氡的来源与危害
图1 氡进入室内的途径 地板裂缝; 建筑接合处; 墙壁缝隙; 1.地板裂缝;2.建筑接合处;3.墙壁缝隙;4. 悬浮地板裂缝; 悬浮地板裂缝; 5.管道裂缝 6.墙内洞穴 管道裂缝; 墙内洞穴; 7.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 5.管道裂缝;6.墙内洞穴; 7.生活用水。
一、氡的来源和水平
3. 氡的水平
83~90年中国部分地区调查统计;(2 以矾页岩为建材或地基的房屋的最高值; 年中国部分地区调查统计;( 注: (1)83~90年中国部分地区调查统计;(2)以矾页岩为建材或地基的房屋的最高值; 美国各地区数据均为最高值。 (3)美国各地区数据均为最高值。
一、氡的来源和水平
3. 氡的水平
•
从表2可以看出, 瑞典、美国室内氡水平比较高。 从表 可以看出,瑞典 、 美国室内氡水平比较高 。 而我国一般房 可以看出 屋室内的氡浓度大多数在100 Bq/m3以下。 以下。 屋室内的氡浓度大多数在
氡的危害与监测
一、氡的来源和水平 氡的来源和水平 二、氡的危害 氡的危害 三、氡的控制标准 四、氡的监测方法 氡的监测方法 五、氡的防治
氡是目前国际上十分热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的危害是产生肺癌。 氡是目前国际上十分热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的危害是产生肺癌。 世界各国对氡的问题都十分重视, 世界各国对氡的问题都十分重视,许多发达国家已开展了全国性生活 环境中氡的水平调查。 环境中氡的水平调查。 在欧美地区还出现了专门从事居民住宅氡的监测与防治的营业性公司。 在欧美地区还出现了专门从事居民住宅氡的监测与防治的营业性公司。 在美国对于没有测定氡或氡水平超过标准的房屋是不允许推向市场的。 在美国对于没有测定氡或氡水平超过标准的房屋是不允许推向市场的。
图2 氡引起肺癌示意图
二、氡的危害
科学研究表明 • 长时间受到较高水平氡的照射,肺癌发病率会明显增加,但不是受到较高 长时间受到较高水平氡的照射,肺癌发病率会明显增加, 水平氡照射的每个人都会得肺癌, 水平氡照射的每个人都会得肺癌, • 一般从受到氡的照射起到肺癌发病之间可能要经过许多年。 一般从受到氡的照射起到肺癌发病之间可能要经过许多年。 • 氡致肺癌的危险度随着氡水平和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氡致肺癌的危险度随着氡水平和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 对于吸烟者,在相同氡浓度环境中生活,其发生肺癌的几率比不吸烟者要 对于吸烟者,在相同氡浓度环境中生活, 高10~20倍,也就是说氡辐照与吸烟存在协同效应。 倍 也就是说氡辐照与吸烟存在协同效应。 据估计 • 在全世界不吸烟的人群中,约有 的肺癌来自氡的照射。 在全世界不吸烟的人群中,约有20%的肺癌来自氡的照射 的肺癌来自氡的照射。 • 在瑞典每年约有 人死于因氡导致的肺癌,此值占瑞典肺癌总死亡人数 在瑞典每年约有1100人死于因氡导致的肺癌 人死于因氡导致的肺癌, 的30%。 。 • 在美国每年约有 万人死于氡导致的肺癌。 在美国每年约有4万人死于氡导致的肺癌 万人死于氡导致的肺癌。 • 在俄国和中国每年由氡引起的死亡人数约 万人。 在俄国和中国每年由氡引起的死亡人数约5万人 万人。
我国对室内氡的危害也引起公众关注。 我国对室内氡的危害也引起公众关注。 卫生部和地矿部联合组建了氡监测与防治领导小组, 卫生部和地矿部联合组建了氡监测与防治领导小组,协调全国氡的研 究和防治工作。 究和防治工作。 有关氡的法规即将出台。 有关氡的法规即将出台。
一、氡的来源和水平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惰性气体,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惰性气体,它 是由天然元素铀和钍释放出来的, 是由天然元素铀和钍释放出来的,而铀和钍广 泛地存在于自然界的岩石、土壤、 泛地存在于自然界的岩石、土壤、水和植物等 之中,因此氡是无处不存在的, 之中,因此氡是无处不存在的,它随时随地都 在伴随着每个人。 在伴随着每个人。
一、氡的来源和水平
2. 室内氡的来源
•
•
•
室内氡主要来自于土壤、地基、 室内氡主要来自于土壤、地基、 墙壁、建筑材料、生活用水和天 墙壁、建筑材料、 然气等。 然气等。其中土壤和地基的来源 约占80 90%, 80约占80-90%,其次是建筑材料和 生活用水,再者是天然气。 生活用水,再者是天然气。 氡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 氡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当水中 氡浓度超过10000Bq/m3时,它对 氡浓度超过 室内氡的贡献将达到37 以上, 室内氡的贡献将达到 Bq/m3以上, 成为室内氡的主要来源之一。据 成为室内氡的主要来源之一。 调查我国50个主要大城市的饮水 调查我国 个主要大城市的饮水 约有1/3城市饮水中氡浓度超 中,约有 城市饮水中氡浓度超 过10000 Bq/m3。 天然气中氡浓度为200 Bq/m3左右, 左右, 天然气中氡浓度为 例如大港生产的天然气中氡浓度 四川天然气为220 为214 Bq/m3,四川天然气为 Bq/m3,它们也是室内氡的来源之 一。
定义:Bq ——放射性活度单位。 放射性元素每秒有一个 定义: 放射性活度单位。 放射性元素每秒有一个 放射性活度单位 原子发生衰变时 其放射性活度即为1贝可 发生衰变 贝可。 原子发生衰变时,其放射性活度即为 贝可。 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通常把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 核的数目称之为放射源的放射性活度。 核的数目称之为放射源的放射性活度。 国际辐射单位委员会(ICRU,MKPE)提出建议,采用新 提出建议, 国际辐射单位委员会 提出建议 的国际制单位以逐步取代老的单位, 年年底前,着重 的国际制单位以逐步取代老的单位,至1985年年底前 着重 年年底前 采用新的单位, 采用新的单位,即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为贝可勒尔 (Beequerel),简称贝可(Bq),原单位居里(1居里 ),简称贝可 原单位居里 ),简称贝可( ) 原单位居里( 居里 =3.7×10^10贝可)同时作废。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放射性 贝可) × 贝可 同时作废。我国国家标准规定, 活度的法定计量单位是贝可(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法定计量单位是贝可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活度的法定计量单位是贝可(Bq),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仍经常沿用老的活度单位居里( )。换算关系: ( )。换算关系 仍经常沿用老的活度单位居里(Ci)。换算关系:1ci(居 );1mci(一毫居里)=10^里)=3.7×10^10Bq(贝可); × (贝可); (一毫居里) 3ci(居里); );1uci(一微居里)=10^-6ci(居里)。 (居里); (一微居里) (居里)。
室内氡(范围) 室内氡(范围) 44 52
室外氡(范围) 室外氡(范围) 3.0
9.3 2.6 3.7 2.1 3.6 3.3 中西部 南 部 东北部 纽约州 宾 州 缅因州 274 100 2849 1850 3367 4921 99900 65.0 0.07 0.2 0.07
R.P. 区 瑞士 印度洋 北太平洋 南太平洋
二、氡的危害
图3给出了在美国各种死亡因素引起的 年死亡人数的比较。 据报导 •美国癌症死亡率从90年代以后开始下降。 在90年美国每10万人中有135人死于癌症, 95年降低到每10万人中129.8人死于癌症。 下降了3.1%,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 (1)美国男性吸烟率大幅度降低; (2)环境质量改善,例如美国人在生活和 工作中接触石棉、氡等有害物质减少了。 •我国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和死亡均有上升趋 势,例如北京地区近年来肺癌死亡率已由70 年代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上升为第一位。据 统计我国癌症发病率每年180万人,每4个死 亡人数中就有1人是死于癌症,而且呈上升 趋势,这肯定与环境污染有关。
四、氡的监测方法
累积测量法 氡 监 测 方 法 瞬时测量法 有源式 活性炭法(放置3—5天) 固体径迹法(放置3个月) 驻极体法
二、氡的危害
氡是人们所受天然辐射剂 量的主要来源,约占60%以上, 以上, 量的主要来源,约占 以上 其主要危害是导致肺癌。 其主要危害是导致肺癌。图2是氡 是氡 引起肺癌的示意图。 引起肺癌的示意图。当人们吸入 氡气后, 氡气后,氡及其子体产物沉积在 呼吸道和肺部,并发射出α 呼吸道和肺部,并发射出α、β、γ 射线,其中危害最大的是α射线, 射线,其中危害最大的是α射线, 这些射线长期作用于肺支气管上 皮细胞,造成辐射损伤, 皮细胞,造成辐射损伤,经过一 定的潜伏期后,细胞将发生癌变, 定的潜伏期后,细胞将发生癌变, 导致肺癌。 导致肺癌。
一般规律 • 地下的氡浓度比地上氡浓度高,室内比室外高。 地下的氡浓度比地上氡浓度高,室内比室外高。 • 在室内则是地下室及一层房屋的氡浓度较高,越往上氡浓度逐渐 在室内则是地下室及一层房屋的氡浓度较高, 降低。 降低。 • 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建筑材料的房屋,室内氡浓度的差异也较大。 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建筑材料的房屋,室内氡浓度的差异也较大。 • 一般在花岗岩、辉绿岩地带和断裂带地区室内氡水平都很高,超 一般在花岗岩、辉绿岩地带和断裂带地区室内氡水平都很高, 过控制标准的可能性大。 过控制标准的可能性大。
25.9 (18.6 ~31.6) )
瑞典
旧房 新房
65.0 ) 40000(2) ) 6000(2) 22 7.0
澳大利亚
3.
氡的水平
室外和室内氡的典型(平均)浓度Bq/m 表2 室外和室内氡的典型(平均)浓度Bq/m3
国家和地区 芬兰 挪威 法国 西德 印度 日本 苏联 英国
3) 美国(3)
建筑型
三、氡的控制标准
当前世界各国对氡的控制标准大致相同。 1、美国,当室内氡浓度达4PCi/L(即148Bq/m3)或以上时,应采取治理措施。 、 2、 俄罗斯,新建房屋,室内氡浓度不应超过100 Bq/m3 ;已建房屋,氡浓度不应超过 、 200 Bq/m3。如果室内氡浓度无法降低到400 Bq/m3以下,则居民必须迁出。 3、瑞典,新建住房70 Bq/m3;已建住房400 Bq/m3。 、 4、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50号出版物(ICRP50)规定,新建住房100 Bq/m3 ;已建住房 、 200 Bq/m3。 5、我国标准GB/T16146—1995规定,新建住房100 Bq/m3;已建住房200 Bq/m3,与国际 、 标准一致。 近些年来,国际上氡的控制标准有些变化。 • 1993年ICRP第65号出版物“在居室和工作场所中对氡—222的防护”中不再区分已建住 房和新建住房,也不再用平衡当量浓度,而直接采用实测浓度表示行动水平。室内氡浓度行 动水平为200—600 Bq/m3。工作场所行动水平为500—1500 Bq/m3。 • 199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其“基本安全标准”中采用了ICRP第65号出版物给 出的建议值,即室内氡浓度的行动水平为200—600 Bq/m3,工作场所的年平均氡浓度限值 为1000 Bq/m3。 • 我国室内氡浓度标准将要做相应修改。 • 假设室内氡的平衡因子为0.4,则200—600 Bq/m3实测氡浓度相当于80—240 Bq/m3的平 衡当量浓度。现有的控制标准在这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