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式的乘法》教案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第三节。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综合用到了上册学的有理数的乘法、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本章前两节学习的同底数幂的乘法(直接应用),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是学生在利用以上运算的知识的结合和具体运用,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基础。
通过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有助于以后知识的顺利学习。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理解数与代数运算的知识,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否使用恰当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数学思想的过程,观察、实验、归纳的方法,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观念。
【教材编写特点】从实际生活中的面积计算素材,作为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以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体验数学的价值。
学生分析【学生能力特点】学生已经具备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自我评价的能力,具有思维活跃,但缺乏数学自信,学习数学感觉有困难。
【学生知识背景】七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已经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等方法,能够通过探究推导出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学会发现问题的规律。
【学生发展区域】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获得在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的方法、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的能力、理解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观念的提升,数学自信心的提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会用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计算;2.通过自主探究和学习例题,提升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运算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面积的两不同算法,探索单项式运算法则的过程;2.通过尝试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概括出单项式乘法法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运算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通过经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独立探究,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能独立解决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相关问题,提高数学自信。
教学重点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和算理。
教学难点多种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第1课时单项式乘单项式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课件,编写导学案;2.搜索、编辑本课中利于的素材(图片、视频、音频等);3.批阅学生导学案,总结共性问题,确定准确结论;4.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效衔接各教学环节;学生准备1.学生复习有理数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2.阅读教材,找出关键容,提出不解问题,完成导学案;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时间1分钟)(1)同底数幂的乘法(2)积的乘方(3)幂的乘方设计意图承上启下,通过复习为新课做准备,引导学生回顾。
二、新课导入(时间2分钟)教师板书课题:单项式的乘法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出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注意和思维进入课程。
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示菜地的面积特点,建立学生学习的知识准备,降低学生学习的困难,为培养学生数学自信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时间5分钟)1.自主探索2a·3ka=6ka2教师:观察上面得到的等式,你发现它的左边与右边有什么特点?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分析、小组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左边:两个单项式相乘,右边:一个单项式。
2a·3ka= (2×3)·k·(a·a)=6ka2教师:这里运用了哪些运算法则?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
2.归纳法则教师:回想上面的运算,分别从系数、字母部分、只在一个因式中出现的字母,用文字语言叙述一下学生小组讨论,用文字语言概括叙述讨论结果3.展示法则单项式相乘,①把它们的系数相乘,②字母部分的同底数幂分别相乘,③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中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
利用已掌握知识理解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算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文字语言总结表达的能力,学生有自信的表达,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例题讲解(时间20分钟)1、例题讲解步骤总结(1)4a 3·7a 4解:(1)4a 3·7a 4=(4×7) ·(a 3·a 4)=28a 7 学生观察按顺序说有哪些运算,如何运用运算性质和法则同时说出每一步的依据。
(2)7ax ·(-2a 2bx 2)=[7×(-2)]·(a ·a 2)·b ·(x ·x 2)=-14a 3bx 3 学生观察按顺序说有哪些运算,如何运用运算性质和法则同时说出每一步的依据。
教师总结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步骤展示 ①系数相乘,积作为系数②同底数幂相乘③单独字母及其指数保留,三部分乘积为结果3232223,(),()35x y xy z x yz 的积解:32322123().()235x y xy z x yz -.()()()32232123235x x x y y y z z ⎡⎤⎛⎫=⋅-⋅⋅⋅⋅⋅⋅⋅⋅⋅ ⎪⎢⎥⎝⎭⎣⎦ 66315x y z =- 学生观察总结按顺序说有哪些运算,如何运用运算性质和法则同时说出和例一的异同之处,并说一说运算过程中有哪些易错点.教师指导①注意系数的符号②一次幂不要漏下③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做题总结步骤,让学生形成程序化记忆,明白运算的顺序,正确解答,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得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和注意的问题,学生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自信。
四、课堂训练(时间9分钟)1.改错题326448232342823563183()()3()a a a x x x x xy x yx y x y x y ⋅=⋅=-⋅=++=+2.填空:(1)已知:()123263193a b x y x y mx y +-⎛⎫-= ⎪⎝⎭则m =_________;a =________;b =________;(2)已知()()()62381051021010n m ⨯⋅⨯⋅⨯=⋅(m 是小于10的自然数),则m =________;n =________;2(3)5,n a =若则()518_______2n n a a ⋅-=; 3.计算:(1)3x2y (-2xy3)(2)(-5a2b3) (-4b2c)教师:引导学生用单项式的乘法进行计算。
学生观察讨论计算过程中注意符号问题。
设计意图一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法则。
二是为了检验对法则的理解程度及熟练程度,培养举一反三的数学品质。
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查,针对单项式乘法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单项式乘法的法则,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有信心解决。
五、小结归纳(时间2分钟)1.求系数的积,应注意符号;2.相同字母因式相乘,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3.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写在积里,防止遗漏;4.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单项式,结果要把系数写在字母因式的前面;5.单项式乘法的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在第四部分中出现是运算问题,让学生注意本课的易错点,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主要容,需要注意的事项,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数学自信。
六、感悟延伸(时间3分钟)例三:计算(1) (-2a2)·(-3a3)(2) (-2a2)3·(-3a3)2学生观察思考:2题比1题多了什么运算?教师:思考遇到积的乘方怎么办?运算时应先算什么?学生:运用积的乘方的逆运算计算。
解:(1)(-2a2)·(-3a3)=[(-2)×(-3)]·(a2·a3)=6a5(2)(-2a2)3·(-3a3)2=(-2)3·(a2)3·(-3)2·(a3)2=[(-2)3×(-3)2]·(a2)3·(a3)2=72a12设计意图使学生熟练运用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激发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的兴趣。
七、回顾知识,布置作业(时间2分钟)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哪些方法?作业:完成课本习题。
【教学反思】单项式乘单项式,学生根据以往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相关经验,以及前两节学习幂的运算基本性质,多种方法迁移运用到本课当中,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整体逻辑能力的训练提升。
本课在解决知识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
因此在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在每一个小节中安排了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合作,引导学生主动去整合升级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探索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自身的能力提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能独立解决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相关问题,提高了数学自信。
板书设计单项式的乘法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容课件展示)例1(1)4a 3·7a 4解:(1)4a 3·7a 4=(4×7) ·(a 3·a 4)=28a 7(2)7ax ·(-2a 2bx 2)=[7×(-2)]·(a ·a 2)·b ·(x ·x 2)=-14a 3bx 3概括解题步骤:①系数相乘,积作为系数②同底数幂相乘③单独字母及其指数保留,三部分乘积为结果例3232223,(),()35x y xy z x yz -的积 解:323223().()235x y xy z x yz -.()()()32232123235x x x y y y z z ⎡⎤⎛⎫=⋅-⋅⋅⋅⋅⋅⋅⋅⋅⋅ ⎪⎢⎥⎝⎭⎣⎦66315x y z =-单项式乘法中要注意的几点:(容课件展示)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归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