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仓库规划与布局之仓库内部规划

仓库规划与布局之仓库内部规划

仓库规划与布局之仓库内部规划
一.仓库的规划
设法协调仓存面积、作业面积不同的需要,保证库房面积得到充分的利用,就成为库房合理规划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1)仓库的总平面规划。

仓库的总平面规划包括:1.库区的总体规划,建筑物平面位置的确定。

2.库区内运输线路规划。

3.库区安全防护及保安。

4.库区内部的功能区域划分等项内容。

仓库的总平面规划一般可以分为仓储作业区(仓库主体,主要业务和商品保管、检验、包装、分类、整理等都在这个区域内进行。

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库房、货场站台以及加工、整理、包装场所等)、辅助业务区(为主要业务提供各项服务)、行政生活区(由办公室和生活场所组成)、院内道路、绿化区(在规划各区域时,要遵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使不同区域所占面积与仓库总面积保持适当比例。

院内绿化面积不小于30%,院内设计防火通道)、停车场等。

在仓库总面积中需要有库内运输道路。

总目的是出入库方便。

在进行仓库总平面布置时应满足如下要求:1.遵守何种建筑及设施规划的法律法规;2.满足仓库作业流畅性要求,避免重复搬运的迂回运输;3.保障商品的储存安全;4.保障作业安全;5.最大限度的利用仓库面积;6.有利于充分利用仓库设施和机械设备;7.符合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要求;8.考虑仓库扩建的要求
(2)仓库作业区的规划
1.考虑因素:仓库特性、商品吞吐量、库内道路(尽可能减少运输作业的混杂、交叉、迂回,适当确定道路的宽度,最大限度的减少道路占地面积)、仓库作业流程。

2.基本任务。

.减少运输和搬运的距离、.有效地利用时间、.充分利用仓库面积。

3.仓库布局的形式
货品快速移动的原则:优先原则
四个阶段:a.收货,b.批量存货,c.拣货和批量配货,d.出货。

三种方式:U型流动。

a→b

c←d
直线型流动。

a→b→c→d T型流动。

b
↗↓
a→c→d
直线型布置受环境和作业特性的限制,比如中国北方不适于直线型布置库房。

U型流动在建筑物一侧有相邻的两个收货站台和发货站台,并具有以下特点:1.站台可以根据需要作为收货站台和发货站台;2.如有必要可以在建筑物的两个方向发展;3.使用同一个通道供车辆出入;4.易于控制和安全防范;5.环境保护问题较小。

T型流动,在直线流动的基础上增加了存货区域功能,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满足快速流转和储存两个功能;2.可以根据需求增加储存面积;3.仓库使用的范围更广。

4.货品流动原则:1.快速流动的货品靠近接货区;2.快速流动的货品靠近拣货区;3.拣货区域按货品流动速度区分;4.拣货区域按照货品订货发生频率区分。

二.仓库的储位管理
(一)储位管理指把进入库房的货品进行合理的安排,使货品无论在储存或是流动状态都能满足货品的安全性要求,满足运营的高效化要求。

1).基本目标。

1.空间的最大化使用;2.满足仓库劳力及设备的高效化要求;3.按货品存取频率的需要,满足存取要求;4.货品在库内的有效移动;5.货品的良好保护;6.便于管理
2).原则。

1.明确标识储位;2.有效安置货品;3.时时跟踪记录。

3).对象。

1.保管货品;2.其他货品(包装材料、辅助材料、回收材料)。

(二)要素
1).基本要素。

1.储位空间。

2.货品(考虑本身的影响要素a供应商。

b货品特性。

C量的影响。

D进货时效E品种。

之后考虑如何摆放:储位单位、厨卫策略、储位指派原则、商品相依需求性、商品特性、补货的方便性、单位在库时间)。

3.人员。

2).关联要素。

1.搬运与输送设备,2.存放设备。

(三)储位分配的操作方法
1).注意事项。

1.面向通道进行保管。

2.尽可能的向高处码放。

3.根据出入库频率选定位置。

4.同一品种在同一地方保管。

5.格局货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6.依据货品形状安排保管方法。

7.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

2).安排储位空间。

1.向上发展。

2.平面经济的有效利用。

提高经济效用的四个要点:A减少安置干涉。

B 在角落设置非储存空间。

C采用方形料架。

D减少通道面积。

3.采用自动仓库
3)分配储位。

1.定位储放。

2.随机储放。

3.分类储放。

4.分类随机储放。

5.共同储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