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研究法一、名词解释1、科学:科学是有关客观世界规律及其改造途径的学问。
2、技术: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技术是成套的知识系统。
3、试验因素:试验中,凡是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都称为因素。
4、试验指标:指试验中用来反映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标志,长简称指标。
5、水平:在试验中,为考察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情况,要使试验因素取得不同状态或不同水平的数量等级。
把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或数量等级称为该因素的水平,简称水平。
6、水平组合: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个因素都有若干个水平,为了全面比较,常需将各因素的每一个水平都相互搭配来进行试验,这种同一试验中各因素不同水平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技术措施(或条件)叫水平组合。
7、处理:指试验中进行比较的试验技术措施。
8、试验对照:9、试验单元:试验中安排的一个处理的最基本的试验单元10、试验的正确性:是指试验结果正确可靠,也即试验结果尽可能地反映客观真实。
11、试验误差:在试验中,由于不能完全一致的非处理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各处理实际观察值与其真值的偏差称为试验误差。
12、重复:是指试验中每个处理至少安排两个以上的试验单元,在园艺植物试验中,重复是指同一处理小区出现的次数13、试验结果的重演性: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重复进行相同设计的试验,可以获得与远视眼相类似的结果。
14、局部控制:是指对试验中全部试验单元按重复分组来控制非处理因素,使其在同一组内对各处理的影响趋于最大限度的一致。
15、完全随机设计:假设试验有k个处理,每个处理要求重复n次,则可将试验地划分为nk个试验小区。
将全部供试单位完全随机,并根据n的大小分成k组,同组各供试单位接收相同处理,叫做完全随机设计。
16、单因素试验:在同一试验中只研究某一个因素的若干个水平的效应,而其他非试验因素则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的试验叫单因素试验。
17、随机化:是指一个重复处理中都有相同的机会被安排在任何一个试验单元中,即田间试验中,一个重复中的某一处理究竟安排在哪个小区,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用完全随机的方法确定。
18、样本容量:是指样本内含有的个体数目。
19、随机区组设计:将土地肥力划分为等于重复次数的区组,一个区组即一次重复,然后把区组在划分成等于处理数的小区,区组内各处理随机排列,这就是随机区组设计20、复因子试验:在同一试验中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效应的试验。
二、简述题1、园艺植物的试验研究按试验条件不同和试验目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试验。
答(1)、田间试验:在自然的土壤、气候和接近生产的条件下的大田中研究园艺植物对各项处理反应的科学试验。
由于田间试验的环境条件与生产实际最为接近,因而其试验结果最易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室内试验:指在室内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包括实验室试验、设施试验、盆栽试验。
(2)、按试验目的分:①田间小区试验(Small plot experiment):按照试验的目的要求,设计一定的处理、重复,要求有较高的精确性。
②田间生产试验(Production experiment)是一种检验试验结果的试验,把小区试验放在生产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应当在接近生产条件下检验试验的结果,同时具有示范性质③区域试验(District experiment)主要指品种区域化试验,用于选育种。
试验结果能否大面积推广,必须在本区域内进行多点试验,经区域试验后,才能扩大推广。
2、园艺植物试验的三个基本要求是什么(1)、试验条件的代表性:试验条件是指除试验处理以外的其他一切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条件,它包括试验对象、试验的自然条件、生产措施及经济状况。
试验条件的代表性:是指试验的上述条件应与将来准备用该项试验结果的地区实际情况相适应。
(2)、试验的正确性:是指试验结果正确可靠,也即试验结果尽可能地反映客观真实。
(3)、试验结果的重演性: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重复进行相同设计的试验,可以获得与远视眼相类似的结果。
重演性对于在生产实践中推广科研成果极为重要,一个试验结果若不能重演无任何实际价值。
3、园艺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按试验内容分类可为哪些类型1)、品种试验:原始材料的观察、引种试验、品种选育试验、品种比较试验。
2)、栽培试验:研究各种栽培措施及环境条件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如播期试验、育苗技术试验、植物营养试验、无土栽培试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
3)、植保试验:有害生物防治试验,包括病害、虫害、草害等。
4、园艺植物研究离不开查阅科技情报文献资料,那么常见的科技资料有哪些1、教科书是专门为学生学习该门学科或课程而编写的书籍2、期刊:为定期刊物,是连续出版物的一种3、专著:又称专论,是围绕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进行专门、系统、全面、深入研究的一种著作形式4、论文集5、索引6、书目5、园艺植物试验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一)、田间抽样1.典型抽样:根据实验的要求,从试验区中有意识的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植株,进行观察抽样,称为典型抽样。
2.顺序抽样:按照既定的顺序和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成顺序抽样。
由于样本分散均匀,从而提高了准确性,但顺序抽样的数据也不能进行以随机误差为基础的统计分析。
但是如果小区采取了随机设计,仍然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3. 简单随机抽样:抽样单位直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
它要求总体内全部个体进行编号,然后应用抽签法或查随机数字表法从中抽取所需观察的单位。
在总体较小而变异又不大的情况下应用,效果较好。
4. 分层随机抽样:将研究的总体按个体变以程度划分为若干个均匀同质的部分,称为区层。
然后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每个区层按比例抽取所需的个体,再将从各个区层抽取的个体合成一个样本。
5、整群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是随机抽取单位群,然后在每个单位观察全部植株。
6.分级抽样,又叫阶段抽样。
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大组,并从中随机抽取几个大组;然后在所抽取的大组中再分小组,在小组中随机抽取几个小组;需要时还可再分,最后根据最终抽取的所有单位组的全部个体组成样本,逐个观测。
6、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一)设置重复:重复是指试验中每个处理至少安排两个以上的试验单元,在园艺植物试验中,重复是指同一处理小区出现的次数。
(二)随机化:是指一个重复处理中都有相同的机会被安排在任何一个试验单元中,即田间试验中,一个重复中的某一处理究竟安排在哪个小区,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用完全随机的方法确定。
(三)局部控制:局部控制是指对试验中全部试验单元按重复分组来控制非处理因素,使其在同一组内对各处理的影响趋于最大限度的一致。
7、叶面积测定的方法有哪些(一)求积仪法先把样品平铺在纸面,描绘轮廓,然后用求积仪测定,读取圆盘的数字,即得该叶的面积。
(二)方格法把欲测定叶的样品描绘在计算纸或压在方格板下计算面积,周边不足1cm2的地方,四舍五入。
(三)重量法用质地均一的标准纸,剪取一定的面积,精确称重求出叶面比,测量时把样品正确地描绘在标准纸上,剪下称重,再计算该样品的叶面积。
(四)光电仪测量法光电仪的基本原理是叶片被灯光照射时,其阴影经照相机镜头或凸透镜聚焦成象后,投影到光电池上,面积大的叶子在光电池上的影象也大。
此法适用于不同蔬菜作物、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叶面积的测量,结果正确,工效较高。
(五)直接称重法此法是取若干样品叶,称重并用求积仪测量其面积,计算每克叶重所占有的叶面积,实际测量时,只要直接称取重量,按以上的换算值,计算该组叶的面积。
(六)相关法测量时只要量各个叶的长度或宽度,查表,而得该叶的叶面积。
8、园艺植物常用的随机排列试验设计方法有哪些(一)完全随机设计:假设试验有k个处理,每个处理要求重复n次,则可将试验地划分为nk个试验小区。
将全部供试单位完全随机,并根据n的大小分成k组,同组各供试单位接收相同处理,叫做完全随机设计。
(二)巢式设计:如果把研究对象分成若干组,每组又分成若干亚组,而每个亚组内又有若干观察值的设计,称为巢式设计。
组内分亚组,亚组内有分若干个观察值的设计为二级巢式设计,如果亚组内又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有若干个观察值,称三级巢式设计。
以次类推。
如研究某土地养分的含量,通常随机抽取若干地块,然后从每个地块随机抽取若干个样点,而每个样点又作多次分析,这就是二级巢式设计。
(三)随机区组设计:将土地肥力划分为等于重复次数的区组,一个区组即一次重复。
然后把区组在划分成等于处理数的小区,区组内各处理随机排列,这就是随机区组设计。
这种设计比较全面地运用了田间试验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田间试验设计,目前田间试验中最常用。
(四)拉丁方设计:将试验地从两个方向划分成区组,每一直行(列)和横行(列)都出现一次,所以拉丁方设计的重复数、处理数、直行数和横行数均相等。
简单地说,将K 个元素排列成k行k列,使每一个元素在每行每列进出现一次的试验设计,叫拉丁方设计(五)裂区设计裂区设计是多因子试验的一种设计形式,在多因子试验中,如果处理组合较多,而且对各因子又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时采用裂区设计。
裂区设计首先是将试验地根据重复数的多少划分为等于重复数的区组。
然后把某一试验因子做主处理,根据主处理的多少,把每个区组划分为等于主处理数的主区,将主处理随机地排列于各个主区,把另一试验因子作为副处理,根据副处理的多少,把每个主区划分为等于副处理的副区(裂区),将各个副处理随机地排列于各个副区。
这种将整区(主区)分裂成裂区(副区)的设计,叫做裂区设计。
(六)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正交表来安排多因子试验和分析结果,就叫做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的概念:在试验中,常常需要进行复因子,多水平的综合试验,然而由于因子和水平的增加,组合数目按几何级数增加,使试验规模过大,9、蔬菜和果树品质仪器测定的主要项目有哪些1、鉴定内容和方法(1)外观品质:大小:产品最大横切面的直径或单个个体的重量来表示。
游标卡尺、天平或台秤形状:符合该品种应有的特征。
一般用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横径)表示。
颜色:目测或用光反射计测定果实表面反射光的情况以确定果实表面颜色的深浅和均匀性,或用光透视仪测定透光量来确定果实内部果肉的颜色和有无生理失调,也可用化学方法、比色法等测定色素含量。
果面光洁状况:果蔬表面是否洁净、光滑、锈斑的大小和分布、皮孔大小、内质粗糙或细嫩、表面的裂纹和裂口、果粉或蜡质的多少、光泽和茸毛及表面农药残迹等。
主要目测,光泽可用光泽计测量。
整齐度:果蔬个体间大小、性状、色泽等外观品质的差异状况。
缺陷:果蔬在生长发育和采摘过程中受物理机械和化学作用而影响美观甚至使果蔬腐烂的伤害,通常指果蔬表面或内部的某些不足,包括机械伤、病虫害、要害、雹伤、裂果、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