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作者:刁方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11期
摘要:在教学中,学校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和利用雄厚的教学方法,要不断的对教学方法更新,不能总是应用原有的方法。

在课堂上指引学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为他们带去更多的有趣的新鲜信息,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充满兴趣。

改变素质教育的方式不要太单调,非常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信息技术
在学校的所有学科当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加入时间是最晚的,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技术和素质教育结合的社会,信息技术在少少的几年就已经变成现代学校当中极其普通的学科。

为了实现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学校已经开始了信息技术的课程。

但由于信息技术学科不包括在入学考试系统,所以各学校对它都不是很重视,而且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备配备不足,很多学校机房里的电脑都显得陈旧和老化,硬件设备继续更新。

由于从事信息技术教学,作者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为此针对现在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所面临的问题和方法发表一些意见。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1、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施配置不平衡
现如今,虽然有许多的中学已经配置了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但城市和农村学校的设施分布不均,导致质量和数量方面的差距也更大。

一些条件不好的学校至今还没有设立专用的机房,造成教学过程中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得到有效开展,没有实践应用的信息技术教学就不是成功的教学。

学生仅仅靠想象是不能理解的,这样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2、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由于信息技术不是考试科目,并且师资配备上学校也不能完全把握教师的来源,以至于教师的专业性和专业素质不能得到保证。

同时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教师自己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降低,培训等在职提高的措施很少应用,因此时间长了,难免导致知识落伍、教法落后等专业不低不高的现象。

与此同时,许多中学的信息技术老师也不是专业的,他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也不深,因此也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还不实际上机操作,这也使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受到了影响。

3、信息技术教育缺乏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