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豌豆的叙述,错误的是()A. 豌豆的遗传物质大部分储存在细胞核中B. 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C. 豌豆的相对性状容易区分D. 豌豆在非人工状态下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答案』D『解析』豌豆植株上开的是两性花,且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详解』A、豌豆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主要的存在场所是细胞核,A正确;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故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B正确;C、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C正确;D、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故非人工状态下只能自交,D错误。
故选D。
2. 如果某一豌豆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该豌豆一定不是()A. 显性纯合体B. 隐性纯合体C. 显性杂合子D. 隐性杂合子『答案』C『解析』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显性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显性纯合体、隐性纯合体不发生性状分离,C 符合题意,ABD不符题意。
故选C。
3. 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根据某个体自交能否产生性状分离可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B. 纯合体自交后代还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C. 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D. 孟德尔和摩尔根采用的实验材料相同,都采取了“假说一演绎”法『答案』D『解析』1、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纯合子能稳定遗传。
2、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
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3、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根据某个体自交能否产生性状分离可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A正确;B、纯合体自交后代还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B正确;C、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既做了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的正交实验,也做了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的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即F2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C正确;D、孟德尔和摩尔根采用的实验材料不同,但都采取了“假说一演绎”法,D错误。
故选D。
4. 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图示的结果不能判断南瓜果实颜色的显隐性B. 图示中所有黄果植株都是纯合子C. F2中的白果中大约有1/3的为杂合子D. 亲本中的白果和F1中的白果自交结果不同『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F1白色果实南瓜自交后代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此白果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
『详解』A、由③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A错误;B、黄果表现为隐性,故图示中的所有黄果植株都是纯合子,B正确;C、F2中的白果(AA:Aa=1:2)中大约有2/3的为杂合子,C错误;D、亲本中的白果基因型为Aa,F1中的白果基因型为Aa,故亲本中的白果和F1中的白果自交结果相同,D错误。
故选B。
5. 如图2为羊的毛色遗传图解。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羊毛的黑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B. 第二代中的两只白羊基因型相同C. 第一代的两只羊杂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D. 欲鉴定第三代中的某只白羊的基因型,可与一只异性黑羊杂交『答案』C『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由遗传图可知,白羊与白羊杂交后代出现黑羊,因此黑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
『详解』A、由分析可知,白色和黑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白色对黑色是显性性状,A正确;B、第二代中的两只白羊基因型相同,都为杂合子,B正确;C、第一代羊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一样,未出现性状分离现象,C错误;D、欲鉴定第三代中的某只白羊的基因型,可与一只异性黑羊测交,D正确。
故选C。
6. 某地开发出一种水果,其果皮颜色(C、c)有紫色的、也有绿色的;果肉味道(D、d)有甜的、也有酸的。
某兴趣小组用紫色酸果植株分别和绿色甜果植株A、绿色甜果植株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植株A的基因型是CcddB. 植株B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 组合②的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D. 组合①和组合②亲本中的紫色酸果的基因型不同『答案』D『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由表格信息可知,杂交组合二:紫酸×绿甜B→绿色酸果,说明绿色对紫色是显性性状,酸果对甜果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是紫酸是ccDD,绿甜B是CCdd;杂交组合一:紫酸×绿甜A→紫色酸果:绿色酸果≈1:1,亲本紫酸的基因型是ccDD,绿甜A的基因型是Ccdd。
『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植株A的基因型是Ccdd,A正确;B、植株B基因型是CCdd,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正确;C、组合②的F1的基因型为CcDd,其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C正确;D、组合①和组合②亲本中的紫色酸果的基因型相同,都是ccDD,D错误。
故选D。
7.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如图3),结果如图Ⅱ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D、d和R、r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图Ⅰ中的F1自交,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C. 丙个体与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1:1D. 图Ⅱ中的矮秆易感病个体都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图Ⅰ,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是DdRr,F1自交得到F2,F2是D_R_(高杆抗病):D_rr(高杆不抗病):ddR_(矮杆抗病):ddrr(矮杆不抗病)=9:3:3:1,其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ddR_。
图Ⅱ的后代中高杆:矮秆=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Dd;抗病:易感病=1:1,属于测交,则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
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Rr×Ddrr。
『详解』A、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通过分析可知,图Ⅰ中的F1自交,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B正确;C.、丙个体(Ddrr)与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C错误;D、图Ⅱ中的矮秆易感病个体基因型为ddrr,都是纯合子,D正确。
故选C。
8.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只有生殖器官处才能进行减数分裂B. 减数分裂也具有细胞周期C. 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 同一个个体中不可能同时会发生精子和卵子的形成『答案』A『解析』1、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且只有原始生殖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原始生殖细胞,其存在的场所为生殖器官,故只有生殖器官能进行减数分裂,A正确;B、减数分裂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不能再进行减数分裂,故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C、减数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此时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像豌豆这样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个体中可能同时会发生精子和卵子的形成,D错误。
故选A。
9. 下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含染色体组数目最多的是细胞乙B. 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细胞乙和丁C. 细胞戊可能是细胞丙完成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D. 若细胞甲是精原细胞,它既可能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能进行减数分裂『答案』B『解析』题图析,甲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戊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A、该生物体内含染色体组数目最多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即图中细胞乙,A正确;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即图中的细胞丁,B错误;C、根据染色体组成分析,细胞戊可能是细胞丙完成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C正确;D、精原细胞是特殊的体细胞,该细胞既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完成自身的增殖,还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故若细胞甲是精原细胞,它既可能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能进行减数分裂,D正确。
故选B。
10. 下列关于联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 联会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 联会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通过联会形成四分体C. 21三体综合征患者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联会D.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都会发生联会『答案』B『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未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D 、联会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D 错误;B 、联会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通过联会形成四分体,B 正确;C 、21三体综合征患者也有正常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以发生联会,C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