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打造书香校园,巩固提高我市素质教育成果,接到自治区关于开展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的通知后,局领导非常重视,立即进行了调研、并总结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推进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举措及经验启示。
现把调研结果简要总结分析如下:一、调研工作目标
让中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的人格,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内容: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读本为学习内容体系,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学习。
各年级课程设置如下:幼儿园学习《弟子规》,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千字文》,三年级学习《孝经》,四年级学习《大学》,五年级学习《中庸》,六年级学习《论语》,七年级学习《孟子》(上),八年级学习《孟子》(下),九年级学习《道德经》,高一和中职一年级学习《寿康宝鉴》,高二和中职二年级学习《礼记》,高三学习《周易》等。
(二)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确保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我市中小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同时学校还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
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比赛、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传统文化专题晚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社会实践。
各地各学校结合教学工作,并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了解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二、主要举措
(一)营造教育氛围
营造浓厚氛围。
开辟传统文化走廊、学习园地、专栏、专刊、网站、网页等阵地。
在学校墙壁、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地精心合理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奋发向上。
在学校进出口墙面、走廊等醒目位置张贴悬挂传统典故成语、格言警句等。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
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挖掘地方资源。
我市有很多红色教育基地、文物古迹、历史人物以及典故,充分利用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充实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的内容,如文化、民俗、文物、旅游、社科界等多种传统教育系列读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以通俗明了的方式,如童谣、画册、民间故事、卡通等,将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全体师生面前,使之得到熏陶、感染。
(二)合理设计教育内容
教材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规划各学段经典诵读、地域文化、活动体验等内容,各阶段目标设计突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联系了学生的经验世界,以传统经典诗文诵读为引领,统整了多种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文化学习体验活动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多姿多彩的形式,拓展多维文化视野。
(三)创新教育方式
利用传统节庆。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中,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并注重提升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和
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让中小学生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
学校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播基地,教师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播者,都需要在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弘扬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同时,以身作则,从自身作起,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学生起到应尽的传播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举行有关传统文化活动来传播。
因此我们希望校方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有效的途径发挥好学校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中的作用。
(二)家长的积极引导。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启蒙者,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者。
中小学生还处于思想未成熟期,因此在甄别信息和获取知识方面难免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因此家长要切实负起责任,尽力帮助孩子克服这方面的困难,而不是更多地期待外界的帮助。
(三)建议市级、各县(区)乡镇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基地,定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举行诸如诵读比赛、讲演竞赛、手抄报评比等系列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召开主题班会活动;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纪念活动;爱老敬老教育社区教学实践活动等。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德育工作中,拓宽育人载体,丰富德育资源,增强育人效果,培养广大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和弘扬民族精神。
(四)教育部门要培养一支素质过硬、德艺双馨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坚持言传身教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给学生讲明白,以身作则来影响带动学生,使他们从思想上发生转变,逐渐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使师生精神面貌有新变化、文明礼仪充满校园,真正把学校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
星期一早晨,春光明媚,碧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柔软的白云,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蓝天中飞翔,我们在操场上举行了一次升旗仪式。
广播里响起了响亮的声音:“面对红旗。
”我们马上站的笔直,只见红旗在朝霞的映照下冉冉升起,我看着红旗,不禁想到考察工作者在遥远的南极,那里最少也要零下三十几摄氏度。
但考察工作者面无惧色,他们为了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不顾自己的安危,试想他们在南极吐一口痰,还没落地,就变成了一块冰。
考察工作者为了研究地形,探寻矿产,做出这么大的牺牲,是多么不容易啊。
但每当他们看到飘扬在南极上空的五星红旗,就会产生巨大的工作动力,那是因为祖国的强盛是他们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啊!国旗,伟大的象征,过去你怀抱着你的儿女创造新的中国,现在我们为你争光!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