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的受力分析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的受力分析


FP A
FPa B a M=FPaa C
FP
2FPa
D a
M图
C
D
A
B
FP
FQ图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2. 内力图的特征
(3) 在集中荷载作用处: 剪力有突变,其突变值等于该集中荷载值。弯矩图有尖角,尖角 突出方向与荷载指向相同。
FP
FPa B
2) 二引直线相连:将相邻二控制弯矩用直线相连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区段叠加法绘弯矩图小结(续):
当二控制截面间无横向荷载作用时,用实线连接,即为该区 段弯矩图形。
当二控制截面间尚有横向荷载作用时,则用虚线连接,作为 新的“基线”,然后再按下面第3)步进行叠加。
1. 荷载与内力之间的微分关系
d FQ dx
q
dM dx
FQ
d2 M d x2
q
M FN
FQ
以上微分关系的几何意义是:
q
M +dM
x
FN +dFN
y
FQ +dFQ
dx
剪力图在某点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的荷载集度,但两者的正 负号相反。弯矩在某点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的剪力。弯矩在某点 的曲率与该点的荷载集度成正比。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分析和内力图的绘制,是多跨梁和刚架受 力分析的基础,是本课程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常见的单跨静定梁
A
B
B
A
B
A
B
A
a) 简支梁
All Rights Reserved
b)简支斜梁
c) 悬臂梁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d) 伸臂梁
3.1 单跨静定梁
3.1.1 用隔离体平衡法计算指定截面内力
B
A
B
q0l2/6
l
q0l/2
q
A
B ql2/2
l ql
ql2/8
ql2/2
A
ql2/8
B
l/2
l/2
q0l2/16
q0l2/6
A
q0l2/48
B
l/2
l/2
(弯矩图为三次抛物线)
(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2. 区段叠加法绘弯矩图
FP/2
第一,关于FQ的正负:AC段,M图“下坡”(即M为增函数),
则其相应的FQ为正(M的一阶导数FQ>0);CB段,M图“上坡”(M为
减函数),则其相应的FQ为负(M的一阶导数FQ<0)。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3.1.4 根据弯矩图绘剪力图
10
5.22 E
0.22
G
FB
4.56
新基线
d) 三叠简支弯矩 A
C
10
D
5.22 E
10 0.22
G
FB
4.56
(2.25)
M图(kN·m)
All Rights Reserved
32.44 24.88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区段叠加法绘弯矩图小结(续): 第二种情况——对于曲线弯矩图叠加曲线弯矩图的情况:找出 一些控制截面弯矩值(至少三点),中间连以适当曲线,主要是定好 弯曲方向,一般为连续光滑曲线。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3.1.3 用区段叠加法绘直杆的弯矩图
1. 记住简单直梁在一些单一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要求根据材料力学课程所介绍的方法,计算、绘制并熟记常见 几个最基本的弯矩图形。
●弯矩图绘在杆件受拉一侧,不标注正负号。
●可借用柔绳比拟的方法,定性地理解前面7个简支梁弯矩图的 轮廓图,即这些弯矩图就像一根两端绷紧的橡皮筋受图示力作用后的 形状。
11.22kN
2m
2m
19.78kN
3m
1m 1m 1m
b) 一求控制弯矩
A
C
D
All Rights Reserved
10
32.44
24.88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5.22 E
10 0.22
G
F B0 4.56
3.1 单跨静定梁
区段叠加法分步示意图(续)
A
C
D
c) 二引直线相连
10 32.44
24.88
投影代数和。 3) 任意截面的弯矩等于该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对某点(例如该截
面形心)的力矩代数和。
【注意】如果截面内力计算结果为正(或负),则表示该指定截
面内力的实际方向与所假设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3.1.2 内力图的特征
第二,关于FQ的大小:可由M图形的坡度(斜率)确定,即 FQ=DM/l,其中,l为该区段长度,ΔM为M图中该区段两端点二弯矩值 的高差。而且区段内M图形“坡度”愈陡,剪力值越大;“坡度”愈
缓,剪力值愈小;“坡度”为零(即M图为水平线),则剪力值为零
(无剪力)。若相邻两区段M图形“坡度”相同(即当有集中力偶作
面的内力;用区段叠加法绘弯矩图;根据弯矩图和所受荷载 绘出剪力图和轴力图。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第3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的受力分析
● 本章内容简介:
3.1 单跨静定梁 3.2 多跨静定梁 3.3 静定平面刚架 3.4* 静定空间刚架
All Rights Reserved
q0l
0.577l 6
l/2
l/2
(弯矩图为三次抛物线)
M1 A
M1 M2 2
M2
FP
B
M1
C
A
M1 M2
M1 M2
2
l/2
l/2
2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FP l
B FP l FP
l
3.1 单跨静定梁
简单直梁在单一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续2)
M
q0
M
M
A
l
第四,平——利用隔离体平衡条件,直接计算截面的内力。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A FAx
FAy
C MC FNC
FQC
MC FQC
B
FNC
C
FBy
1) 任意截面的轴力等于该截面一侧所有外力沿杆轴切线方向的
投影代数和。
2) 任意截面的剪力等于该截面一侧所有外力沿杆轴法线方向的
FP
FPa B
FP
2FPa
A
a M=FPaa C
D a
A
M图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C
D
B FP
FQ图
3.1 单跨静定梁
2. 内力图的特征
(5) M图的最大值发生在FQ图中FQ =0点处。
利用内力图的上述特征,可不列出梁的内力方程,而只须算 出一些表示内力图特征的截面(称为控制截面)的内力值,就能迅 速地绘出梁的内力图。
35
50
65
M 图(kN·m)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区段叠加法绘弯矩图小结:
第一种情况——对于常见的直线图形叠加直线图形或直接图形 叠加曲线图形的情况,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 一求控制弯矩:首先,是求两杆端的弯矩,常可直接判断 (对于简支梁两端铰支处、悬臂梁的悬臂端,若无集中力偶作用, 其弯矩为零;若有集中力偶作用,其弯矩即等于该集中力偶);其 次,是求外力不连续点处的弯矩(如集中力作用点、均布荷载的起 点和终点、集中力偶作用点两侧的弯矩),用隔离体平衡法即可方 便求得。
FQC C
B FBy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第一,切——设想将杆件沿指定截面切开。
第二,取——取截面任一侧部分为隔离体。
第三,力——这是该方法最关键的一步。一是勿忘在隔离体 上保留原有的全部外力(包括支反力);二是必须在切割面上添 加要求的未知内力。所求的轴力和剪力,按正方向添加(轴力以 拉力为正,剪力以绕隔离体顺时针方向转动者为正);而所求的 弯矩,其方向可任意假设,只需注意在计算后判断其实际方向, 并在绘弯矩图时,绘在杆件受拉一侧。
3) 三叠简支弯矩:在新的基线上,叠加该区段按简支梁 仅承受跨间横向荷载作用时所求得的弯矩图(注意,竖标垂 直于原杆轴)。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区段叠加法分步示意图
a) 计算简图
10kN·m A
15kN C
2kN/m D
5kN·m B
EF
10kN G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1 单跨静定梁
3.1.4 根据弯矩图绘剪力图
利用微分关系 d M dx
FQ ,可方便地根据弯矩图绘剪力图。
1. 当弯矩图为直线变化时
FP/2
A
FP
B
A
C
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