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波利亚的数学"解题表"学习法
G.波利亚,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教育家.他十分重视解题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数十年如一日对解题方法进行研究,凝聚成一张"解题表"(如有条件,参见乔治.波利亚的原著).这张表提供了一套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模式,为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并揭示了解题中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悉心体会这张表中层层递进的各个问题,相信会对我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启迪.一.弄清问题.1,已知是什么?未知是什么?
2,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3,画个草图,引入适当的符号.
二,拟定计划.1,见过这道题或与之类似的题吗?
2,能联想起有关的定理或公式吗?
3,再看看未知条件!
4,换一个方式来叙述这道题.
5,回到定义看看!!
6,先解决一个特例试试.
7,这个问题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8,你能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吗?
9,你用了全部条件吗?
三,实行计划.1,实现你的解题计划并检验每一步.
2,证明你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
四,回顾反思.1,检查结果并检验其正确性.
2,换一个方法做做这道题.
3,尝试把你的结果和方法用到其他问题上去.
这张解题表看似简单,实际上它给出了一套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模式,同时还揭示了解题中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你的解题习惯和这个“解题表”一样吗?
如果你觉得自己常常不会思考——“不知道怎么想”,请你参考“一.3.”和“二.3.4.5.6.8.9.”;
如果你常常做错题——“会做,但未做对”,请你参考“三.四.”。
悉心体会并把握表中各层的要领,相信对你的数学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在这里提醒两点,一是一定要画图,并标上符号和数字,二是一定要重视回顾反思这一步,只有这一步才能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才能做到:虽然只做了有限的题目,但能够解无限的问题.
波利亚·数学解题表
波利亚对数学解题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整个解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反思回顾,并给出了具有启发性的“怎样解题”表。
弄清问题
未知是什么?已知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满足条件是否可能?要确定未知,条件是否充分?或者它是否不充分?或者是多余的?或者是矛盾的?画张图,引入适当的符号,把条件的各个部分分开,你能否把它写下来?
拟定计划
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看着未知数,试想出一个具有相同未知数或者相似未知数的熟悉的问题。
这是有一个与你现在的问题相关,且早已解决的问题。
你能不能利用它们?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你能利用它的方法吗?为了能够利用它,你是否应该引入某些辅助元素?你能不能够重新叙述这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如果你不能解决提出的问题,可先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你能否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的问题?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类比的问题?你能否解决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仅仅保持条件的一部分而舍去其余部分,这样对于未知数能确定到什么程度?它会怎样变化?你能不能从已知数据导出某些有用的东西?你能不能想出适合于确定未知数的其它数据?如果需要的话,你能不能改变未知数或者数据,或者都改变,以使新未知数和新数据彼此更接近?你是否利用了所有已知数据?你是否利用了整个条件?你是否考虑了包含在问题中的必要概念?
实现计划
实现你的求解计划,检验每一步骤。
你能否清楚看出这一步骤的正确性?你能否证明这一步骤的正确性?
回顾反思
你能否检验这个论证?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你能不能一下子看出它来?你能不能将这一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问题?
在这四个阶段中“实现计划”较为容易的,需要的只是解题者的耐心和认真;“弄清问题”则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前提;“回顾”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思路,解题者,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进一步形成认知能力。
“拟定计划”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波利亚指出“最糟糕的情况是:没有理解问题就进行演算或作图,一般来说,在尚未看到主要联系或者尚未作出某种计划的情况下,去处理细节是毫无用处的。
”
从思维的角度上分析,在解题过程中思维活动主动表现为动员和组织,即从记忆中把有关条款抽出来或者把有关条款有目的地联系起来,进行丰富的联想,这依赖于解题者完善的认知结构和优良的思维品质。
资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解题者的重要资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
构成为数学学习者的落脚点。
解题思考步骤、程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