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工资计算方法
1.工资清算表第20行(核定的效益基数)和第20行(核定的工资基数)是由上级单位以文件的形势下发到各个基层单位(核定)的;
2.第11行=第38行+第39行,其中:
a)第38行(实现的毛利润额)为计提效益工资以前的利润总额,即将所有该处理的
业务都处理完毕,不计提所得税费用,也不计提效益工资,但应计提单列工资(第
30行);
b)第39行(实现的税金总额)包括本年实现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以
及计入管理费用中的四小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3.工资清算表第11行(税利增长绝对额)除以第10行(核定的效益基数),算出效益增长幅度;
4.将第一步算出的结果乘以第20行(核定的工资基数)再乘以第12行(浮动比例);得出的结果填入14行(分档扣减前的新增效益工资);
5.将第14行(分档扣减前的新增效益工资)除以第20行(核定的工资基数),得出新增效益工资的增长幅度(下称r);
6.如果r<=10%,则第19行(分档扣减后新增效益工资)等于20行(核定的工资基数)乘以r,计算的结果应该和第14行(分档扣减前的新增效益工资)相等;
7.如果10%<r<=25%,则需要分两档计算:
a)第1档:第20行(核定的工资基数)*10%*100%
b)第2档:(第14行—第1档计提数)*50%
c)将上述两档的结果相加,就是第19行(分档扣减后新增效益工资)的数字
8.如果25%<r<=40,则需要分三档计算:
a)第1档:第20行(核定的工资基数)*10%*100%
b)第2档:第20行(核定的工资基数)*(25%-10%)*50%
c)第3档:(第14行—第1档计提数—第2档计提数)*30%
d)将上述三档的结果相加,就是第19行(分档扣减后新增效益工资)的数字
9.如果r>40%,则需要分四档计算:
a)第1档:第20行(核定的工资基数)*10%*100%
b)第2档:第20行(核定的工资基数)*(25%-10%)*50%
c)第3档:第20行(核定的工资基数)*(40%-25%)*30%
d)第4档:(第14行—第1档计提数—第2档计提数—第3档计提数)*10%
e)将上述四档的结果相加,就是第19行(分档扣减后新增效益工资)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