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2 分橘子》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2 分橘子》教案

分橘子。

(教材第4~5页)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过程,发现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算理。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除法。

多媒体课件、小棒实物等。

课件播放“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分橘子”的故事。

一天孙悟空采回48个橘子,4个篮子中每个篮子装了10个橘子,还有8个装不下。

猪八戒说,一定要平均分才好,可是怎么分呢?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会分。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能帮忙吗?
师:在这个故事中,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指名回答)
生1:一共有48个橘子,要分给三个人。

师:有人补充吗?
生2:要平均分给三个人。

师:就是说每个人分得的应该一样多。

生3:问题是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个橘子。

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西游记》的人物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自主探究作铺垫】
1.列式。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48÷3。

师:你选择了除法,你是怎么想的?
生:用橘子总数除以分橘子的人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人分多少个橘子了。

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师: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可以用小棒代替橘子摆一摆,也可以算一算。

(小组活动:学生有的用小棒代替橘子分,有的在练习本上计算,有的……)
分完后小组交流分的方法,汇报小组活动结果。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生1:我们组用小棒当橘子,10个小棒一捆,这一捆小棒就相当于一篮子橘子。

每个人分到
1捆,又分到6根。

也就是每人可以分得16个橘子。

(课件展示思路)
生2:我们组是用口算,先算30÷3=10,剩下的10个加上这里的8个就是18个,再算
18÷3=6,10+6=16(个),所以48÷3=16(个)。

生3:我们组是列竖式计算的。

教师边听学生叙述竖式边板演。

师:刚才我们用分实物、口算、笔算的方法计算“48÷3”,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生1:口算。

生2:笔算。

因为口算容易出错,分实物不方便也不切合实际。

师:大家想一下,笔算除法时应该怎样计算?
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
一位的上面。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

可是我还有个问题,在笔算时为什么要从高位除起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完成教材第4页的例2。

【设计意图:在比较中总结、优化计算方法,是学习数学重要、有效的方法,也是新课标的一大特点】
分橘子
48÷3=16(个)
方法1:摆小棒。

方法2:口算。

方法3:用竖式。

答:每人能分到16个。

A类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能力要求:会用竖式计算〕
B类
猜一猜盒子里有多少个乒乓球?
数量在70~80之间,可以平均装入6个盒子。

(考查知识点:除法运算;能力要求:掌握除法运算的算理)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241314
B类:
可能有72个或78个。

教材第5页“练一练”
1.(1)64÷4=16(棵)
(2)
先分6捆,也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4份,每份1个十,剩余2个十,与4个一合起来是24个一,除以4,得到6个一。

2. 2715141424竖式略
3. 515812
4. 80÷8=10(元)72÷6=12(元)10<12,康全药店的便宜。

5.可能有72颗、76颗、80颗、84颗、88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