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交底
4.2对于有预热要求的管线在焊接过程中若间隔时间过长,管件温度达不到焊接要求,再焊接时应对焊缝重新预热并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纹等缺陷后方可按原焊接工艺规程继续进行焊接。
4.3 焊接时应在坡口内引弧,严禁在非焊接部位引弧,管件表面不得有电弧擦伤等缺陷。(违此条者重罚)
施工单位施工前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工程编号:XQ4-38
c、焊接环境温度低于5℃;
d、大气相对湿度超过90%。
7、焊接完后及时自检并做好自检记录;下班前及时清理场地,做到干净有序。
8、安全注意事项:
8.1、电焊机等用电设备应可靠接地。焊把线、手套等绝缘良好。
8.2、更换砂轮片必须断电,严禁在带电状态下使用焊条头去更换砂轮片。
8.3、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放置好辅助工具如焊条筒、焊渣锤等,防止坠落伤人。焊条头应及时放入焊条筒内,严禁乱扔。
6.4焊缝焊完后立即去除渣皮、飞溅物,清理干净焊缝表面,发现有缺陷要及时补焊好后打磨平整。并及时做好焊缝自检、互检记录。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和、气孔、凹陷、夹渣及熔和性飞溅等缺陷。炉管焊接时不允许咬边。
6.5在下列任何一种焊接环境,均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否则不得进行焊接:
a、雨天或雪天;
b、手工焊时,风速超过8m/s,钨极氩弧焊和气体保护焊时,风速超过2.2m/s;
施工单位施工前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工程编号:XQ4-38
单位工程名称
蒲县压气站工程
交底时间
2006年09月15日
分部工程名称
焊接
交底地点
现场办公室
主持单位及主持人
参加单位
及参加人员
中国石油六建公司:
朗威监理公司蒲县监理部:
交底内容:
工艺管线焊接
1、工艺简介
西气东输增输工程压气站工程的工艺管道、钢结构的焊接质量是确保装置安全投产和长期运行的关键,蒲县压气站工艺管道工程的工艺管道最大设计压力为10MPa,介质为天然气、润滑油、压缩空气、给排水,管径最大为Φ1016×26.2,最小为Φ34×3,材质有X60、X70、L415MB、L360NB、L245NNB、TP304L。
b、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不应有裂纹、气孔、弧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
c、焊缝表面不允许咬边,否则,应进行修磨或补焊,焊补处应修磨,使之平滑过渡。修磨年应减少对母材造成伤害。
5.2对接焊缝应进行100%RT无损检测。检测应符合SY/T4109-2005的规定,满足Ⅱ级合格。
5.3 不合格的焊缝必须进行返修。同一部位的返修一次不合格时,由焊接技术员指定焊工进行返修,经过两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缝,如需再进行返修,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返修结束,应将焊缝返修次数、部位和无损检测等结果记入焊缝返修记录中,返修后仍应按原规定方法进行检测。
8.4、焊接作业面附近应清理干净焊条包装纸等易燃物。
9、备注:在焊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及时与焊接技术员联系,不得擅自作主以免出现质量问题。
2、焊接工艺特点
2.1过大的热输入会增加焊接应力和变形,使热影响区的过热程度大,晶粒粗化,晶界的结合能力降低,接头韧性下降等缺点。因而焊接操作时应尽可能的采用多道焊和窄焊道,不摆动或小幅度摆动电弧。在保证焊透和融合良好的条件下采用小电流和窄焊道焊接,焊道的宽度以不超过焊丝、焊条直径的三倍为宜。
2.2焊接前应用磨光机除尽焊接坡口表面及其两侧氧化皮和熔渣,并磨平凹凸不平处。处理完后应仔细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
单位工程名称
蒲县压气站工程
交底时间
2006年0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5日
分部工程名称
焊接
交底地点
现场办公室
交底内容:(接上页)
5、焊接检验和焊后返修
5.1 焊接完毕对焊缝均应进行目测或用放大镜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焊缝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焊高≤2;焊宽盖过坡口1~2mm),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2.3管线焊件组对采用外组对口器,对中后,应均匀点焊,要求预热的管线应在点焊前进行预热。
3、焊前预热(有要求管线材质)
管件施焊前,采用火焰热进行预热。预热升温应缓慢且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预热温度根据各焊接工艺规程进行,预热宽度要求接头两侧各不小于100mm。
4、焊接
4.1管件的焊接,应采用多层多道焊接方法。每层焊缝接头处应错开。详见焊接工艺规程。
6质量保证措施
6.1 凡参加本工程施工的焊工都应该取得相应施焊项目的合格证。焊工应全面掌握各部位的焊接程序及要求。
6.2焊接完毕请及时按要求做好自检记录
6.3施工用焊条须按要求烘干,由专人负责并作记录,每个焊工领取焊条要办领用登记手续,并用焊条保温筒装好。在焊接时随取随用,对4小时用不完的焊条要退回给焊条烘焙员。当用氩弧焊打底时,预先应用手工或机械方法除去焊丝表面的铁锈、油污直至露出金属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