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2010年4月自考认知心理试题及答案00471

浙江2010年4月自考认知心理试题及答案00471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认知心理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47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机体在生活中习得的,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的反射是( C ) 1-17A.无条件反射B.定向反射C.条件反射D.探究反射2.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科学家是( D )1-25A.斯金纳B.比奈C.皮阿杰D.冯德3.日常所说的“一心二用”,在心理学中称为( B )2-43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稳定性4.随意注意的产生是( B )2-36A.自然而然的B.有目的的C.不需要意志努力的D.由不随意注意转化而来的5.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所作用的感官特点,平衡觉属于( A )3-85A.内部感觉B.外部感觉C.绝对感觉D.差别感觉6.视觉的适宜刺激物是( C )3-57A.声波B.红外线C.一定范围的电磁波D.紫外线7.虽然黄昏中的粉笔比阳光下的煤块看起来黑,人们仍然把煤块知觉为黑的,把粉笔知觉为白的,这种现象反应了知觉的( A )4-97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8.我们看电视时突然停电,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仍保有刚才最后屏幕上的印象,这属于( B )5-131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错觉D.幻觉9.曾经作用于人的具体事物被保留在头脑中,当该事物不在面前时所浮现的心理形象称为( D )6-160A.想象B.记忆C.错觉D.表象10.梦的内容多种多样,没有目的性方向性,也不受我们意识控制,这反映出梦的( B ) 6-169A.随意性B.不随意性C.控制性D.意识性11.人们利用自己头脑中的形象来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称为( B )7-183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创造性思维1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D )7-184A.抽象与概括B.具体化和系统化C.比较D.分析与综合13.“水果”这一概念属于( B )8-200A.单一概念B.普遍概念C.日常概念D.关系概念14.概念、判断和推理是( B )8-201A.思维过程B.思维形式C.思维策略D.思维变式15.在明确问题过程中,所用的“综合性分析”与“过滤式”相比特点是( A )9-222A.从整体问题情境出发B.一步一步地淘汰无效尝试C.采取较少的操作方式D.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16.功能固着是( A )9-230A.习得的经验作用B.生来就有的C.遗传的D.是知识的迁移17.人们借助各种短语和句子进行交流的活动称为( B )10-237A.语言B.言语C.思维D.问题解决18.下列哪种方式属于口头言语( A )10-240A.对话言语B.写作C.默读D.朗读19.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结合叫( B )11-276A.一般能力B.才能C.天才D.技能20.提出二因素说的心理学家为( C )11-281A.塞斯顿B.艾森克C.斯皮尔曼D.吉尔福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认知心理是弄清客观事物面貌的过程,它们有( ABCDE ) 1-2A.感觉B.知觉C.记忆D.表象E.思维22.注意的两个特点是( BD )2-28A.客观性B.指向性C.分散性D.集中性E.不稳定性23.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 ABCD )4-92A.选择性B.恒常性C.整体性D.理解性E.主观性24.依据记忆定位说的研究,记忆的脑定位是( AB ) 5-134A.大脑皮层的颞叶B.大脑皮层的额叶C.大脑皮层枕叶D.大脑皮层顶叶E.小脑25.表象有如下特征( ABE )6-160A.直观性B.概括性C.稳定性D.持久性E.由感知到思维的过渡性26.直觉思维的特点( ABC )7-192A.无意识性B.具有感知觉特点C.来源于实践经验D.流畅性E.多方向性27.个体在概念形成中使用的策略包括( ABCD )8-207A.同时性扫描策略B.相继性扫描策略C.保守性聚焦策略D.冒险性聚焦策略E.关系的运用28.解决问题的阶段,一般分为( BCDE )9-221A.准备阶段B.发现问题C.明确问题D.提出假设E.验证假设29.大脑左半球语言区主要包括( AB ) 10-247A.威尔克区B.布洛卡区C.角回D.缘上回E.边缘系统30.下列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的有( ABCD )11-279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言语表达力E.动机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31.个性倾向性有_____积极性____性和_____选择性___性两个特点。

1-532.费希纳发现刺激量和感觉量的关系是____对数___关系。

3-5633.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叫_意义识记____ 。

5-13834.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表象可以分为____个别表象_____和一般表象。

6-16435._____语言_____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工具。

7-18236.问题解决程序可以分为三个状态,分别是:初始状态,_____中间状态_____和___目标状态____。

9-21837.阅读过程中字词的理解都服从于___知觉整体性__原则。

10-26438.一般能力测验,即指的是____智力测验____。

11-304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39.注意的转移主体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这种品质,就叫做注意的转移。

2-4540.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表明概念所反映的某一种或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

8-19941.定势定势是未被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9-22742.心理测量的标准化所谓心理测量的标准化就是使比较的条件尽量一致,最大限度地控制与测验目的无关变量的影响。

11-309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43.简述知觉和感觉的区别和联系。

4-90答;区别:感觉是对外界事物个别属性或特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或特性及其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联系:(1)感觉和知觉都是当前事物在脑中的反映;(2)感觉和知觉同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反映的是事物的表面现象;(3)知觉和感觉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4.遗忘有哪些规律?5-146答:(1)遗忘受识记材料的意义、性质制约;(2)遗忘进程先快后慢;(3)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遗忘的影响。

45.发现问题依靠哪些条件?9-221答:(1)人对活动的积极态度;(2)认识兴趣;(3)已有的知识;(4)掌握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

46.言语获得理论有哪几种?10-248答:(1)以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理论;(2)斯金纳的强化理论;(3)社会学习理论;(4)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认知理论)。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47.如何理解“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7-187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层次,它具有不同于一般思维的一些心理特征。

(一)思维的高度积极主动性思维的高度积极主动性能使人高度集中注意,沉迷于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中。

有成就的科学家、学者和艺术家思索问题时往往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他们无不对自己的事业爱之如迷,都把一生中绝大部分精力和热情倾注在他所从事的活动上,日积月累、最终成功。

(二)思维的敏锐性思维的敏锐性表现在能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那些不属于已有知识和观念范围内的东西,它能以逆反的方式探索事物的合理内核。

如果缺乏敏锐性,思维就会循着原有轨迹抱着“自来就是如此”的观念运行。

这样的人是与发明创造无缘的。

(三)思维的灵活性灵活性是指人在处理问题时,不为陈规旧俗束缚,能随机应变,充分发挥创造性。

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是属于思维灵活的人。

思维的灵活性有赖于下面两个条件:1.思维的灵活性和对变化的外部条件,能否迅速适应有关。

2.能否摆脱惯性,有成效地变换思维方向,也是思维灵活性的表现。

我们考虑问题时,不要以先入为主的经验使思维变窄,要善于从多角度去考虑,以便摆脱惯性,使思维加大灵活性。

(四)思维的独创性独创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异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创造性和独创性紧密相关。

缺乏独创性,只能是一个平庸者。

(五)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也叫思维的深度。

人与人之间在思维深刻性上是有差异的。

有的人思维活动粗浅些;另些人的思维有深度。

具有深刻思维品质的人,在进行思维时,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能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内核和规律;善于揭露事物产生的原因;善于预见事物的进程及最终结果;善于从多方面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中理解问题,并积极想办法去解决它。

七、案例题(本大题共14分)11-29748.德国音乐家巴哈共有19个孩子,其中5人称为著名音乐家,占总数的26%。

他的家族在200年间出了50个音乐家,其中20个属特别优秀。

在一项研究中,比较了24对同卵双生子和26对异卵双生子在识记和辨别简单材料和复杂材料任务中的差异,结果表明:学前期的成对异卵双生子的成绩上的差异为成对的同卵双生子的3.3倍,学龄期的成对异卵双生子的成绩上的差异为成对的同卵双生子的2.5倍。

(1)案例中的第一个例子说明了影响能力发展的什么条件?案例中的第二个例子说明了什么?第一个例子说明了影响能力发展的遗传条件。

案例中的第二个例子说明了血缘关系接近的人在智力发展水平上确实有接近的趋势,显示出遗传效应。

(2)结合两个案例,谈谈你对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制约因素的认识。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很多,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现做如下分析。

一、遗传(一)遗传及其对能力影晌生物体把它所具有的性状,相对稳定地传给下一代的现象叫遗传。

遗传是通过细胞内的染色体这种遗传物质载体实现的。

对人这一个体来说,也受遗传规律制约是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各种蛋白质,构成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决定其功能的发展。

因此,在个体及其家族中会表现出遗传因素对能力发展的作用。

能力与遗传的关系心理学家曾作了许多研究。

对家族史的调查表明遗传因素对血缘关系中的智力发展起了作用,因此德国音乐家巴哈家族中出现了如此多的音乐家。

对双生子进行追踪研究表明,血缘关系接近的人在智力发展水平上确实有接近的趋势,显示出遗传效应。

但是,在这里必须说明,我们认为,智力本身是不能遗传的,遗传对智力的影响,表现在人的身体素质上。

(二)身体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所谓身体素质是指有机体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是儿童最早期活动阶段或还未从事一定的系统活动的成年人中显示出来的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