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作者:————————————————————————————————日期: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经过六周的《供水水文地质》的理论学习和两次认识、辨别岩石的实验课后,迎来了我们期待已久的庐山工程地质实习。
这次实习时间从2012年10月17日到2012年10月19日,共3天时间,两位实习指导老师。
一、实习目的1.1.通过在九江庐山实地实习,认识庐山的地质概况和庐山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1.2.学习使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1.3.了解溶洞的形成原因。
1.4.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
1.5.学习野外辨别褶皱成因与三大类岩石的能力。
1.6.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辨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1.7.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实习内容根据实习安排,我们要在庐山进行为期3天的庐山地质实习,这次实习时间为共计3天,第一天上午到达温泉宾馆安排好住宿,当天中午12:50出发前往秀峰观察其地质概况。
第二天上午到海会镇水库观察其地质概况和河床沉积物,学习罗盘仪的使用,下午前往三叠泉观察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以及认识庐山的节理、褶皱和地质界面的认识。
最后一天到隘口采石厂了解沉积岩的特征,认识褶皱和断层构造,沿路返回时观察狮子洞的溶岩现象。
第一天:秀峰观测点一、秀峰大门门口河床在这里我们主要的观看对象为残积物、坡积物以及洪积物。
刘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下残积物、坡积物以及洪积物的概念,还讲了地下水的分类与寻找。
残积物即经过淋浴作用残留在原地的松散破碎物质,具有较大的孔隙率,较高的含水量,破碎性强,易压缩,若要在其上建建筑物可采取压实、灌浆的办法。
坡积物是指经过冲刷作用在坡脚形成的新的沉积物。
其颗粒细小,级配良好,压缩性好,相对于残积物更适合作为建筑物地基。
坡积物是残积物经水流搬运,顺坡移动堆积而成的土。
洪积物即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积物。
其成份与坡上的残积土基本一致,由于地形的不同,其厚度变化大,新近堆积的坡积土,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它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其上部与残积物相接。
坡积物底部的倾斜度决定于基岩的倾斜程度,而表面倾斜度则与生成的时间有关,时间越长,搬运、沉积在山坡下部的物质就越厚,表面倾斜度就越小。
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流作用和地壳作用。
水流的侵蚀作用分向下侵蚀和侧向侵蚀。
由于地壳上升,水的势能较大,所以一般在河流上游以下蚀为主,在河流下游以侧蚀为主。
断层的水侧向侵蚀,可看见中游较宽。
水流本身有速度,对河床有冲击作用;水流中有细小颗粒在搬运过程中磨损河床;溶解侵蚀等都使沟的形成的重要原因,河流在搬运过程中,随着流速逐渐减小,被携带物质按其大小和质量陆续沉积在河床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游河床中沉积物较粗大,愈向下游沉积物颗粒愈细小。
可看见节理面为张节理,由张拉应力引起的裂缝,裂缝面宽,延伸不长,不光滑。
它是流水冲刷形成的沉积岩,主要是由于流水的冲刷,搬运和沉积而形成。
在河底,粒径在20—200之间的为卵石,小于20的为漂石,它代表岩石受水流冲刷的程度的大小。
此区河床比较粗大,河幔表面覆有细砂。
其中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显著,地面流水对岩层冲刷侵蚀,首先沿垂向张节理发育形成冲沟,流水继续冲刷侵蚀,冲沟加宽加深便形成沟谷。
观测点二、卧龙桥在卧龙桥观测点。
由于有流水的作用冲击,使秀峰的内部岩石地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片状发光的云母,黑色的石英以及灰色的斜长石。
刘老师介绍说,这是伟晶花岗岩,他是由于花岗岩内部产生裂隙,岩浆二次侵入形成的,由于裂隙小,冷却凝固快,所以形成等粒结构、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形成的时间较之前的岩石晚,产状属于岩脉(沿围岩裂隙或断裂带侵入形成的狭长形的岩浆岩体,与围岩的层理和片理斜交。
岩体窄小的称为岩脉,长数厘米到数十米;岩体较宽厚且近于直立的称为岩墙,通常长数米到数千米,宽数米至数十米)。
东西走向长40km。
南北走向宽1km,在三叠纪时代重出海平面,并且伴随有断层的形成.正式形成于第四纪。
伟晶花岗岩:一种颗粒很粗的岩石(与细晶花岗岩相对应)。
其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和正长石、斜长石,以及少量的白云母等。
大多是岩浆中酸性最大的溶液冷却后的产物。
石英成分波动较大,适用于陶瓷工业的伟晶花岗岩中石英含量不能太多,一般石英含量为25%~30%,长石含量为60%~70%,其余杂质较少,具有非常好的工程性质。
观测点三、滑坡点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在滑坡点这里主要了解到岩浆岩的形成与其接触关系。
这个滑坡点的这块大岩石是一部分岩脉,从图片中我门可以看出有一条大的侵入岩,在这调大的侵入岩上还有一条窄小的侵入岩。
观测点四、漱玉洞漱玉洞这里的岩石属于变质岩,洞顶上的岩石是片岩。
其节理是剪节理,裂隙非常小但密、多。
断口比较光滑,层层之间辨别比较明显。
它与花岗岩形成于同一时代。
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剪节理又名扭节理。
是岩石受切应力产生的裂隙。
具有以下主要特征:(a)产状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
(b)剪节理平直光滑,有时具有因剪切滑动而留下的擦痕。
剪节理未被矿物填充时是平直闭合缝,如被填充,脉宽较为均匀,脉壁较为平直。
(c)发育于砾岩和砂岩等岩石中的剪节理,一般穿切砾石和胶结物。
(d)典型的剪节理常发育成共轭“X”型节理系。
(e)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
由于构造变形作用的递进发展和相应的转化,会发生应力的转向或变化,以致常出现一条节理兼具两类节理的特征或过渡特征,表现为张剪性。
第二天观测点一、海会镇大坝在河床中沉积有粗大的巨砾,卵石,砾石和粗砂,河流下游则为较细的砾石,沙子。
河床里粗大的冲积物可分为四类:①河床相沉积(经常被流水占据的部位,颗粒较粗);②河漫滩相沉积(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水面的部位,颗粒较细,上部为砂,下部为砂卵石,又称为二元结构);③河口三角洲相沉积;④牛轭湖相沉积。
刘老师还给我们具体的介绍了河床里的沉积物按大小可以分为:漂石(>200mm)、卵石(20——200mm)、砾石(2——20mm)、砂(2——0.05mm)、粉砂(0.05——0.005mm)、粘土(<0.005mm)。
沿河床方向呈条带状分布且洪水淹不到的称为阶地(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也称台地),从河流往上数可分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越往上级数越高形成时间越早。
阶地又可分为三类:①堆积阶地:也称冲积阶地或沉积阶地,整个阶地在阶地斜坡上出露的部分均由冲击层构成;②侵蚀阶地:也称基岩阶地,阶地表面由河流侵蚀而成,表面只有很少的冲积物,主要由被侵蚀的岩石构成;③基座阶地:阶地表面有较厚的冲积层,但地壳上升河流下切较深,以致切透了冲积层,切入了下部岩石以内一定深度,从阶地斜坡上明显的看出,阶地由上部冲击层和下部基岩两部分构成。
观测点二、石牛山大石石牛山这里是第四世纪冰川遗址,这里的这块大石头是花岗片麻岩。
岩石呈片麻状构造,是由花岗岩在温度或其他因素下变质而形成。
形成时间很早,大约在震旦纪。
经风化形成枕状节理,沿四角风化,象馒头,蘑菇的形状,是全风化的结果。
花岗片麻岩指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似(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可含少量角闪石),也叫黑云母钾长片麻岩,具有明显的片麻构造的变质岩浆岩。
可包括三种不同类型:①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碱性长石片麻岩;②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花岗质混合片麻岩;③与造山运动同时在强应力作用下,由压力结晶作用形成的片麻状花岗岩。
结构中粒到粗粒,特点是具不连续的明暗交替层,石英和长石形成浅色层,并呈粒状结构,铁镁矿物构成深色层呈片麻状构造风化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未风华,它们都具有各自的表现特征。
在山顶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地质罗盘仪的构造并教我们使用,随后在山顶上我们自己用地质罗盘仪测量了一些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地质罗盘仪的测量方法:1、测走向: 走向即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所指的方向,该交线是一条直线,称为走向线,他有两个方向,相差180度。
将仪器上盖打开到极限位置,调好本地区的磁偏角。
将仪器两个长边靠在岩层的特征面(具有代表性的面),保持圆水准气泡居中,则读磁针北极所指示的度数,即为岩层的走向。
2、测倾向: 倾向指岩层面上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指的方向或岩层面上法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指的方向。
该投影显示一条射线,称为倾向线,只有一个方向,倾向线与走向线互为垂直关系。
用联接合页下边的底盘的短边或上盖的背面靠稳岩层的特征面,保持圆水准气泡居中,则读磁针北极所指示的度数,即为岩层的倾向。
3、测倾角:倾角指岩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一般指最大倾斜角与倾向线之间的夹角,又称真倾角。
下午三叠泉风景区三叠泉风景区位于江西省著名风景区庐山风景区中,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山峰高峻,峡谷幽深。
在“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由于地壳的多次沉降与抬升,形成了褶皱密布、断层纵横、岭谷相间的山体,又经过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摩擦而形成“冰阶”崖面。
庐山的岩石主要有两种类型:沉积岩和变质岩这里我们看到的一层层的无光泽的沉积岩主要为石英砂岩。
砂岩可以分为:①石英砂岩(石英占95%以上);②长石砂岩(长石占25%以上);③杂砂岩(含石英、长石、及多量暗色矿物)。
砂岩为碎屑结构,层理构造(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纹理,每一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的改变。
岩层与岩层之间的分界面称为层面,上下两个层面之间的一个层,是组成地层的基本单元。
)石英砂岩工程性质好,抗压强度高,压缩性低但较脆。
我们看到的中间夹着一层会发光的为变质岩,可能是云母片岩或千枚岩。
变质岩是由于沉积时可能为泥岩或页岩易变质的粘土矿物,在压力作用下变质形成片状矿物。
千枚岩工程性质不好,浸水后易产生滑动。
在此处我们还看到了软弱夹层(两个号的岩层间夹着一个不好得岩层),软弱夹层有两种:①尖灭层:尖灭是指岩层厚度逐渐变薄,以至消失。
尖灭的形成是由于尖灭层上覆岩层或下覆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构造变化,如褶皱、段层等,使两岩层中间的那个层未完全剥蚀掉,因此,形成了尖灭。
②透镜体:一种砂岩结构,有透镜的曲率结构,故名透镜体。
透镜体一般是变质作用形成的,也有的是固结成盐的。
一般是矿物、石油的勘探好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