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各位家长: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抽出时间,前来我校参加本次家长会议。
在今天的家长会议上,我主要想和大家谈一下,如何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个问题。
那么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总是处在中下游水平。
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心中十分着急,怀疑自己的孩子智商不高,智力有问题,特地领了孩子去测智商。
测试结果表明自己的孩子智商并不低,属于中上水平。
另据父母反映,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象棋下的不错,记忆力也很强,看过的书、电影、电视记得很牢。
这就形成了一种反差:智力好,但成绩差。
这个孩子为什么智力好而成绩差呢?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要搞好学习,光凭智力因素还不够,还需要非智力因素。
只有两者都好了,学习成绩才能上去。
从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的例子分析来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搞好学习,光靠智力因素不行,光靠非智力因素也不行,必须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至此,我们可以回答刚才开头的问题了,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它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凡是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甚至道德品质都是非智力因素。
从狭义角度来看,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一.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高尔基说的好:人的天赋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
非智力因素如热烈的情绪,坚强得意志和独立的性格等都是促使人们的天赋燃烧起来的催化剂。
如牛顿、达尔文、居里、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他们幼年时的智力并没有超常的表现,学习成绩也不大好,但由于他们都有非凡的非智力因素,如勤奋、踏实、惜时如金、知难而进、永不满足、孜孜不倦等,终于使他们的智力获得了非凡的发展,从而成为非凡的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等。
另据美国心理学家对800名男子进行了30多年的跟踪研究表明,成就最大与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有自信心,有进取心,有坚持力,有不屈不挠,不自卑等良好得意志等心理品质。
据有人对我国115名在省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发现他们中间智力超群者并不多,家庭物质文化条件也并不优越。
但是,大多数人兴趣广泛,知识面宽,意志坚强,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我国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在中学读书时智力并不出众,由于他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最终使他取得了成功。
他曾说过:“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了。
主要是靠毅力和钻劲”。
上述例子都充分说明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发展,帮助取得成功。
2.非智力因素能够补偿智力上的某些弱点。
古语“勤能补拙”、“笨鸟先飞”都说明了这一点。
如清代学者章学成,年轻时读书呆滞,苦无所成一天要熟读百把个字文章都很吃力,但他并不气馁仍是起早摸黑,孜孜不倦,下了“人一能之一百之,人十能之一千之”的苦功夫,结果熟读经史,写成了《文史通义》这部巨著。
又如有人对上海师大238名学生调查的结果表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智力中等的学生进入到优秀的行列。
有一个男生,智力中等,但非智力因素良好,他审慎、冷静、理智、自立自强、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不灵活,就十分刻苦用功,所以学习成绩总是全班名列第一、第二。
二.怎样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1.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
家长应从小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应鼓励孩子学好本领,长大后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
千万不要以将来赚大钱来误道孩子。
周恩来那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鲁迅的“为唤醒民众的精神而求学”的学习动机是孩子最好的楷模。
2.积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一个孩子如果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不会把学习看成是沉重的负担。
相反他会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出现,并在学习中获得愉快。
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孩子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使他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而且人在充满兴趣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的东西,往往掌握迅速,记忆牢固。
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后来对我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有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据达尔文的父亲回忆,达尔文小时侯并不聪明,“是个平庸的孩子”。
但由于他对大自然尤其对自然界的生物有浓厚的兴趣,促使他采集标本,从事野外考察,最终创立了“进化论”。
又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初中时就强烈地迷上了数学。
在学校里,他是个“丑小鸭”,常常受人欺负,在人际交往方面更是缺乏能力。
但当他在数学海洋里遨游时,他就忘掉了一切,得到了无穷的乐趣。
在十年动乱那样的情况下,他坐在家徒四壁的四平米的房间里,就忘情的演算其他的的难题来。
可以说,对数学的兴趣,贯穿于他的一生中。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要求孩子上课专心听讲。
一个孩子再聪明,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下课作业不会做,成绩是不会好的。
因此,上课专心听讲是搞好学习十分重要的关键。
二是认真做作业。
有的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喝开水,一会儿听收音机…….,磨磨蹭蹭,本该20分钟完成的作业做了60分钟还没有做完。
激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也影响了作业的质量和效果,还会影响孩子对作业的兴趣。
此外还有预复习的习惯等。
因此,必须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上课认真听讲了,才能使作业做的既快又准确。
同时,作业效益的提高,有利于使孩子腾出大量的时间去玩和发展个性特长,去享受童年快乐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4.培养孩子勤奋刻苦的精神。
学习并不像公园里散步那么自然,也不像剧院里看戏那样轻松。
既不是平川纵马,也不是海滨戏水。
它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只有不畏劳苦,持之以恒,沿着陡峭山路攀登得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俗话说:“天才出于勤奋,”。
勤奋可以促进智力的高度发展。
我国当代保尔——张海迪,在与病魔斗争的同时,坚持拼命的学习,学会了几国的外语,作出了正常人难以作出的成绩,靠的就是刻苦拼搏、勤奋顽强的精神。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是遭受过多次劫难的人。
他早年病残,中年又国难当头,晚年更遇十年浩劫,但他从不停止自己的科学研究。
白天不能搞黑夜搞,明的不让搞就暗的搞,才成为闻名于世的数学家。
华老在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一再强调:“埋头苦干是第一,白发才知智叟呆。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蔡尚思年轻时生活困苦,在北京求学时,有时只吃一个小馒头喝几碗水度过一天,肚子饿得咕咕响。
但他决不向困难低头,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读书攻关。
这些名人刻苦勤奋的事列,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5.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孩子搞好学习的关键。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意志培养的问题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和最使人关心的问题”。
古人道:“有志者事竟成”。
荷兰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范德瓦尔斯是一个意志坚强得人。
他的隔壁曾是欧洲著名大思想家莱顿约翰的故居。
约翰出身低微,家境贫困,但自幼好学,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哲学理论。
范德瓦尔斯在学习中碰到拦路虎,时常拍案而起,质问自己:“莱顿约翰也是个苦儿,为什么他能有所作为,而我这样没有出息?”从而顽强的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最终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
6.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因为他没有上进心,没有进取心。
上进心是一种不满足于现状,希望超越自己,超越别人的心理要求。
他是人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内部心理动力。
孩子一般都有较强的上进心,都有争强斗胜、你追我赶的热情。
因此,对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孩子,父母可激发他们去赶超成绩好的同学。
日本能力开发研究所的所长板本保之介在中学一年级之前,一直被认为脑子笨,在初一500名学生中名列第470名。
他讨厌学习,喜欢玩耍。
但在初二年级后,他的考试成绩急剧上升,常进入前10名。
他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深情地说:“这个转折过程主要是受到了父亲的鼓励。
由于我的成绩差,他一有机会就对我进行增强信心的教育。
他说:“你无论是下河捕鱼,还是上树捉鸟,都干的非常出色。
这就证明你的头脑比一般人好。
下围棋或下象棋的规则,我一教你就会。
如果把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
板本保之介从父亲的教导中受惠无穷。
在担任研究所所长后,他把树立信心作为能力开发的前提。
对于来研究所请教的人,他总是先让他懂得自信心的重要性。
例如对于智力差的人,他总是要人家相信“一定能记住”,一旦来访者确实认识到这一点时,“好象就在这一瞬间,他们的记忆力就一下之提高了许多”。
既然自信心、上进心能开发心理的潜能,敲开智慧的大门,为父母的何乐而不为呢?此外,还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性格和教会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家长如能注意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就会给孩子的学习添上另一只翅膀,使他们能展翅高飞,。
成绩差的会进步,成绩好的会更上一层楼。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家长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