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行政处罚意见书 (4)林业行政处罚告知书 (7)林业行政处罚听证权利告知书 (9)林业行政处罚当场处罚决定书 (12)林业行政处罚立案登记表 (15)林业行政处罚登记保存通知单 (17)暂扣木材通知单 (19)林业行政处罚询问笔录 (21)林业行政处罚勘验、检查笔录 (24)林业行政处罚听证申请笔录 (28)林业行政处罚听证案件不予受理通知书 (29)林业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 (31)林业行政处罚听证会笔录 (32)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 (35)林业行政处罚文书送达回证 (38)林业行政处罚罚没实物收据 (39)林业行政处罚法律文书的整理与立卷 (41)填写卷宗封面 (44)一、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制作的基本点1、明确时间。
发生案件的时间是整个案件的起源,为后来取证的各类型材料中起到一个承接的作用,不但有利于对当事人的违法过程作进一步的调查和询问,而且根据时间可以推断出当事人陈述的事实是否属实,在询问时,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做好时间记录,有利于对案件时效的把握,否则因时间有误,会引起行政诉讼。
所以,在制作时,应当真实、准确填制时间,填制年、月、日、时要填制到分。
2、明确场所。
检查的场所就是案件的发案地,发案地就是案件的初始来源,它是案件的基础,是对当事人是否构成违法作出判定的依据。
所以,在制作时应当认真填写场所,首先简要描述大环境、方位地点,再收缩到具体需要重点检查的位置;从物品总体摆放、堆码再聚焦到具体商品数量,包装、重量及现场痕迹等等。
特殊场所,必须有公安配合,才能实施,不得盲目行事。
3、明确物品。
现场检查的物品,是案件的核心,整个案件就是贯穿于物品的始终,决定着案件的构成与否,在整个案件中起到主导作用。
所以,制作时必须仔细填写。
认真观察物品的数量、品名、规格、特征,要有明确的阐述。
特别要注意的是,现场检查物品的数量、品名、规格必须与扣押清单一致,不得有半点的疏忽大意,造成差错。
4、明确当事人。
在现场检查中,当事人是主要的现场目击者,是现场检查中不可缺少的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的主要材料之一,也是案件的第一手最有力的人证。
所以,我们在检查现场时,首先要明确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联系方式,不论他是违法者或者是证人,都要认真对待,每到的地方必须有当事人在现场,对违法物品的清点,要按品种、数量、规格依次排列,由当事人进一步核实,允许当事人对疑问物品、特别是数量进行复查,达到认可的结果,检查的全过程。
制作现场检查(勘验)笔录之后,要由当事人确认无误并签署“看过无误,属实”的意见。
然后,签上名字和日期,最好是捺上右手大母指印。
二、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制作的原则现场检查(勘验)笔录是我们在农业行政执法办案过程中,依法对违法活动有关的物品和违法现场进行检查(勘验)时所作的书面记录,是对被检查(勘验)的物品、场所的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是对检查(勘验)过程的真实写照,勘验检查笔录是一种书面形式的证据材料,但它在形成时间、制作主体以及内容等方面都有别于书证。
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具有其特定的证明价值,从勘验检查笔录的内容看,记载的多是物证材料,但它并不是物证材料本身,而是固定、保全证据的一种方法。
现场检查(勘验)笔录的正确制作我们要把握“合法性、纪实性、准确性、客观性”这四个原则要求。
1、合法性原则所谓合法性即制作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法定程序进行。
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其一,现场检查(勘验)人员必须两人以上,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其二,现场检查不得超越检查范围,勘验检查应通知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到场,拒不到场的,应邀请在场的其他人员一至二人参加见证。
其三,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应当当场制作定稿,不能事后追忆今天检查第二天才制作检查笔录。
其四,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制作完毕后应当交当事人阅读或向其宣读并由当事人填写意见并签名同时见证人和两名以上检查执法人员签名。
当事人拒绝签章或不能签章的应当注明拒绝和不能签章的原因。
2、记实性原则所谓记实性原则,就是要求真实地纪录检查(勘验)的全过程。
例如1、记录执法人员检查勘验的方法和手段包括纪录检查过程中的拍照、录像、收集、提取其它证据、邀请见证人等情况。
2、记录当事人的活动状况,如纪录当事人在检查过程中是否在场,是否正在经营等。
3、记录执法人员对违法物品和证据采取的相关措施,如记录在现场检查过程中依据现场情况做出的先行登记保存、封存扣押等措施及物品数量的清点和过磅称重的过程。
3、准确性原则所谓准确性就是要准确的反映现场检查的时间地点位置和检查物品的数量、质量、重量。
主要应注意以下三点1、现场检查(勘验)笔录的正文书写规范,用语准确,要严谨、清楚,不要有太多的修改,现场检查(勘验)笔录辅佐性项目的填写要齐全,不能有空缺,要准确纪录检查(勘验)的起止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2、检查的地点要具体、明确,应填写到被检查地的门牌号。
对没有门牌或地点情况复杂的要选择好参照物,方向、距离要准确无误,必要时还可以绘图说明。
对经营场所的面积及物品放置的地点、位置、数量和摆放方法都应准确纪录。
3、对检查中出现的各种数量、重量、距离等要精确不能使用“大约”“大概”“估计”“差不多”或“多”“左右”等不定词语。
4、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要真实反映被检查(勘验)的物品、场所的客观存在性。
切忌主观推测主观臆断,使用“非法”“违法”“擅自”等定性词语。
林业行政处罚意见书概念林业行政处罚意见书,是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在案件调查结束时,对案件提出如何处理的具体意见的文书。
即在一般程序调查的案件,经调查取证以后认定当事人的行为已违反林业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给予林业行政处罚时制作的文书。
调查过程中,若不属于管辖的案件或没有违法行为则不制作《林业行政处罚意见书》。
法律依据《林业行政处罚程序》第三十一条规定:“林业行政处罚案件经调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应当填写《林业行政处罚意见书》,并连同《林业行政处罚登记表》和证据等有关材料,由林业行政执法人员送法制工作机构提出初步意见后,再交由本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查决定(受委托案件必须由委托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查决定)。
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需要给予较重行政处罚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文书内容及制作要求本文书属于填充型文书,一式一份。
要存入相应的林业行政案卷备查。
文书文号:“林罚意字()第()号”“林”字前面的横线上填委托机关或法律授权组织的简称。
例如“乌鲁木齐市林业局”则填上“乌”字;“字”字前面的“林罚意”是指文书简称。
即《林业行政处罚意见书》的简称;“第”字前面的括号内填写制作文书年度,如“2010”;“号”字前面的括号内填写五位阿拉伯数,前面两位是执法单位代码,后面三位是该执法单位当年度制作的本文书的序号。
如:乌鲁木齐市林业局在2010年制作的第1份《林业行政处罚意见书》的编号如下:乌林罚意字(2010)第(01001)号。
“案件性质”:根据调查的事实和违法行为人违反林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各该条款规定的行为确定案件性质。
“执法人”:必须填写本案主办人员(要有执法证的人员)的姓名人,不能只写姓不写名,而要写全称。
不能少于2人。
“查处时间”:填写自立案之日起至提出处罚意见之日止。
即行政负责人批准立案的时间至制作决定书的时间。
但必须注意林业行政处罚案件的查处期限。
根据《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完毕;经行政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三个月内不能办理完毕的,报经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违法行为人”:按调查掌握的实际情况详细填写,填写违法行为人的基本情况,填写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住址等。
对违法行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填写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职务。
对有数个当事人的,可以只填写主要责任的当事人姓名和基本情况。
“简要案情”:填写简要案情,要求字迹清楚,语句精炼通顺,实事求是地把违法行为人的违法事实经过叙述清楚。
其内容包括:违法行为人、时间、地点、人员、目的、手段过程和结果等主要因素。
“执法人意见”:应当写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条、款、项、目和拟定的处理意见,由本案二人以上的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加盖本案主办机构的印章。
对一种违法行为有多个法律引用的,应引用上位法,引用法律、法规应写全称。
例如:盗、滥林伐林木的林业行政处罚,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对盗伐林木裁决为:A、没收盗伐的(树材种和材积)或没收盗伐(树材种)的变卖所得(金额)(指盗伐的林木被销售后得的处罚,变卖所得为实际所得),并处以盗伐(树材种)价值(金额)X倍(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处罚的,是三倍以上至十倍以下罚款;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处罚的,是三倍至五倍,第二规定款处罚,是五倍至十倍)的罚款,计XXX元。
B、责令补种盗伐(树种和株数)十倍的树木,计补种(树种和总株数)。
对滥伐林木行为的裁决为:A、责令补种滥伐(树种和株数)五倍的树木,计补种(树种和总株数)。
B、并处滥伐(树材种)价值(金额)X倍(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处罚的,是二以上五倍;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处罚的,是二倍至三倍,第二规定款处罚,是三倍至五倍)的罚款,计XXX元。
注:如当事人不愿补种树木而愿交补种费用的,可以由林业行政业务部门根据补种树木的株数(补种树种由林业行政业务部门确定)测算所需补种费用,并出具计算证明作为“其他材料”存档,补种费用不要填在意见栏内,对拒不补种树木或补种不符合规定的,如需收取补种费用,也按以上规定操作。
收取补种费用的收据可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项目应写:补种费用并备注处罚决定书号。
“法制工作机构意见”:应当写明具体审核意见(受委托林业行政处罚案件必须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审核),由审核人签名或者加盖法制工作机构的印章。
“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查决定或者集体讨论决定”:经执法单位行政负责人审核后,若同意执法人意见的可填写:“同意执法人意见作出处罚决定”;若不能结案的要作出相应的决定,如作出重新调查决定,则填“重新调查”,执法人经再调查后再作意见书,领导重新批示;若是集体研究决定的则填:“该案经集体研究决定:(填上集体研究决定的结果)”,行政负责人签名或盖章(集体研究应另行记录备案,记录中应当记明每个参研人员的观点、意见和最后形成的决定,参加研究人签名)。
使用中注意的事项同案当事人有两人以上,如果违法性质相同且都要处罚的(如:对盗、滥伐等案件的处罚),应当根据各所负的责任,分别制作《林业行政处罚意见书》;如果责任确实分不清的可以将他们的姓名、基本情况和处罚结果将责任摊到各违法行为人综合写在一份意见书中,但告知书、决定书和送达回证应当分别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