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摘要:针对现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欠合作意识、欠主动、欠思维流动、欠正确认识磨合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从优化分组、合作意识的调动,职能分工、激励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力求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关键词:欠合作意识、欠主动、欠思维流动、欠正确认识磨合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
可以说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确实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已被我们越来越多的老师接纳,并且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得到了活跃,也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学到了东西。
为此我们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在真正的运行中,或多或少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遗憾,现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和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一缺乏主观上的真正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本来是通过小组内的几个成员分工合作,要通力合作,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而做好自己份内事的目的就是合作,但是在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只顾做好自己的事,而不懂合作,甚至不愿合作,各做各的,各说各的。
这样根本就不能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只是一个形式,根本不叫合作学习。
究其原因是很多方面的第一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姥姥疼奶奶爱父母也捧为掌上明珠,在家中孩子就自私惯了,大多喜欢独立,个性化强。
不愿意合作或者说是缺乏合作的主观意识,其二不同的层次孩子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心理的距离,优秀的学生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不屑于和后面的学生交流,甚至是怕影响自己的学习,后面的学生认为自己水平低存在自卑的压抑心理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中间的学生应该成为合作组的主力成员,但是相对于后面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自信和优势相对于前面的学生来说也是缺乏一定的自信和底气,他们也需要后面的学生的支持和前面的学生的鼓励和引导甚至是认可。
分析思考,从学生实际入手,首先充分调查不同的学生的地域、个性、学习科目的强弱、人际关系、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主客观要素,以此为依据进行综合评定,采用自由结组和计划统一规划相结合的方式,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4—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
小组成员间的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为好,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优化分组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树立平等意识、优势意识,相互学习和发挥个性特长分工合作的必要意识、家庭的团队意识,我以“我家平等,我家每个成员优点多多,我爱我家,合作学习势在必行”为话题开展了寻找我家的优点构设我家的美好的愿望的合作开幕式活动,自我寻找和相互发掘本组的每个家庭成员的优点和潜在的优势特长,让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谁都有优势特长同时谁都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大家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其他成员欣赏和学习的长处,有了平等,有了各自的优势,就有了相互学习和合作的必要。
二、主动性差,坐享其成。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每个组员都必须是主人翁,都要主动地参加。
但很遗憾的是在最初的运行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活动欠主动,往往是坐在旁边听别人说、看别人做,最后做个无功之臣,坐享他人之成。
这样的学生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听、说、思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和效率。
这一遗憾告诉我怎样发挥小组的各种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扬其长, 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这样就能调动每位成员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事干,也能干,更要干好.我的做法是每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学习和管理的集体,在合作的的学习中既要有纪律组长、学习组长、学科带头人、发言代表、记录代表、巡检代表、而且要轮流交替,充分发挥个性的特长。
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三、表面热闹,思维不动在合作中由于人员集中,七嘴八舌,甚至有辩论等显得课堂很是热闹,学生都动起来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动,真正的意义的动是思维的动,只有思维真正的动起来,才会带动口、眼、手的主体的动,自然的动,课堂才真正的充满了活力。
四、座位集中,容易出现纪律干扰、学习不专心、精力不集中、各种矛盾冲突等相互干扰的负面影响。
合作学习运行的初期,因为学生初次合作,激情很是高昂,但一段时间后马上出现这些负面的影响,压力大大,很多的师生产生了想退回去的消极想法,合作运行面临着决定性的挑战,在困境中我反复思考论证认为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反弹,也是必经的过程,针对以上问题,调整完善如下:1、进行多层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a、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学会尊重别人,要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即使己有不同的看法也要也要文明辩论,不能鼓倒掌喝倒彩甚至是挖苦讽刺;同时也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b正确对待成员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合作中的摩擦是避免不了的,就像居家过日子一样,要学会谦让,学会正确处理矛盾和摩擦,化矛盾和摩擦为有益的友谊形成的考验,尤其是要正视学习辩论的摩擦,不要他这种情绪扩大化,辩论是就问题而言,不是针对人。
c、依法治组,引导教育小组成员要有纪律意识,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战斗的合力,对待小组之间的出现的纪律的问题,不是消极的整治,而是充分调动小组整体的力量和正义,以“连带”的政策给小组和出现纪律的成员施加心理压力,也就是把个别的成员的纪律问题放到整个小组的团结力里来处理,从而从间接的渠道激励后进生的自觉转化。
d、正视合作学习中的起伏,充分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型的上升曲变,不要报抱有即刻见效和永远的一帆风顺的幻想,只有大家的团结和智慧,才是前进的保障2、评价考核激励竞争使合作学习充满新的活力在合作学习中要想有活力必须引进激励竞争的机制,为此我们设计了合作学习考评竞争量化表分别从课堂的主体参与,团队的合作力、小组的纪律、工具学习习惯和方法、作业笔记、优差互帮等几大的方面从手优分设相应的细则每项讨论制定赋分的标准精良做到可操作性、数据统计分值性、组别评比对比性、根据量化分数定期评出优秀组别,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的张扬的特点,把个人的得“星”和小组的得“星”相结合起来,小组的得“星”的同时每个成员都获得“星”,每个成员的得“星”的总数正好是小组的整体的得星的基础,而评价的真正的运行者也是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赋分,最后加入全体成员的对评价考评小组的人气指数得分,这样就使评分量化渐趋公平化,也使学生的自己操作的量化评比真正的落到实处,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小组合作,小组量化评比考核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总之在探索中存有很多的问题和遗憾,但更坚定了我继续探索的决心和信心,我愿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合作学习班级管理措施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初探一、理论基础:现代教育越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学校教育中强调如何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过多强调班主任的“管”,而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现在,每个人的深造和发展都离不开别人的协作,没有协作就没有个人的发展。
班集体中,学生的意见、思想相对统一,但每个人的个性、价值取向等等又是不同的。
尤其是今天独生子女的增多,这一点更为明显。
因此,在强调人人平等,服从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共处,学会表达、讨论、交流的能力显得犹为重要。
教育理论基础——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二、操作方法:(一)、小组内部管理:1、小组的组建:初期小组成员的调配我主要采用互补式,将思想、成绩、习惯优秀的同学、中等同学与处于低层次的同学调配在一起,全班45人,划分为8个小组,调配方法:依据学生成绩将全班学生男女生分别按上、中、下等次排列,每一组中择取男生上、中、下层次各1人,女生类同,6人或5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再兼顾其他,诸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排在一组,将性格内向、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基本情况相近的小组,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2、竞选组长:小组成员进行自荐演讲,小组成员选举确定组长、副组长。
本组格言:由组长组织全组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及本组的自勉格言警句,对此学生往往兴趣盎然,新意叠出。
(本班的小组名称有:梦幻水晶、灵犀一瞬、阳光烈焰、追梦等。
小组格言诸如“我奋斗,我快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志者事竟成”等。
)4、小组的管理小组实行量化管理,(想借鉴孙新波老师去年搞的班级学生量化表,很系统、很全面。
)①小组的课堂合作学习。
小组建立以后,组长即根据教师课堂合作学习的要求给小组成员分工。
以便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索学习。
②小组的课后学习。
小组作业互查互督。
组长负责检查全组成员背书情况,每次考试以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批改,对试卷进行订正。
5、小组卫生管理。
班级值日实行小组轮流值日,小组内由组长负责,把值日任务分工到人,如:打扫教室有的组分工如下:四人打扫教室,一人擦黑板倒垃圾,一人打扫走廊,各司共职,定时打扫,时时保洁。
6、小组纪律管理。
班级每日都有纪律委员记录班级纪律情况,以便在小组间开展评比。
因此,小组内同学也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每周班会留出时间给每组同学进行表扬和批评,小组内同学表扬同组同学本周优点,批评自已不佳表现,增强纪律意识,提升道德修养。
(二)小组参与班级管理:小组参加班级管理,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负责监督检查本周各组在学习、卫生、纪律主面的表现,并做好记录,以使在班会上作出点评。
小组成员由组长统一分工,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各管一块,每日把所负责方面情况汇报组长作好记录。
把本周学生考试成绩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汇总,交给班长备案,以备期中期末总评。
2、开一次班会。
当周值日组长在征求班主任、班委会基础上组织全班同学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明确主题,设计方案,明确任务,交给各小组准备。
三、小组合作班级管理预期的成效。
1、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部每个人都要对小组负责,维护小组的荣誉利益,这就促使学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