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还称不上是制造强国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美国人一天24小时,从起床的闹铃、上班的公文包、吃饭的桌椅、旅游的休闲鞋、孩子的玩具到睡觉的拖鞋睡衣,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标签。
当今目下,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
中国产品在世界上声誉不高的原因是缺乏自己的品牌,人们看到的贴有“中国制造”字样的产品,代人加工。
“中国制造”的背后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些产品的主要利润都被品牌持有人、被经销商赚走了,而中国人拿到的仅仅就是一个辛苦费。
许多专家学者疾呼:创出中国自己的品牌!
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坐标在哪里,用两个数字说明,世界500强里我们有一席之地,我们拥有43个席位,但中国大陆有34个,33个席位是国有和国有,只有一家是民营公司,来自于江苏的沙岗集团。
在这样背后,我们看到另外一个排行榜,世界500强品牌排行榜,中国企业所占比重只有1.2,中国出口的商品当中只有10%是品牌性商品,而这些大部分是外资品牌。
近年来,“中国制造”不仅丰富了中国自身的商品供应,而且通过贸易向世界提供了众多物美价廉的商品。
可以说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
但事实上,由于没有自己独家生产技术,很多关键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只好进行“贴牌”生产,只给自己创造了1%-2%的利润。
然而还会被“赋予”反倾销的称号,被罚巨额的款。
对于国外市场,其实我们更应该看重中国市场,许多外商挤破头的想进来。
我们却兴冲冲的想着赚外国人的钱。
其实我们国内市场的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
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创造自己的品牌,尽可能先满足国内市场充分利用人口最大国的优势。
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