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展鳌头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MEP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二○一二年八月目录1 拟建工程概况 (1)1.1 工程基本情况 (1)1.2项目规模及工程组成 (1)1.3 主要工艺流程 (2)2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与评价标准 (2)2.1 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2)2.2环境质量与污染控制标准 (3)2.3 评价工作等级 (3)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3.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4)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5)4.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4.2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5)4.3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4.4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5)5.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5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6)5.1大气环境 (6)5.2声环境 (6)5.3地面水环境 (7)5.4地下水环境 (7)5.5固体废物 (7)5.6电磁环境 (8)6 污染防治措施 (8)6.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8)6.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8)6.3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8)6.4地面水环境保护措施 (9)8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 (9)9综合结论 (10)1 拟建工程概况1.1 工程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广州发展鳌头分布式能源站项目(2)项目建设地点:广州从化鳌头镇鳌头工业基地人和片区内。
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
(5)项目规模:首期建设2台15MW级天然气热电联产机组,并预留二期扩建条件。
拟建项目以天然气为燃料,对鳌头工业园区实施集中供热、供冷,投产后全厂总热效率达80%以上。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台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天然气高压站等。
(6)定员及班制:建设项目劳动定员40人,全年工作330天(约8000h),厂区不设员工宿舍。
京珠图例省道建设项目S0 01图1-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1.2项目规模及工程组成表1-1 能源站工程组成一览1.3 主要工艺流程图1-2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2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与评价标准2.1 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2.1-1项目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2.2环境质量与污染控制标准区域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见表2.2-1,污染物控制标准见表2.2-2。
表2.2-1 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表2.2-2 污染物控制标准一览表X 排放浓度为80mg/m32.3 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本项目各要素评价等级见表2.3-1。
表2.3-1 评价等级一览表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龙角溪于排污口上游处由于受纳了周边居民直排的生活污水,BOD5出现了超标现象,水质受到了一定不良影响;在排污口下游处,各监测指标均符合GB3838-2002 Ⅳ类水质标准,其中COD Cr、BOD5、NH3-N标准指数值较大,硫化物、挥发酚指标均未检出,总体而言,龙角溪水环境质量一般。
潖二河在与龙角溪交汇处下游由于受纳了鳌头镇工业企业的含油污水,导致石油类出现轻微超标;其它监测断面各监测指标均符合GB3838-2002 Ⅲ类水质标准,其中COD Cr、BOD5、DO、NH3-N标准指数值较大,挥发酚指标均未检出,表明潖二河水质基本能满足Ⅲ类水体的要求。
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小时平均值和日平均值以及TSP、PM10的日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评价结果表明区域大气总体环境质量较好。
3.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本项目位于声环境功能2类区,由监测结果可知,各噪声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从现状监测的结果来看,白石村、龙角村、务丰村、白兔村的水质监测指标中,各类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Ⅲ类标准要求,LAS均未检出。
在1#监测点,氨氮出现超标,标准指数为1.17,其余监测指标均可以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Ⅲ类标准要求,LAS未检出。
结合区域情况可得,1#采样点地下水水质氨氮超标可能是受当时西面施工人员生活影响所致,属偶然的、短暂的超标现象,在施工结束后,该影响将消失。
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4.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扬尘主要产生于土方挖掘、平整土地、开挖路面、建材装卸、建筑物拆迁及车辆行驶等作业环节。
据有关资料显示,施工工场扬尘的主要来源是运输车辆运行而形成,约占扬尘总量的60%。
扬尘量的大小与天气干燥程度、道路路况、车辆行驶速度、风速大小有关。
一般情况下,在自然风作用下,道路扬尘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
在大风天气,扬尘量及影响范围将有所扩大。
施工中的弃土、砂料、宕渣、石灰等,若堆放时被覆不当或装卸运输时撒落,也都能造成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也在100m左右。
厂区厂界外两侧有居民区,故在不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施工扬尘会对居民区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须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也产生少量的CO、NO2、TSP等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的范围有限,持续时间较短。
4.2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施工期间会产生较强的噪声。
在工程施工期间将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工程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搅拌机、电焊机、混凝土震捣棒、载重机等。
施工期间,各种机械设备先后进场,不同时期产生的噪声强度不同,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也有所变化。
施工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项目施工期间噪声的超标和扰民现象出现。
4.3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余泥渣土等。
项目管理部门做好垃圾堆放点的消毒工作,杀灭害虫,避免散发恶臭、滋生蚊蝇、传染疾病及影响周围环境卫生。
4.4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场地生产、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主要为地表开挖、主体工程施工产生的泥浆水和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带有油污的冷却及洗涤用水,含有较多的泥土、砂石和一定的油污。
施工生产及生活污水依托现有广州丰力橡胶轮胎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5.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原有生态植被的破坏、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以及景观影响等。
从现场踏勘的情况来看,本项目场址地势平坦,部分地面已进行土地平整并进行了地面硬化,未硬化的地面生长着当地一些常见的杂草,由于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区域内现有的植被被平整,对原有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及植被生物量的少量损失,但不会对地域的植物体系、植被类型产生明显的影响,不致于引起任何种类植物的消失灭绝。
对于就项目所处的区域而言,尚不足对当地的同类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造成明显的影响,项目的建设亦不会降低基地植物群落的级别,不会使区域群落多样性及完整性丧失。
并且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拟采用当地的乡土植物进行绿化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所处区域自然植被产生的影响是可以承受的。
5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5.1大气环境项目周边区域执行的NO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小时平均值为0.24 mg/m3;日平均值为0.12 mg/m3;年平均值为0.08 mg/m3。
在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排放的NO2对周边环境的浓度贡献较小,叠加背景值后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非正常工况下,项目对周边环境的NO2浓度贡献增大2倍,叠加背景值后仍能满足区域环境功能区要求。
非正常工况一般发生在燃气机组启停机时段,依据燃机的特性启停阶段持续时间较短,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持续的影响。
5.2声环境在采取报告所提出的各项减振降噪措施后,项目建成后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明显,各厂界的昼间、夜间噪声基本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相关要求。
敏感点昼间噪声贡献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相关要求,夜间噪声贡献值在项目采取降噪措施后,与噪声现状值相比增值小于2.5dB,不会对公众产生明显的影响。
净水站、废水站、化学车间邻近东厂界,应须特别重视控制上述噪声源的排放水平。
锅炉排汽噪声、吹管噪声均为偶发性噪声,在采取噪声治理措施后,仍然会对周围1000m范围内的住宅区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将提前通知附近居民,利用白天进行吹管,尽量减少对居民夜间休息的影响。
综上所述,采取措施后项目运营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明显,在可接受范围内。
5.3地面水环境项目不在附近水体新设污水排放口。
工业废水经污水管道排至广州丰力橡胶轮胎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外排,待区域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企业的工业废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与《城市污水再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较严格者后回用于绿化、道路洒水等,不外排。
企业各类污水均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
5.4地下水环境本项目依托广州丰力橡胶轮胎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站,厂区只需设置隔油隔渣池、化粪池等污水预处理设施及排污管网。
厂区包气带以素填土为主,防渗性较好,危险品仓库、危险废物临时储存场所及污水预处理池等场均作防渗处理,不至对地下水造成明显影响。
项目所在区域周边没有集中供水水源地,地下水环境功能属北江广州从化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周边村庄饮用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应,地下水不作饮用功能。
项目附近的白石村、龙角村、务丰村、白兔村等村落均不以地下水做饮用水源,根据现状监测结果,上述村落取水井水质均可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Ⅲ类标准要求。
5.5固体废物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
工业垃圾主要是本项目运行时产生的少量隔油池废油污泥、燃气轮机进气口空气过滤系统产生的少量滤渣、天然气管道清洗及净化过程产生的少量机械杂质等总计2.5t/a,其中主要产生固废为隔油池底泥,属危险废物,交由有专业资质的机构处理。
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包括生活污水化粪池和工业废水处理池两部分所产污泥,属一般固体废弃物,统一收集后交由有专业资质的机构处理。
5.6电磁环境本项目内升压站建成后,站址围墙边界处及附近敏感点的工频电磁场强度符合HJ/T24-1998中工频感应电场强度推荐限值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推荐限值0.1mT 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