥园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企业类型:⑴、建设单位:遵义市红花岗区工业经济局⑵、法人代表:阮闳⑶、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4、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期限:⑴、建设地点: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⑵、建设规模:项目总体建设涵盖遵义市红花岗区坪桥工业园区的信息化网络平台⑶、建设周期:2011年7月——2013年6月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⑴、申报单位:遵义市红花岗区工业经济局⑵、法人代表:阮闳6、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构成:⑴、投资规模:480万元,已投入92万元,计划新增投资388万元⑵、资金构成:①、固定资产:423.1万元,已投入81.1万元,计划新增投资342万元②、流动资金:56.9万元,已投入10.9万元,计划新增投资46万元7、项目的资金筹措:⑴、固定资产投资来源:①、企业自筹123.1万元;②、申请红花岗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无偿资助300万元。

⑵、流动资金来源:企业自筹56.9万元。

二、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遵义市红花岗区坪桥工业园区(遵义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坪桥基地)是以钛、锰、铝等金属为主的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区域内钛、锰、铝等金属基础产业已经形成相当规模,有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有中国最大的海绵钛企业。

该基地是根据科技部国科高函[2004]30号批复同意在遵义市建立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精神而组建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

除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遵义碱厂等大中型骨干企业稳定发展外,现已有近30户企业新入驻。

整个园区目前已形成了1万吨海绵钛、11万吨烧碱、15万吨聚氯乙烯、12万吨特殊钢、28万吨电石、15.5万吨铁合金、3万吨电解铝、1万吨电解锰、6万吨电极糊、2万吨硫酸、1.5万吨三氯乙烯的生产能力,解决就业7000人。

三、立项依据与必要性1、立项依据⑴、科技部国科高函[2004]30号批复同意在遵义市建立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精神;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发【2005】第044号);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国科发财字【2005】295号);⑷、《贵州省“十二五”推进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⑸、《遵义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坪桥基地发展规划》;⑹、《遵义红花岗区循环经济型新材料生态工业基地发展规划》。

2、必要性目前,与经济全球化潮流相呼应,经济信息化的潮流也来势迅猛,这两大潮流互相推动,互为因果,呈加速发展之势。

这向刚刚与世界经济接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经济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同时推进国民经济工业化与信息化,才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环境使国家之间及企业之间的时空距离大为缩小,企业面对着潜力巨大的全球市场,也面对着众多竞争对手,这无疑是对中国企业界和社会各行各业的新的压力和挑战,当然也包含着新的发展机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工业园区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产物,它为科学配置土地资源、合理调整经济布局、有效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园区及园区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信息以数字化的形态呈现。

目前国内建设成功的工业园区都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模式,汇集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搭建面向园区和入园企业的高水平信息化网络平台。

园区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立,将进一步增强政府、园区、企业的联系,改善园区的管理,提升园区、园区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因此,实施坪桥工业园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项目,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工业,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方式系统化、营销手段电子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坪桥工业园区内部网络的建设,实现内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同时进一步向外延伸,与大的电子商务平台联接,重组企业管理流程,最终实现企业间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畅通,是非常必要的。

四、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1、主要内容⑴、创建园区统一通信平台和统一应用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统一通信服务,节省企业在IT方面的重复建设和投入,实现资源共享,减少因为信息孤岛给企业带来的管理困惑。

⑵、采用宽带无线多媒体集群技术建设网络,使无线通信保密性好、辐射小、移动性强。

⑶、采用网络流量控制设备对网络进行安全控制和管理,能够从入口进行过滤,充分保护园区企业的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形成绿色网络。

⑷、在现有设备控制网、企业局域网和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所开发的系统应采用的网络拓扑结构。

⑸、通过电子商务应用实现园区企业产品的网络贸易,减少企业的营销成本,最大幅度地提高销售额。

2、目标在园区实现“三网合一”:一张光纤网将广电网、互联网、宽带无线多媒体集群网集于一体,努力实现国家对三网融合的要求,建设平安的、绿色的、节能的信息化工业园区。

五、项目建设方案1、系统模型本项目建设方案是通过多个专业系统集成而成,总体架构比较复杂,采取层次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

在总体架构上划分为五个层次:智能支撑网、网络通信平台、业务数据库、公共服务、综合应用。

如下图所示:在网络通信平台上,智能支撑网主要包括智能网、授权认证计费、后台管理、安全等;基础网络设施采用包括覆盖全区的光纤光缆网、IP承载网、宽带无线多媒体集群网等;业务数据库采用政府相关的行业数据库,包括地理信息、政策法规、统计分析等;公共服务主要提供视频会议、平安园区、智能交通、广播电视、园区物业管理等服务;综合应用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园区企业网络办公等应用。

2、系统功能⑴、基础信息管理信息检索统计用户权限设置业务流程定制系统运行监控邮件系统管理BBS管理下载管理广告管理等⑵、信息服务信息采集信息发布信息浏览统计信息分类信息推送等企业信息上传⑶、网上培训培训信息发布管理培训招生管理培训课件管理空中课堂和VOD点播等在线培训系统网上教材或图书销售⑷、企业电子商务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和自助建设电子商务网站服务实现园区企业网上商品博览会建立园区企业采购需求库提供园区企业产品发布与销售服务。

⑸、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为园区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提供情报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和发布等功能服务⑹、人才交流/招聘信息服务为园区企业人才招聘提供岗位发布、求职信息、网上洽谈等功能,建立人才需求和求职信息库⑺、企业项目合作服务实现招商引资、高新技术应用、技术难题解决、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合作等各类项目的:在线发布、查询需求审查、处理自动撮合、响应专家咨询合作指导⑻、企业信息化服务园区企业网站自建基于ASP的客户服务系统要求企业远程办公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等企业信息化论坛等⑼、企业新产品研发服务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专业技术、人才、设备资源为园区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项目组织商务协调外观创意CAD设计工艺装配模具开发快速成型等服务。

3、软件系统实施本项目建设的“坪桥园区信息化网络平台”由WEB 服务器和后台的大型关系数据库服务器组成,考虑选用LINUX 和NT系统平台作为PC服务器。

因此选择LINUX操作系统做为WEB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选择微软的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的操作系统,Windows2003 Server上具有大量的应用软件供客户选择,同时具有IA架构平台上的开发优势,易于管理操作。

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480万元,自有资金180万元,其他资金300万元(申请红花岗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无偿资助300万元)。

已投入资金92万元,计划新增投资388万元。

新增投资估算见表一,流动资金用途见表二。

七、技术支撑、技术来源、信息技术方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情况及人员培训1、技术支撑与来源实施本项目的技术支撑是中国电信遵义分公司。

中国电信遵义分公司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在遵义市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分支机构,统一使用“中国电信”服务商标。

公司围绕企业转型战略,以自主创新、精确管理、强化执行、和谐进步为工作的主旋律,在竞争中前进,在挑战中成长。

目前拥有电话和互联网接入用户500万户。

2004和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6年被中国消费者协会授予全国“诚信维权单位”称号。

在追求企业价值增长的同时,企业以实际行动努力践行“做有责任心的企业公民”,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重大通信保障中勇做中流砥柱,重大自然灾害时拼搏向前。

向用户提供丰富多彩、优质高效的信息通信服务,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业务、互联网接入及应用、数据通信、视讯服务、国际及港澳台通信等多种类综合信息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种通信及信息服务需求。

目前已经形成了“商务领航”、“我的e家”、“天翼”、“互联星空”、“号码百事通”等众多知名品牌。

近年来,中国电信遵义分公司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的重任,利用强大的网络优势,积极助推遵义市的社会信息化建设,着力实施包括农村信息化、旅游信息化、“电子政务”信息化、“数字城市”信息化、社区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大信息化工程。

随着国家2008年实施新一轮电信体制改革和2009年初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公司迎来了全业务经营和3G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

公司正以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为指引,以服务地方经济,推进信息化进程为己任,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精确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开展品牌统领下的全业务经营,以期向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通信服务,为加快推进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施本项目的技术来源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坪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电信遵义分公司的合作开发。

2、信息技术方案⑵、光纤网光纤网是园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网络设施,没有完善的地面光纤网支持,无法建立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

一个可以随园区建设延伸的光纤网是园区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