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21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第九中学、爱华育新学校、武威十三中等学校【最新】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木已成舟D.蜡炬成灰2.以下是我省广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其中主要富含糖类的是()A.静宁烧鸡B.刘家峡草莓C.陇宝牌当归醋D.永登丁娃烧饼3.高铁酸钠是一种能氧化、杀菌、脱色、除臭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

其化学式为Na2FeO4,其中Fe元素的化合价是A.+6 B.+4 C.+3 D.+24.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5.【最新】1月,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一套具有超强水处理净化能力的装置,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物C.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D.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6.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氦等。

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可燃物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C.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C.量取液体体积D.加热液体8.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MgO2B.Cu+2HCl=CuCl2+H2↑C.NaOH+KCl=NaCl+KOH D.3H2SO4+Fe2O3=Fe2(SO4)3+3H2O 9.【最新】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C.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9:4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12.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①②③④A.①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B.②表示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③表示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D.④表示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1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2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二、填空题1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人体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______;②两个氢原子______;③三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④四个氢氧根离子______(2)在符号“”中H正上方的“+1”表示①__________,H右下角的“2”表示②___________(3)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_______;15.下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______性。

(2)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纯铜。

将足量的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

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2)t 3℃时,将30g 甲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4)t 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三、推断题17.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

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单质,D为混合物。

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2)F→G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18.如图实验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C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

(3)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填代号),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______(从D﹣F中选择,下同)。

(4)欲制取CO2,B装置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收集CO2应选择__________装置,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欲干燥CO2,应将气体通过G装置,G中应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五、科学探究题1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________;猜想三:含有CaCl2和Ca(OH)2;猜想四:含有CaCl2、HCl和Ca(OH)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可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二是成立的.请你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或实验现象.(反思交流)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CaCl2,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六、计算题20.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铁粉与碳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请计算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参考答案1.D【详解】A、花香四溢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木已成舟是木柴制成舟,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D【详解】A选项静宁烧鸡,富含蛋白质;B选项刘家峡草莓,富含维生素;C选项陇宝牌当归醋,含有电解质;D选项永登丁娃烧饼,富含糖类物质;故答案选择D3.A【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1)×2+x+(﹣2)×4=0,则x=+6.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4.D【详解】A、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浓度不够,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没有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紫红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不能去除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C选项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B考点:水的净化6.D【解析】【分析】【详解】A选项石油是可燃物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温度到石油的着火点以下;故答案选择D。

7.C【解析】A、如图所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达到检查的目的,错误;B、吸收浓硫酸的操作是: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错误;C、读取量筒内的液体,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故选C。

8.D【解析】试题分析:A.该化学方程式中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 O22MgO,错误;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C.氢氧化钠与氯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符合客观事实,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的知识。

9.B【详解】A、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正确的叙述,故A不符合题意;B、有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可推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B符合题意;C 、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是正确的叙述,故C 不符合题意;D 、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12×15:16×5=9:4,是正确的叙述,故D 不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