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高考数学总复习专题1
2020高考数学总复习专题1
A. B. C. D.
【答案】B
【解析】
由时成立知p是真命题,由可知q是假命题,所以是真命题,故选B.
【领悟技法】
1.逻辑联结词与集合的关系:“或、且、非”三个逻辑联结词,对应着集合运算中的“并、交、补”,因此,常常借助集合的“并、交、补”的意义来解答由“或、且、非”三个联结词构成的命题问题.
2.“pq”“pq”“p”形式命题真假的判断步骤:
(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
2.对于充要条件的证明问题,可用直接证法,即分别证明充分性与必要性。此时应注意分清楚哪是条件,哪是结论,充分性即由条件证明结论;而必要性则是由结论成立来证明条件也成立,千万不要张冠李戴;也可用等价法,即进行等价转化,此时应注意的是所得出的必须是前后能互相推出,而不仅仅是“推出”一方面(即由前者可推出后者,但后者不能推出前者)。
2015浙江文3,理6
2014浙江文2,理2
2013浙江文,3,理4
【知识清单】
1.命题及其关系
(1)命题的概念
在数学中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
(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A.(-∞,-1]B.(-1,+∞)
C.3,+∞)D.(3,+∞)
【答案】D
【易错试题常警惕】
易错典例:已知不等式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易错分析,(1)“”是“”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学生容易看成必要条件;(2)从集合的角度看,若设,,则,学生容易看成.
【3-3】【20xx届浙江高三上学期模拟】“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都垂直”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
【领悟技法】
充要关系的几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若 ,则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若 ,则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若 ,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 为真命题 B. 为真命题
C. 为真命题 D. 为真命题
【答案】A
考点3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
【3-1】【20xx浙江卷6】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则“d>0”是“S4 + S6>2S5”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1四种命题的关系及真假判断
【1-1】给出命题:已知实数满足,则,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答案】B
【解析】∵.∴原命题为真,从而逆否命题为真;若,显然得不出,故逆命题为假,因而否命题为假,选B.
【1-2】命题“若都是偶数,则也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
【触类旁通】
【变式一】【20xx河北衡水押题卷】已知命题:“关于的方程有实根”,若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命题p: , 为,又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为,故
【变式二】若f(x)是R上的增函数,且f(-1)=-4,f(2)=2,设P={x|f(x+t)+1<3},Q={x|f(x)<-4},若“x∈P”是“x∈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 )
正确解析:由题意知:是不等式|x-m|<1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是的真子集.而,所以有,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温馨提醒: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求解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内容,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从正反两方面考虑,紧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若有大前提,在进行正反两方面推理时,大前提都要参与推理,是推理的条件.本例涉及参数问题,直接解决较为困难,先用等价转化思想,将复杂、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悉的问题来解决.一般地,在涉及字母参数的取值范围的充要关系问题中,常常要利用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来考虑,这是破解此类问题的关键.的否命题;
(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注意:在写其他三种命题时,大前提必须放在前面。
2.正确的命题要有充分的依据,不一定正确的命题要举出反例,这是最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也是两种不同的解题方向,有时举出反例可能比进行推理论证更困难,二者同样重要.
3. 判断四种形式的命题真假的基本方法是先判断原命题的真假,再判断逆命题的真假,然后根据等价关系确定否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真假.如果原命题的真假不好判断,那就首先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
4.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①否命题是将原命题的条件否定作为条件,将原命题的结论否定作为结论构造的一个新的命题;②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常用于反证法.
(2)等价法:即利用与;与;与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形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3) 集合关系法:从集合的观点理解,即若满足命题p的集合为M,满足命题q的集合为N,则M是N的真子集等价于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N是M的真子集等价于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M=N等价于p和q互为充要条件,M,N不存在相互包含关系等价于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解析】
试题分析:由,可知当,则,即,反之,,所以为充要条件,选C.
【3-2】【20xx浙江杭州重点中学期中】在△中,“”是“△为直角三角形”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在中,若,则,所以为直角三角形;但若为直角三角形,则或或,所以在中,“”是“为直角三角形”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变式二】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命题“若,则”的逆命题
B.命题“,则x2>1”的否命题
C.命题“若x=1,则”的否命题
D.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
【答案】A
考点2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
【2-1】【20xx届山东青岛二模】已知命题,“为假”是“为真”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由且可得且,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2】已知集合,,若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领悟技法】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数问题的求解上.解题时需注意:
(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解析】
【考点深度剖析】
高考对命题及其关系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考查主要是以小题的形式来考查,由于知识载体丰富,因此题目有一定综合性,属于中、低档题.命题重点主要集中在以函数、方程、不等式、立体几何线面关系、数列等为背景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从近5年命题看,其在试卷中的位置逐步后移,难度较以往略大.
【触类旁通】
【变式一】命题“若△ABC有一内角为,则△ABC的三内角成等差数列”的逆命题( )
A.与原命题同为假命题
B.与原命题的否命题同为假命题
C.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同为假命题
D.与原命题同为真命题
【答案】D
【解析】原命题显然为真,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的三内角成等差数列,则有一内角为”,它是真命题.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解:若“为假”,则“p”为真,“为真”,充分性成立;
若“为真”,则“p”为真或“q”为真,
即“为假” 或“为假”,必要性不成立;
综上可得:“为假”是“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本题选择A选项.
【2-2】【20xx山东,文5】已知命题p:;命题q:若,则a<b.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20xx山东,理3】已知命题p:;命题q:若a>b,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B) (C) (D)
【答案】B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如果p⇒q,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对点练习:
【20xx天津,文2】设,则“”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对点练习:
有下列四个命题(1)若“,则,互为倒数”的逆命题;(2)“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3)“若,则有实数解”的逆否命题;(4)“若AB=B,则”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为( )
A、(1)(2) B、(2)(3) C、(4) D、(1)(3)
(1)确定命题的构成形式;
(2)判断其中命题p、q的真假;
(3)确定“pq”“pq”“p”形式命题的真假.
3.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等价关系
(1)pq真⇔p,q至少一个真⇔(p)(q)假.
(2)pq假⇔p,q均假⇔(p)(q)真.
(3)pq真⇔p,q均真⇔(p)(q)假.
(4)pq假⇔p,q至少一个假⇔(p)(q)真.
【变式二】【20xx浙江“超级全能生”3月联考】“函数存在零点”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不用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 ,所以若函数存在零点,则 ,因此“函数存在零点”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