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5.1 复习笔记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1.人类社会正面临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1)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同人类社会所处的时代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是指人类活动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马克思主义认为,应当遵循唯物史观来确定划分时代的标准:一个是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生产关系的性质和阶级力量的对比。
a.科技和生产力的水平集中体现在生产工具上。
以生产工具为标志,可以把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机器时代。
机器时代又分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和生产力有了更新的发展。
以原子能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进入了原子时代。
c.以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使用为标志,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又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
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不仅能使人免除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能部分地取代人的脑力劳动。
d.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在美国问世。
激光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类社会正在由电子时代迈向光子时代。
e.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导体研究获得发展,使金属材料的电阻在特定温度条件下消失,具有超级导电功能。
这种新技术使一些物理学家预言未来将是超导时代。
f.90年代以来,纳米技术获得大发展。
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的极小量度,如果金属、陶瓷等各种物质材料都纳米化,那么未来将是纳米时代。
g.化学工业的发展已经使一种薄膜的生产成为可能,可用充气的方法使它膨胀起来充当屋顶,未来的建筑很可能就是这种薄膜建筑。
因此有的化学家预言未来是薄膜时代。
h.天文学家根据航天技术的发展预言未来是航天时代。
天文学家已经在设计未来太空站和月球的生产生活点,预计把人类送上太空和月球从事生产和生活。
他们还预计未来要使火星地球化。
i.地理学家预言未来是大洋时代。
在大洋时代,人类所需产品的一个重要来源将是大洋。
海洋技术的发展可以给人们提供吃、穿、用等多方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产品。
j.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时代、生物工程时代。
生物遗传工程将改变动植物的品种,创造人类所需要的新的生物品种,大大提高农牧业的经济效益。
生物工程还将用细菌的蛋白质来制造生物集成电路,用生物的蛋白体来取代硅片作为集成电路中的芯片,制造出超微电路的有机电子计算机。
上述种种说法,都是各个门类的科学家从各自门类的角度预测现在已经到来和将要到来的新时代。
综合起来看,人类社会正面临一个以信息化为先导的科学技术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
②科技全方位大发展,是指以往的科技革命主要限于某一学科领域。
当今时代新的科技革命遍及自然科学六大领域,所以是全方位的科技革命。
这种全方位的新科技革命,不是单科独进,而是各科齐头并进,并驾齐驱,互相交叉,彼此融合。
③科技加速度大发展,是指科技的发展后浪赶前浪,一日千里,速度倍增,突飞猛进。
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必然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政治、文化、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极其重大的变化。
正是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使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具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如社会生产进一步自动化、社会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交融化的趋势在增强,世界一体、天下一家、全球一村的进程在加快。
(2)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将对人类社会形态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①新科技革命首先在西方掀起。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学者提出了预测未来社会形态变化的各种各样的理论。
a.1962年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丹尼尔·贝尔提出,新科技革命将要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b.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出版了《第三次浪潮》一书,提出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c.日本学者堺屋太一在他所著《知识价值革命》一书中认为将来的社会是知识价值社会。
这些说法的共同点都是从科技的进步、产业的变化来看人类社会的变化。
②我们认为,信息社会只是工业社会的高级阶段,仍然属于工业社会这个大范畴,只是电子信息工业取代了某些传统工业。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头掀起的这场新科技革命确实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是科技和生产力的大发展是资本主义的回光返照,是资本主义的晚霞。
马克思主义者应当从这场新科技革命中,从资本主义的晚霞中看到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曙光。
a.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扬弃私有制、消除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创造了更可靠、更充分的物质条件;b.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奠定了雄厚、充实的物质基础;c.未来科技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为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准备了前提;d.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会使人人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得到良好的社会训练,从而极大地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扬善抑恶,使集体主义、人道主义、博爱主义、国际主义等大放异彩,使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嫉妒心、报复心等人性之恶大为减少。
这样就会为未来共产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准备好思想条件。
2.人类社会正面临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合作、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1)要弄清当前我们面临什么时代,就要重点考察资本主义时代是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时代的。
根据唯物史观的,社会制度的变化是同科技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的。
①1960年各国共产党代表会议通过的《莫斯科声明》指出:“以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开始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主要内容的我们的时代,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斗争的时代,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革命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崩溃、殖民主义体系消灭的时代,是越来越多的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胜利的时代。
”1960年《莫斯科声明》对时代的认识貌似全面,实际上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估计不足,而对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不免估计过高。
②中国共产党对时代问题的看法几十年来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a.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
”这个概括,前一句符合当时的形势,后一句是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的论断,应该说在当时是有根据的,但是估计过高了。
b.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说:“现在是全世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走向灭亡,全世界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时代”。
这个认识在当时是基于战后全世界反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已经超过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全世界人民民主的力量已经超过全世界反动力量的估计。
现在看来这种估计也是过高了。
c.“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炮制了关于时代的新说法:“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世界胜利的时代”,实践证明,这种对时代的认识是错误的。
d.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文件中提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1992年党的十四大文件重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文件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文件再次肯定“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2)究竟应当对我们当前面临的时代做出什么样的概括?应当怎样理解当前社会制度方面所处的时代?①有的说当前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有的说是“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或者“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时代”。
主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的人认为,这是针对过去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的提法而提出的:现在不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这种提法是就时代主题的变化而言的。
也有人认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这种提法过于简单化,容易引起误会,因而不符合世界现实。
②2007年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时,我国理论界又有人强调: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开始的世界资本主义过渡到世界社会主义的时代。
③我们认为,十月革命以来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大时代,迄今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小时代:a.苏联一国坚持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抗争的时代;b.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与世界资本主义阵营冷战对峙的时代;c.冷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合作、竞争和斗争的时代。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在逐步发生重大变化。
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的主题。
两种社会制度已由冷战对峙开始转向和平共处、合作、竞争和斗争。
①当前之所以开始进入这样一个时代,一方面是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头掀起进而波及其他国家,也包括社会主义国家。
现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掀起新的科技革命。
另一方面是战后几十年两种制度经过冷战、缓和和反复较量,可以明显地看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社会主义不可能取代世界资本主义,而世界资本主义也难以摧毁世界社会主义。
②今后几十年将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合作、竞争与斗争的时代。
这不等于说这新的时代没有激烈斗争,两种制度、两类国家仍然充满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斗争。
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的大发展与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合作、竞争和斗争将同步进行,互相作用。
我们要善于借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东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对外开放中力争尽快追赶新科技革命大潮,尽快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期在科技方面追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将极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