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26)
论述题
1.试述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应用,并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谈谈如何运用货币手段推动经济发展?
答:(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2)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第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第二,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美国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通常西方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
我国分别称为再贷款和再贷款利率。
第三,存款准备率。
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要上缴一部分给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率。
(3)货币政策的应用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当经济萧条时,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社会上存在失业的压力,政府的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为此就是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所以必须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具体地说,在萧条时,要买进有价证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繁荣时,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2.联系我国近几年外贸经济发展的现状谈一谈,经济开放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开放经济对一国经济会产生影响。
它既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给本国经济带来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使国内经济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从而加剧经济的不稳定性。
经济开放有利有弊,但从总体和长期来看,开放是利大于弊。
开放经济中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用“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来说明。
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国民收入的变动通过进口的变动进而影响与之有贸易关系的国家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后者的这种变动又会影响前者国民收入的变动。
这种一国国民收入变动对另一国国民收入的影响称作“溢出效应”,而受到溢出效应影响的国民收入对原来引起这种效应的国家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则称为“回波效应”。
这两种效应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开放程度。
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对别国的影响以及受到别国的影响都大;开放程度低的国家对别国的影响以及受到别国的影响都小。
开放程度不同的国家,外部因素对国内经济运行与经济政策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分析一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时,首先要考虑到该国的开放程度。
3.结合所学的通货膨胀理论,谈谈我国近期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答: (1)通货膨胀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升。
(2)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
第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