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上册语文《范进中举》人教版(完美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范进中举》人教版(完美版)

吴 敬 梓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作者介绍----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 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生平: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 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 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 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 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 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 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 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 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 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 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
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 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55回。因读书人称儒生, 故“儒林”指读书人这个阶层;“外史”与 “正史”相对,记载那些没有写入“正史” 不堪称道的轶事;“章回体”是长篇小说中的一 种体裁,分若干回,每回都有标题,大多是 一个对仗句,概括本回主要内容。《儒林外 史》描写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 态,记载他们的种种丑行,揭露了科举制度 的罪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
时间
范进发疯
顺序
中举后 屠户治疯
乡绅来拜
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
范进中举前后对比
项目 吃 住
中举前
每日小菜饭 猪油两三回 饿了两三天 没有早饭米 饿得看不见
清朝科举制度
1. 童试:儒生(童生) 初级考试 2. 岁试:秀才(县里每年一次)
3. 科试:举人(资格)(三年一次)
1. 乡试:举人(做官的资格) (三年一次) 正式考试
2. 会试:贡士(次年二月)
3. 殿试:进士(两月后)(直接做官,状元)
介绍与本课有关的小说内容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 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 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 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 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 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 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 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 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 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 七名。
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4]
他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当时,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 的繁荣,但,这也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一 丝希望,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大厦将倒的事实。雍正帝、 乾隆帝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渐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 就采用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以作诱饵;考八股、 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 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为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 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 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 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 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 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 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 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4]
注意读音:
17啐(cuì)
1、作 揖 ( yī ) 9、 相 公 (xiàng) 18斋公(zhāi) 2、带 挈 ( qiè ) 10、报 帖 ( tiě ) 19醉醺醺(xūn) 3、行 事 ( háng ) 11、避 讳 ( huì) 4、长 亲 (zhǎng) 12、赊 欠 ( shē ) 20癞蛤蟆(lài ) 5、腆 着 ( tiǎn ) 13、绾 发 ( wǎn ) 21阎王(yán )
6、星 宿 ( xiù ) 14、桑 梓 ( zǐ ) 22 嗑(hē)
7、兀 自 ( wù ) 15、侥 幸 ( jiǎo ) 23瘟(wēn) 8、轩 敞 ( xuān ) 16、攥 紧 ( zuàn )
1.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摆架子)
2.宗师说我火候已到 (指写文章的功夫)Biblioteka 3.叫浑家把肠子煮了 (妻子)
科举制度
1、初步考试--童试、岁试、科试
⑴童试(小考):童子初应试皆称童生,及格者称 秀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公家发粮 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及格的皆称附 生。
⑵岁试:一年一考,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进行选优。
⑶科试(大考):三年一考,为了确定举人考试资 格。
2、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 ⑴乡试:每三年在省城考一次,成绩优良的生员参加,考 八股文和试帖诗,及格者称举人,有资格做官。第一名称 解元,第2—10名称亚元。 ⑵会试:乡试后第二年在礼部考,举人参加,考八股文和 试帖诗,及格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后一般要复 试。 ⑶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参加,考策问,中者皆称进士。 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 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合称三鼎甲。第二甲第一 名称传胪。
4.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规矩)
5.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
6.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
(指教书的处所)
(拿给,送给)
7.屠户……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 (顾虑) 8.些须几个钱,不够你赏人 (很少) 9.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家乡) 10.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 (结交)
整体感知
.
快速浏览全文,然后试着根据图片概述本 课的故事情节。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问题:
1、作者就中举前后分别选择哪些 事情来写?全文按什么 顺序安排 材料?
1、中举前写了屠户贺喜和范进借钱两 件事;中举后写了范进发疯、屠户治 疯和乡绅来拜三件事。
全文以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
提纲:
屠户贺喜
中举前 范进借钱
范进中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