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梁、顶板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交底

地下室梁、顶板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交底

格后方可使用。

2.4.2 钢筋绑扎前上一道施工工序已经监理验收合格并形成记录。

2.4.3 施工缝处的浮浆层及松散混凝土清理完毕,钢筋表面的锈蚀和浮浆清理干净。

2.4.4 墙柱移位钢筋已按1:6进行调整。

3 施工工艺措施及主要做法要求
3.1.1 顶板钢筋工艺流程:
3.1 顶板钢筋绑扎
在模板上弹出钢筋的位置线→摆放底铁下层钢筋→摆放底铁上层钢筋并拉通线绑扎→水电土建预留、预埋→摆放马凳→上铁绑扎→底铁垫块→搭设马道、清理吹扫干净→隐蔽工程验收→浇筑混凝土时的复查维护。

3.1.2 施工要点:
清理干净模板上的杂物,顶板钢筋根据其间距道道弹线绑扎。

楼板钢筋上、下铁的弯钩朝向要严格控制,不得平躺。

管道井处的楼板,板内钢筋应连续设置,待管道安装后在用混凝土封筑。

楼板的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加强成品保护,负筋下加马凳,防止板上负筋被踩下来。

浇筑前混凝土工长应严格检查,在浇筑过程中看筋人员应对重点部位旁站。

顶板钢筋马凳放置在顶板钢筋底铁下皮钢筋上部,间距1200mm,距墙边或梁边距离为500mm。

楼板的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加强成品保护,负筋下加马凳,防止板上负筋被踩下来。

浇筑前混凝土工长应严格检查,在浇筑过程中看筋人员应对重点部位旁站。

标准层顶板钢筋马凳做法
Φ12
板厚减3c m (保护层厚度)和2倍钢筋直径
板筋绑扎时采用八字扣或顺口,绑扎结尾丝压向板内,外围钢筋交叉处应全部绑扎,其他交
叉点可交错绑扎。

钢筋搭接处绑扎处至少为3道扣。

楼板保护层为15mm ,在下层钢筋下放置塑料垫块,并以600mm 间距呈梅花型布置。

板内的受力钢筋应距墙或梁边50mm 开始设置。

楼板、梁预留洞必须与设备、电气专业配合进行预留,同时作好洞口的补强,不得后凿洞。

板上预留洞口时,当洞口尺寸小于300mm 时,钢筋不得截断,将钢筋在洞边绕过;洞径大于300mm 且不大于800mm 时,要在洞边进行加筋,应在洞口每侧配置附加下铁钢筋,其面积应不小于孔洞宽度内被切断的受力钢筋的一半,且不小于2Φ12,双向板两向附加钢筋均应伸入支座,单向板短向附加钢筋应伸入支座,长向附加钢筋伸过洞边长度按设计要求。

如图所示:
浇筑混凝土时搭设临时马道,严禁踩踏顶板钢筋。

浇筑过程中看筋人员应对楼梯、插筋等重点部位进行旁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楼梯钢筋绑扎
3.2.1 工艺流程:
划位置线→绑底铁钢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3.2.2 施工要点:
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方向,先绑主筋后绑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锚固到梁里。

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支好后,在绑扎踏步钢筋。

主筋接头数量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3 框架梁(暗梁)钢筋绑扎
先穿主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经画好的加筋逐个分开;穿次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力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部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梁上部纵筋的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

梁主筋接头位置:下铁接头在支座两侧1/3范围内,上铁接头在跨中1/3范围内。

当主框架梁上有次梁、柱或楼梯柱时,在节点部位的主梁上加吊筋,吊筋规格及数量以梁的配筋平面图为准,如图:
梁的箍筋,应与梁主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3.4直螺纹钢筋连接施工
3.4.1 工艺流程:
钢筋就位→取下钢筋保护帽→接头拧紧→作标记→施工检验
3.4.2 施工要点:
直径ф18及以上的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要相互错开,同一截面接头钢筋面积不得大于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接头中心间距不小于35d。

直螺纹连接前,在距端头5cm处划线,控制套管两端丝头等距,被连接的两钢筋端面应处于连接套的中间位置,偏差不大于一个螺距,并用扳手拧紧,使两根钢筋端面顶紧。

外露丝扣不得超过1个完整扣。

直螺纹接头试验现场取样后,采用搭接绑扎进行补强。

3.5 其他需预留钢筋绑扎
(1)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过程中需要预留钢筋,预留钢筋必须满足锚固长度要求;
(2)在施工预留钢筋部分时,必须将钢筋调直、理顺,将表面锈渍除净;
(3)钢筋与混凝土连接处,必须进行凿毛处理,保证此处混凝土连接密实。

4、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在施工现场按《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JGJ163-2004规定抽取直缧纹接头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2 一般项目:
4.2.1 对施工现场的直缧纹接头进行外观检查,外露丝扣不超过一扣,对检查合格的接头刷红色油漆作标记。

4.2.2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
5 其它要求
5.1 质量保证措施
5.1.1 钢筋绑扎基本原则
七不准原则
1.混凝土接槎未清到露出石子,不准绑扎钢筋;
2.钢筋污染未清净,不准绑扎钢筋;
3.放线工未弹线,不准绑扎钢筋;
4.未检查钢筋定位情况,不准绑扎钢筋;
5.偏位钢筋未按1:6进行矫正,不准绑扎钢筋;
6.未检查钢筋接头错开长度或接头位置不符合要求,不准绑扎钢筋;7.未检查钢筋接头质量合格前,不准绑扎钢筋;
五不验原则
1.钢筋绑扎未完成不验收;
5.1.4 坚持实行自检、专检、交接检制度。

施工班组负责人认真按照本项目部所编写的自检、交接检标准认真填写。

5.2 成品保护
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木方子垫整齐、防止钢筋变形、腐蚀、粘上油污。

板上铁绑扎时要求设置马凳。

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准触动钢筋,并设专业人员随时校正钢筋位置。

加强材料管理,实行定额管理制度,防止浪费。

设专职成品保护员进行管理和监督。

加强对水电专业的管理,水电预埋管盒要方正、准确,且不得破坏已绑扎成型的钢筋。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800mm宽的马道,防止踩踏钢筋。

拆模时,风道、预留孔洞处拆模应由下向上拆除,禁止凿动钢筋。

钢筋表面不得沾染油污等杂物。

5.3 安全注意事项
5.3.1 钢筋加工现场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设置明显标志。

5.3.2 所有钢筋加工机械设置防护措施,每台机械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5.3.3 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物,人工抬运钢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5.3.4 塔吊必须由专业司机操作,吊运钢筋时必须由专业信号工指挥。

5.3.5 在高空安装钢筋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5.3.6 绑扎墙柱,梁钢筋由专业架子工搭设脚手架。

5.3.7 焊机接地良好,不准在露天、雨水天的环境下工作,焊接场所不能使用易燃材料搭设,焊工操作要佩带防护用品。

审核人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