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第三版-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最新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第三版-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最新整理】

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 限内按月给与劳动者经济补偿。
30
约定条款
4.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 除了国家基本保险外,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
劳动者建立的一种保险。补充保险的建立依用人 单位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定,由用人单位自愿实行, 国家不做强制的统一规定。 福利待遇包括住房补贴、通信补贴、交通补贴、子 女教育等。
手段 2.注意事项 (1)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2)如果属于部分条款无效,有效部分有法律效力 (3)是否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确认
37
五、劳动合同的续订
1.劳动合同期满前30日由用人单位送达续订劳动合 同意向通知书;
2.续订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3.连续工作满10年的劳动者续订时,除劳动者提出
➢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禁止使用童工的原则; ➢劳动关系稳定的原则; ➢公平就业的原则。
20
能力点:企业招工简章与招聘广告的制作
招工简章比较常见的格式: ➢标题 ➢正文 ➢落款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
①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实行就业许可制度; ②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申请与审批程序; ③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劳动管理 ④ 违规处理
33
【能力要求】
一、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1.要约和承诺; 2.相互协商; 3.双方签约。
34
二、法人授权书
又叫代理证书,是委托授权的书面形式,是由 • 法人代表机关制作的证明代理人的代理权及其权限范围的证明。 • 法人授权书(代理证书)应包括: • (1)代理人的姓名或名称 • (2)代理事项、权限范围、有效期 • (3)被代理人的签名、盖章 • 3.法人机关(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使者) • (1)意思机关——权力机关或决策机关 • (2)执行机关——执行意思机关的决策 • (3)代表机关——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 (4)监察机关——实施监督的机关
22
第三单元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 【学习目标】
1. 了解劳动合同的含义、特点和内容,订立 和履行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2. 掌握订立和续订劳动合同的程序、步骤
和方法。
23
一、劳动合同的含义与特点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 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 法定条款:法律法规规定必须遵守的条款. 约定条款:根据实际需要在协商一致基础上,规定其
53
练习
54
练习
55
练习
56
练习
57
练习
58
练习
59
练习
C
60
练习
61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与管理
第一单元: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学习目标】
明确劳动法律事实的概念、劳动合同变更的含义 及条件。
掌握劳动合同解除、终止的具体程序和要 求。
62
一、劳动法律事实
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 客观现象是为劳动法律事实。 分两类: 劳动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 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 后果的活动。 劳动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 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
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 的最低工资标准。
28
约定条款
2.培训 双方约定培训的项目、条件、培训期间的工资待
遇、培训费用的支付办法、服务期限等。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企业支
(六)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劳动关系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经劳动关系当事人请求,由依
法建立的处理机构——调解、仲裁机构依法进行调查、协 调和处理的程序性规范。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 • 调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工、用人单位、工 会代表) (1)群众性;(2)自治性;(3)非强制性 (自愿原则) • 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行政部门、同级工会、 用人单位代表) 兼有司法性特征的劳动行政执法行为。
1
目录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确立
2
目录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确立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变更、解除、终止与管理
3
目录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确立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变更、解除、终止与管理 第三节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第四节 劳动保障监察
4
第一单元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学习目标】
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35
三、订立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1、订立劳动合同与建立劳动关系 2、建立职工名册
职工名册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证 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 、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 3、不得扣押相关证件及不得要求提供担保
36
四、无效劳动合同
以下劳动合同无效: (1)劳动合同主体不合法(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劳动合同内容不合法 (3)订立程序不完备,意思表示不真实,采取欺诈、胁迫等
他补充条款.
24
专项协议
——劳动关系当事人为明确劳动关系中特定 权利义务,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 上所达成的契约。
专项协议可在订立劳动合同的同时订立(如 保密协议),也可在劳动合同的履行期间 订立(企业劳动制度改革过程中)
25
劳动合同的特点
1.主体具有特定性 (1)劳动者(自然人) (2)用人单位(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 2.属于双务合同 3.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但在组织管理上具有隶属关系 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法律允许范围内
(三)劳动合同期限——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
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学习目标】
1、了解劳动就业概念、企业人员招聘应遵循 的基本原则以及外国人在我国就业的先关规 定。
2、掌握企业招工简章与招聘广告的制作。
及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
劳动就业的概念
• 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 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 活动。
19
企业人员招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
三、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依法订立包括: 主体合法、目的合法、内容合法、 形式合法、行为合法
32
四、劳动合同的履行
• (一)劳动合同履行 指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各自承担合 同约定和义务和行使规定权利的法律行为。
• (二)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 1.实际履行原则 • 2.全面履行原则
的兼职订立劳务协议,而不是劳动合同。 4.属于法定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或履行一定手续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必须具备法定条款)
26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法定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 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签订的书面协议。 • 集体合同由工会(没工会的由职工代表)代表全 体职工与企业签订。
13
各种调节手段要点如下:
(四)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 我国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是职工代表大会制
度和平等协商制度 • 特点是劳动者意志对企业意志的渗透和影响。 • 雇员参与管理的要点: (1)以被管理者的身份进行参与 (2)参与的是企业内部管理事务 (3)参与形式多种多样(组织、代表、岗位、个人)
9
5. 劳动关系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不同分为7种: ① 劳动法律、法规; ② 劳动合同; ③ 集体合同; ④ 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10
5. 劳动关系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不同分为7种: ① 劳动法律、法规; ② 劳动合同; ③ 集体合同; ④ 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⑤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⑥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⑦ 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 4.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和同
时,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 当订立无固定期限。
38
练习
39
练习
40
练习
41
练习
42
练习
43
练习
44
练习
45
练习
46Hale Waihona Puke 练习47练习
48
练习
49
练习
50
练习
51
练习
52
练习
27
约定条款
1.试用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 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
64
【能力要求】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 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由于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