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10月全国自考《普通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10月全国自考《普通逻辑》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逻辑》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共15分)1.两个单独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或者是()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答案】D【解析】同一关系是两个单独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全异关系是两个单独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

2.当S真包含P时,由此可以得到()A.SOP与SEP均真B.SAP与SOP均真C.SOP与SIP均真D.SIP与SEP均真【答案】C【解析】当S真包含P时,说明所有P是S,有的S是P,即有的S是P和有的S不是P均为真。

3.“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可以读完的”和“《祝福》是鲁迅的作品”中,上述判断中“鲁迅的作品”()A.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都是集合概念【答案】C【解析】辨别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一个基本的方法是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非集合概念。

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未必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集合概念。

所以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特指《祝福》,非集合概念。

4.下列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A.“鼠标”概括为“个人电脑”B.“北京”概括为“中国”C.“番茄”概括为“西红柿”D.“工具书”概括为“书”【答案】D【解析】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A和B是组成关系,C是同一关系,D是种属关系,是对概念的概括。

5.“没有任何组织可以不在宪法和法律内活动”,这个判断是()A.单称判断B.全称判断C.特称判断D.既可以为特称判断,也可以为全称判断【答案】B【解析】“没有任何组织可以不在宪法和法律内活动”等值于“任何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内活动”,是全称判断。

6.由并非SIP可推出SE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下反对关系D.差等关系【答案】A【解析】“并非SIP”是一个负判断,一个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这个判断的矛盾判断,因此SIP的矛盾是SEP,由并非SIP 可推出SEP,用的是矛盾关系。

7.若“¬q”与“p→q”均真,则()A.P与q均假B.P与q均真C.P真q假D.P假q真【答案】A【解析】如果¬q为真,则它的矛盾q为假,排除B、D。

因为“p→q”为真,q为假,所以p为假,如果p为真的话,则“p→q”为假,与题干不符,所以p、q均为假。

8.某公司共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名员工。

有关这20名员工,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1)有人在该公司入股。

(2)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

(3)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

根据以上事实,以下各项中为真的是()A.20名员工都没入股B.20名员工都入了股C.只有1人入了股D.无法确定入股员工的人数【答案】B【解析】题中特称肯定命题“有人在该公司入股”和特称否定命题“有人没在公司入股”构成一对下反对关系,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由题干中“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所以“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为假,由此可知“总经理在该公司入了股”,则“有人在该公司入股”为真,“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为假,则可推出20名员工都入了股。

9.(1)凡投资皆有风险;(2)有些投资没有风险。

上述两个判断()A.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B.不能同假,可以同真C.不能同真,可以同假D.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答案】A【解析】(1)的逻辑形式为SAP,(2)的逻辑形式为SOP,二者互为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10.所有名词都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都不是实词。

以下哪项是对上述推理的正确评判? ()A.推理正确B.推理错误,偷换概念C.推理错误,中项两次不周延D.推理错误,大项不当周延【答案】D【解析】三段论的基本规则中的规则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大项不当周延”或“小项不当周延”的错误,而题干中的“实词”是大项,在大前提中是不周延的,在结论中变成周延的,所以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11.“所有人都知法守法”为假,则以下不可能为假的一项是()A.所有人都不知法守法B.有些人知法守法C.有些人不知法守法D.不是每个人都不知法守法【答案】C【解析】“所有人都知法守法”的逻辑形式为SAP,它的矛盾是SOP,即C,所以SAP为假,则SOP必为真。

12.老师:“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

”学生:“老师,我完成作业了,我可去外边做游戏了!”老师:“不对。

我只是说,如果你们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

”以下不能从上面的对话中推出的一项是()A.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就一定准许他们出去做游戏B.老师的意思是没有完成作业的肯定不能出去做游戏C.学生的意思是只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出去做游戏D.老师的意思是只有完成了作业才可能出去做游戏【答案】A【解析】题干中老师的意思是“如果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即“只有完成作业才能出去做游戏”;学生的意思是“只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出去做游戏”,“完成作业”是“出去做游戏”的充分条件。

13.在评价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时,有人说:“只要企业能够获得利润,其管理者的素质就是好的。

”不是质疑上述看法的一项是()A.有时管理层会用牺牲企业长远利益的办法获得近期利润B.有的管理者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手法,损害其他企业,获得本企业的利润C.某地的卷烟厂连年利润可观,但是管理层却挖出了一个贪污集团D.某电视机厂的领导任人唯亲,工厂越办越糟,群众意见很大【答案】D【解析】题干给出了“只要p就q”形式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该命题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是“p并且非q”。

因此排除A、B、C,D没有说明获得利润,与“p并且非q”不一致。

14.有些数学理论没有应用价值,所以,有些理论虽然在逻辑上严谨但是没有应用价值。

以下能够保证上述推理成立的判断是()A.所有在逻辑上严谨的理论都是数学理论B.有些数学理论在逻辑上是严谨的C.所有的数学理论在逻辑上都是严谨的D.有些逻辑上严谨的理论是数学理论【答案】C【解析】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六规定两个特称前提不能推出结论,所以两个前提必定有一个以“所有”开头,即全称判断,题干前提中没有“所有”开头,排除B、D,数学理论作为中项,只出现在前提中,应当紧跟“所有”之后,故选C。

15.“¬◇¬p”与“□¬p”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下反对关系B.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差等关系【答案】B【解析】“¬◇¬p”等值于“□p”,“□p”与“□¬p”是反对关系。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分为()A.正概念B.集合概念C.负概念D.非集合概念E.普遍概念【答案】AC【解析】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是所反映的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是所反映的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一般都带有否定词,如“非”、“无”等。

17.已知P是q的充分条件,则()A.无P必无qB.无q必无PC.有P必有qD.有P必无qE.有P未必有q【答案】BC【解析】P是q的充分条件,可以由p推出q,也可以由¬q 推出¬p。

18.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了论题方面的规则,就会犯()A.“论题模糊”的错误B.“预期理由”的错误C.“循环论证”的错误D.“诉诸权威”的错误E.“转移论题”的错误【答案】AE【解析】论证的规则有五条,针对论题的有以下两条:(1)论题必须明确,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做“论题模糊”;(2)论题必须保持同一,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做“转移论题”。

19.下列逻辑错误中,违反定义规则的是()A.偷换概念B.以比喻代定义C.自相矛盾D.模棱两可E.同语反复【答案】BE【解析】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定义项中不能包含含混的概念或语词,一般不能使用比喻。

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定义含混”或“以比喻代定义”。

20.判断的基本特征有()A.有内涵B.有所断定C.有外延D.有真有假E.或有效或无效【答案】BD【解析】判断的基本特征:(1)判断都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2)判断都有真假。

21.在下列三段论推理式中,遵守三段论规则的有效式是()A.MIP,SAM├SIPB.PAM,SEM├SAPC.MEP,MAS├SOPD.PIM,MAS├SIPE.MOP,SAM├SOP【答案】CD【解析】A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二,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B 违反了规则五,如果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E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二,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排除A、B、E。

22.一个有效推理的前提之一是p,结论是¬q,它的另一前提可以是()A.(¬p∧r)←qB.q→pC.¬p∨¬qD.(¬p←¬q)∧(¬p→q)E.¬p∨q【答案】AC【解析】(¬p∧r)←q可以推出q→(¬p∧r),另一个前提是p,可得¬p为假,所以(¬p∧r)是假的,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可得,否定后件可以推出否定前件,所以结论是¬q,A正确;¬p∨¬q,p,可得¬p是假的,根据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可得¬q为真。

23.与“并非‘只有班长去开会,刘浩才去开会"等值的判断是()A.虽然班长没去开会,但刘浩去开会了B.班长和刘浩没有都去开会C.虽然刘浩没去开会,但班长去开会了D.只要班长去开会,刘浩就去开会E.并非“班长不去开会,刘浩就不去开会”【答案】AE【解析】“只有班长去开会,刘浩才去开会”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前面加并非变成负判断,等值于这个判断的矛盾,即“虽然班长没去开会,但刘浩去开会了”,A正确。

“虽然班长没去开会,但刘浩去开会了”这个判断的矛盾是“班长没去开会,刘浩没去开会”,再进行否定,二次矛盾等值于原命题,在它前面加“并非”,即并非“班长不去开会,刘浩就不去开会”,E正确。

24.具有禁对称性质的概念外延关系是()A.同一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全异关系【答案】BC【解析】具有禁对称和传递性质的关系有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

25.从“不可能所有候选人都被淘汰”不能推出()A.有些候选人不被淘汰B.必然有些候选人不被淘汰C.有些候选人必然不被淘汰D.必然不是所有候选人都被淘汰E.必然有些候选人被淘汰【答案】CE【解析】“不可能所有候选人都被淘汰”可以写成¬◇p,等值于□¬p,即“必然不是所有候选人都被淘汰”,可以推出D,同时由这句话可以推出“必然有的人不被淘汰”,所以A、B可以推出,排除,故选C、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