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复习习题一.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和四种类型。
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和。
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
4.地震波可分为和。
5.体波包括和。
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
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为主。
8.地震强度通常用和等反映。
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倍之多。
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地震烈度愈。
1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和来确定。
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组,用以体现和的影响。
1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1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和。
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又产生。
16.面波分为和。
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和的地段。
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和划分为四类。
20.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和。
21.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和。
22.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来反映。
2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来划分。
24.桩基的抗震验算包括和两大类。
25.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和。
26.工程中求解自振频率和振型的近似方法有、、、。
27.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引起扭转的原因主要有和两个。
28.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和。
29.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和。
30.一幢房屋的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它的和。
31.结构延性和耗能的大小,决定于构件的及其。
32.是保证结构各部件在地震作用下协调工作的必要条件。
33.选择结构体系,要考虑和的关系。
34.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及。
35.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等设计原则。
36.在工程手算方法中,常采用和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分析。
37.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和。
38.影响梁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39.影响框架柱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等。
40.轴压比是影响柱子和的主要因素之一。
41.框架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是和。
42.影响框架节点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43.梁筋的锚固方式一般有和两种。
44.框架结构最佳的抗震机制是。
45.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包括和两方面的内容。
46.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及等结构体系。
47.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和。
48.楼盖的水平刚度,一般取决于和。
49.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问题。
50.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形成了的结构体系。
51.防止砌体结构房屋的倒塌主要是从和等抗震措施方面着手。
52.结构的变形缝有、和。
53.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或()。
54.框架体系的抗侧力能力主要决定于和的强度与延性。
55.框架体系的节点常采用节点。
56.框架-支撑体系的支撑类型有和。
57.筒体结构体系可分为、、及等体系。
58.防止板件失稳的有效方法是限制它的。
59.支撑构件的性能与杆件的、、、、和等因素有关。
60.常用的剪力墙板有、和等。
61.框架梁与柱的连接宜采用型。
62.抗震设防时,柱的拼接应位于以外,并按设计。
63.高层钢结构的柱脚分、和3种。
64.屋盖体系中,应尽可能选用()屋盖。
65.在单层厂房中,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范围内和阶形柱的上柱宜采用截面。
66.柱间支撑是和的重要抗侧力构件。
67.结构减震控制根据是否需要外部能源输入分为、、和。
68.隔震系统一般由、、与等部分组成。
69.隔震支座布置时应力求使和一致。
70.隔震结构的抗震计算一般采用法,对砌体结构及其基本周期相当的结构可采用法。
71.耗能减震装置根据耗能器耗能的依赖性可分为和等。
72.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波和波,而面波分为波和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波为主。
73.场地类别根据和划分为类。
74.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 g时,在附加ΔF n,其目的是考虑的影响。
75.《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76.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和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77.地震系数k表示与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与的比值。
78.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79.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80.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在、和三个方面。
81.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不超过,以变形为主,和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
82.地震作用是振动过程中作用在结构上的。
83.求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方法有、和。
84.地震影响系数与和有关。
85.框架按破坏机制可分为和。
86.建筑场地的类别是根据和划分为四类。
87.抗震设防标准是依据,一般情况下采用。
88.地震作用的大小不仅与地震烈度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建筑物的有关。
构造地震为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89、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和划分为四类。
90、《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91、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82、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
83、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和。
84、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
85、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
86、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
87、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和。
88、位于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
89、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
90、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则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
91、限制构件的剪压比,实质是。
92、某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罕遇地震烈度为。
93、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为型。
94、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 mm。
95、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和8度分别不小于和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
96、框架结构设计时(不考虑填充墙的作用),是第一道防线,是第二道防线。
97、建筑结构扭转不规则时,应考虑扭转影响,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层间位移不宜大于楼层层间位移平均值的倍。
98、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或的结构体系。
99、为了避免发生剪切破坏,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
100、按抗震等级为一、二级设计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01、标准贯入试验设备由、和重的穿心锤组成。
102、修正刚度法适用于柱顶标高不大于 m且平均跨度不大于 m的单跨或多跨等高钢筋混凝土无檩和有檩屋盖的厂房。
103、抗震设计时,当结构上部楼层收进部位到室外地面的高度与房屋高度之比大于0.2时,上部楼层收进的水平尺寸不宜小于下部楼层尺寸的倍;当上部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外挑时,下部楼层的水平尺寸不宜小于楼层水平尺寸的倍,且水平外挑尺寸不宜大于m。
10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墙体开裂、破坏,产生裂缝。
其墙体裂缝的形式主要有、斜裂缝、交叉裂缝、。
105、高层钢结构体系主要有、、筒体体系或巨型框架体系。
106、粘弹性阻尼器的典型滞回曲线呈形,它能同时提供刚度和。
107、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约为Km的椭圆球体。
108、地球从地表至核心由、、。
109、按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以分为、、110、按震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感觉程度划分地震可以分为、。
111、构造地震按其地震序列可以分为、、。
112、建筑抗震设计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和构造措施二.判断题1.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2.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3.横波向外传播时,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4.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5.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小。
()6.纵波的特点是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7.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
()8.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9.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10.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11.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12.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小于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13.结构的自振周期随其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刚度的增加而加大。
()14.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15.建筑物的高宽比越大,地震作用下的侧移越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越严重。
()16.一般而言,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对结构中重要构件的延性要求,低于对结构总体的延性要求;对构件中关键杆件或部位的延性要求,又低于对整个结构的延性要求。
()17.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
()18.在同等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其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要求可低于主要抗侧力构件。
()19.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可先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梁端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20.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先浇柱,后砌墙。
()21.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22.地震时内框架房屋的震害要比全框架结构房屋严重,比多层砖房要轻。
()23.中心支撑与偏心支撑相比具有较大的延性。
()24.耗能梁段的屈服强度越高,屈服后的延性越好,耗能能力越大。
()25.震级是反映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6.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
( )27.软弱地基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有增长周期,改变振型和增大阻尼等作用。
()28.当结构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相同或接近时,结构的地震反应最大。
()29.在抗震设计中,对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长悬臂结构,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30.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
()31.地震动的三大要素是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
()32.液化地基根据液化指标划分为三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