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目标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1)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有效果。
(2)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关的规定和办法。
(3)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形成纪要,督办落实。
(4)制定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任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奖励落实。
(2)完善健全生产责任制网络,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要逐级签至车间、班组,落实到人。
(3)按照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细则,严格组织检查考核。
3、加强安全生产机构和安全生产队伍自身建设。
(1)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排一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
(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并按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做好各类资料、记录的整理归档工作。
4、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1)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
(2)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做好书面记录。
(3)新、改、扩建工程项目按照国家要求做好"三同时"的申报、评价和审查,不留先天隐患。
5、安全教育与培训。
(1)制定年度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并按期组织实施。
(2)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有活动方案、有宣传教育层次、有重点、有舆论声势、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
(3)积极开展职工三级安全教育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4)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安全知识、资格教育培训。
6、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及整改。
(1)对本单位重大隐患和重大危险源要进行普查、登记、建档,实行分级管理。
(2)对重大隐患要制定整改计划,要定人、定责、定资金、定措施、定限期整改。
(3)对重大危险源制订跟踪监控措施,要进行定期检查、评估、监控,记录归档。
7、严格控制各类事故,不发生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
(1)不发生人员重伤及死亡事故。
(2)不发生火灾事故。
(3)不发生严重的操作事故及设备事故。
(4)发生事故,及时向政府职能部门报告,并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积极开展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