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法复习重点

国际商法复习重点

1、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及法律渊源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商事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际商事分为三类,一是货物贸易,二是国际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许可贸易三是外国直接投资。

国际法内容:有关调整国际货物买卖方面的法规。

有关管理国际商事活动方面的法规。

有关处理国际商事争议方面的法规。

法律渊源:是指法律产生的根据、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其渊源主要有三个:国际商事条约、国际商事惯例和各国有关商事的国内立法。

2、两大法系的概念、所属国家和地区、主要特征、主要法律渊源大陆法系: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为范本,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律和仿照这样的法律而建立的其他国家或地区法律的总称。

所属国家和地区:除法国和的国外,许多欧洲国家,例如瑞士、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丹麦、挪威、芬兰、瑞典、希腊等。

主要特征:系统化、条理化、法典化、逻辑性。

大陆法的渊源:成文法(法律)、判例、习惯、学术理论英美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的英国及其原殖民地的法律以及仿照这样的法律而建立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律的总称。

所属国家和地区:除英美之外,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中国的香港主要特征:无公法私法之分,二是分为普通法与衡平法。

重视程序法。

英美法的渊源:判例法3、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区别普通法衡平法救济方法不同金钱赔偿实际履行返还财产禁令诉讼程序不同有陪审团不设陪审团口头审理书面诉讼法院组织系统王座法庭枢密大臣法庭法律术语不同Action,rights,Suit,interests,Judgement,damage Decree,compensation 4、要约的概念及必备条件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发出,内容十分确定且要约人表明意愿承受要约约束的意思表示。

必备条件:要约人必须清楚表明愿意按照要约的内容订立合同的意思。

要约必须是由要约人向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

要约的内容需十分确定。

要约只有传达到受约人处方为有效。

5、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P27要约邀请:他的作用仅在于请他方向自己提出要约,所以要约邀请对双方当事人都不具有法律效力。

意思表示不具体、不确定。

不确定且不希望他方的承诺都使合同成立。

6、要约的撤回与撤销/有关法律规定/哪两种条件下不可撤销撤回:是指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而在要约未生效之前,要约人将要约取消,阻止其生效。

撤销:是指要约生效后,要约人将要约取消,从而使要约的效力丧失。

英美法系:只要在受要约人对要约做出承诺之前,要约人随时都可以撤销要约或更改要约的内容。

大陆法系:原则上认为要约对要约人具有约束力。

两种情况:如果要约中明确地写明了承诺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明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受要约人对要约有理由信赖其不可撤销,并已按要求作出了某些行为时。

7、要约的消失(终止)要约因过期而消失。

要约因被要约人的有效撤回或依法撤销而失效。

要约因被受要约人拒绝或更改实质性条件而失效。

要约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归于终止。

8、承诺的概念及必备条件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声明或以其他行为对一项要约表示同意的一种意思表示。

条件:承诺必须由特定的要约人本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作出。

承诺不得变更要约的实质性内容。

承诺须在有效期限内作出。

承诺的传递方式应符合要约所提出的要求。

9、逾期承诺的效力逾期承诺不是有效的承诺,只是一项新的要约或反要约。

灵活处理方法:逾期的承诺如果得到要约人认可并及时通知承诺人,则该项承诺仍然有效;如果载有逾期承诺的信件或其他书面文件表明,它是在传递正常就能及时送达要约人的情况下寄发的,该项承诺仍然有效,除非要约人毫不迟疑地将相反意见通知受要约人。

10、对要约内容作出变更的承诺效力受要约人虽然更改了要约的内容,但并非实质性内容时,只要要约中没有表明承诺不得不对要约内容作出任何更改的意思,或者要约人对受要约人的非实质性更改要约内容的行为未及时提出反对,其承诺则是有效的。

11、承诺的生效时间投邮主义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张,即承诺的函电一经投邮、拍发,承诺即告生效。

除要约人在要约中明确规定承诺必须到达要约人方才生效之外。

到达主义是大陆法系国家法律的规定,即凡承诺的函电只要送达要约人的支配范围就即告生效,而不管要约人是否已知悉其承诺的内容。

12、对价的定义及必备条件对价:一方当事人在享有合同规定的权利的同时须承担某种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

条件:对价必须是合法的。

对价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价值。

必须是待履行的对价或已履行的对价,而不是过去的对价。

13、错误、欺诈、胁迫、不正大影响的效力如果由于错误、欺诈、胁迫及暴力等原因造成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受侵害方可以主张该合同无效或要求撤销该合同或要求更改合同的有关内容。

14、违约的定义是指合同依法或成立后,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15、违约的规则原则大陆法:过失原则。

如果仅仅证明债务人没有履行其合同义务,还不足以构成违约,而必须同时证明或推定债务人的违约行为有某种可以归责于他的过失或故意,才能使其承担违约的责任。

英美法:严格责任原则。

只要允诺人没有履行其合同义务,即使他没有任何过错,也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的责任。

16、违约的形式划分英国法:违反条件,是指违反合同的重要条款违反担保,是指违反合同的次要条款或辅助条款。

美国法:重大违约,是指由于债务人没有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有缺陷致使债权人不能得到该项交易的主要利益的违约。

轻微违约:当事人一方在履约中,尽管存在一些违法行为,但另一方已从中得到该项交易的主要利益的违约。

还有两种。

提前违约:一方当事人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到来之前,就明确表示其不履行合同的行为。

履行不可能:一种是在订立合同时,该合同就不能履行;另一种是在合同订立之后,发生了使合同不可能履行的事情,致使合同不可能履行。

德国法:给付不能:指债务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履行其合同的义务,而不是指有可能履行合同而不去履行。

给付延迟:合同已届履行期,且合同是可能履行的,但债务人没有按期履行其合同义务的行为。

中国法:不履行。

不完全履行。

履行延迟。

不能履行。

预期违约。

《销售公约合同》,根本违约,非根本违约,提前违约。

17、违约的救济方法实际履行:是指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按合同规定的标的履行合同义务。

大陆法系国家原则上采取以实际履行作为不履行的主要救济办法。

英美法系各国普通法中没有实际履行这一救济方法,但有平衡法,也是一种例外的补救方法,并赋予法院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损害赔偿:(恢复原状、金钱赔偿)大陆法:采取过错责任原则。

只有当债务人有过错并给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才能向其请求损害赔偿。

英美法:只要当事人没有全部履行合同,即构成违约。

并不需催告,即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解除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依约或者依法行使解除权终止合同的权利与义务的行为。

英国法:凡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条件时,另一方当事人可宣告解除合同。

美国法:只有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有重大违约时,对方才有权解除合同。

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指以保证合同履行为目的,由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当债务人违反合同时,应向债权人支付的金钱。

18、情势变迁或合同落空指的是在合同成立后,并非由于当事人自身的过错,而是由于事后发生的意外情况而使当事人在订约时所谋求的商业目的受到挫折,如果仍然坚持履行原来的合同,将会产生显失公平的结果,有悖于诚实信用的原则,因此,对于未履行的合同义务,当事人得予以免除或者变更责任。

19、大陆法的情势变迁原则指在法律关系成立后,作为该项法律基础的情势由于不可归于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非当初所能预料到的变化,如果仍然坚持原来的法律效力将会显失公平的结果,有悖于诚实信用的原则,因此应当对原来的法律效力作相应的变更。

20、诉讼时效的期限问题就普通消灭时效而言,有些国家规定为30年,例如德国和法国,有些国家规定为十年,例如瑞士。

英美法将时效细分为简式合同时效和签字蜡封式合同时效两种。

前者为6年,后者为12年。

联合国《关于国际货物买卖的时效公约》中规定时效期限为4年。

中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的诉讼时效和仲裁期时效为4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2年,对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为声明,以及延付或拒付租金等,诉讼时效为1年。

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法21、《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范围主体范围: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处于不同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客体范围:以下情况不适用于公约以直接私人消费为目的的买卖拍卖依法执行令状或法律授权的买卖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货币的买卖船舶、飞行器、气垫船的买卖电力买卖由买方供大部分原材料的合同以及供应货物方的绝大部分义务是提供劳务或其他服务的合同21、买方保全货物的义务 P10923、违约的救济方法卖方违约时买方的救济方法要求卖方实际履行合同义务;要求卖方交付替代物或对不符合合同之货物进行修理;给予卖方履行约宽限期;撤销合同;要求卖方减低货价;要求损害赔偿;中止合同补进时的赔偿=替代货物的价格—合同价+其他费用未补进时的赔偿=买方解除合同时的时价—合同价+其他费用买方违约时卖方的救济方法要求买方实际履行其合同义务;规定宽限期让买方履行义务;撤销合同;卖方自行确定货物规格的权利;要求支付利息24、损害赔偿责任范围——公约的基本原则根据《销售合同公约》规定,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时应负责的损害赔偿应与对方因其违约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

但是违约一方对预期利润的赔偿责任仅以其在订立合同时可以预科或理应预料到的损失为限,对于那些订约时不可能预料的损失,违约的一方可以免除责任。

25、风险转移风险:指的是货物所发生的意外损失,例如盗窃、火灾、损害、毁灭及不属正常损耗的变质等。

货物风险转移的后果:货物在风险转移到买方承担后,若有遗失或损坏,买方不能解除支付价款的义务,除非那种遗失或损坏是由于卖方的行为或不行为造成的。

货物涉及运输及其风险转移的时间:⒈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卖方在某一特定地点交付货物,则自卖方按照销售合同将货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以转交给买方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方承担。

⒉如果合同中规定了卖方须在某一特定地点把货物交付给承运人,没交货物之前,风险不发生转移。

⒊在任何情况下,货物在未划归于合同项下之前,风险不转移于买方。

⒋卖方授权保留控制货物处置权的单据,并不影响风险的转移。

当货物在运输途中出售时的风险转移时间:1、原则上讲,路货交易的货物,从订立合同时起,风险就转移到买方承担。

2、如果情况表明有需要时,则从货物交付签发载有运输合同单据的承运人时起,风险就由买方承担。

3、如果卖方在订立路货交易合同时,已经知道或理应知道货物发生灭失或损害,却又隐瞒事实,由此导致的损失均由卖方负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