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控制实验报告一

机电控制实验报告一

《机电控制工程Ⅱ》数控工作台直线运动单元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学号3807XXXXX姓名:XXX誉班级:3807XX班指导老师:魏洪兴日期:2011-04-30目录一、题目介绍 (3)1.实践题目 (3)2.实践目的 (3)3.实践任务 (3)4.实验步骤 (4)二、直线运动单元的开环系统模型及仿真 (5)1、速度开环系统建模 (5)2、使用Simulink进行仿真 (8)3. 在matlab程序输入窗口建立系统模型 (9)4、改变系统结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2)三、实际XY工作台中直流伺服电机开环控制的响应 (18)1、输入电压+3V: (19)2、输入电压+5V: (19)3、输入电压+8V: (20)四、直线运动单元的闭环系统模型及仿真 (21)1、速度闭环系统建模: (21)2、使用simulink进行仿真 (21)3. 在matlab程序输入窗口输建立系统模型 (22)五、实际XY工作台中直流伺服电机闭环控制的响应 (24)一、题目介绍1.实践题目数控工作台单自由度直线运动单元速度开闭环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2.实践目的1)、结合自动控制原理,掌握机电控制系统建模、仿真分析方法和技能;2)、学习使用MATLAB软件Simulink工具箱构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绘制时域、频域曲线;3.实践任务1)建立如图(1)所示的数控工作台的直线运动单元速度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以给定电压为输入、以实际丝杠转速为输出,求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参考给定的相关数据表1,确定关键参数,进行相应简化处理后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分析结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判断稳定性;比较matlab仿真分析结果与直线运动单元的实际运行结果,进行模型验证。

2)建立如图(2)所示的数控工作台直线运动单元的速度闭环的数学模型,以给定电机转速为输入、以实际电机轴转速为输出,求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参考给定的相关数据表1,确定关键参数,进行相应简化处理后进行MATLAB仿真分析,分析结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判断稳定性;比较matlab仿真分析结果与直线运动单元的实际运行结果,进行模型验证。

图(1)速度开环系统图(2)速度闭环系统表1工作台及电机参数4.实验步骤(1)分别就图(1)与图(2)两个系统按建模步骤写出建模过程;(2)画出动态结构图;(3)图(1)以给定电压为输入、以实际丝杠转速为输出,求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4)图(2)以给定电机转速为输入、以实际电机轴转速为输出,求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5)采用MATLAB 对速度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包括时域和频域分析,分析结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判断稳定性;(6)比较matlab 仿真与XY 工作台的实际运行效果,验证模型。

二、直线运动单元的开环系统模型及仿真1、速度开环系统建模(1) 根据克希霍夫定律,电枢回路电压平衡方程为:)()()()(t E t i R dt t di L t U A a a a a aa pm +⋅+=(2)一般电磁转矩与电枢电流成正比,即: )()(t i c t M a m m ⋅=其中mc 为转矩常数 。

(3)电动机轴上的转距平衡方程:)()()()(t M t B dt t d J t M c m m m mm +⋅+=ωω电磁转矩)(t M m 用以驱动负载并克服摩擦力矩,其中:mJ 为电动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包括转子aJ 转动惯量及丝杠的转动惯量bJ 和工作台折算到丝杠的转动惯量cJ 。

(4)电磁感应反电动势为:)()(t c t E m e a ω⋅=上面四个方程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及取值见下表2:表2 参数含义及取值(5)将上述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后得到:()()()()pm a a a a a a A U s L I s s R I s E s =++()()a e m E s c s ω= ()()m m a M s c I s =()()()()m m m m c M s J S B s M s ω=++当不计负载)(t M c 时,该开环系统的职能框图为: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2()()()m pm m a a m a m m a a m m e C A w s G U s L J S L B J R S R B C C ⨯==++++0082.0s 1032.1s 1051.11932.0427+⨯+⨯=--2、使用Simulink进行仿真当不计外加负载时,在Simulink中构建模型如下:取输入电压)(tUa为幅值24V,频率1Hz的正弦波,用Matlab对输出转速m的仿真效果如下图所示:3.在matlab程序输入窗口建立系统模型num = [0.1932]; %传递函数分子den = [1.51e-7,1.33e-4,0.0082]; %传递函数分母sys = tf(num,den); %建立传递函数figure(1); % 第1张图step(sys,'g'); % 阶跃响应,时域图,图线显示为绿色grid on; %网格线figure(2); % 第2张图bode(sys,'g'); % 频域分析,伯德图,绿线表示grid on; %网格线figure(3); %第3张图nyquist(sys,'m'); %奈氏图,红线表示grid on; %网格线figure(4); %第4张图nichols(sys); %尼柯尔斯grid on; %网格线figure(5); %第5张图margin(sys); %求系统的稳定裕度grid on; %网格线仿真得到如下图线;1)、阶跃响应2)、伯德图3)、奈奎斯特图4)、尼柯尔斯图5)、计算稳定裕度分析:从matlab 仿真得到的图线可知,该系统稳定,无超调,响应迅速,调节时间为0.05s 左右,幅值和相位稳定裕度都非常大,符合系统设计的要求。

4、改变系统结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1)改变输入电压放大倍数pm A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pm A 变大:例如增大为原来的2倍 ,即取4.8,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2()()()m pm m a a m a m m a a m m e C A w s G U s L J S L B J R S R B C C ⨯==++++0082.0s 1032.1s 1051.13863.0427+⨯+⨯=--M 文件原始代码如下:num = [0.3863]; %传递函数分子den = [1.51e-7,1.33e-4,0.0082]; %传递函数分母sys = tf(num,den); %建立传递函数figure(1); % 第1张图step(sys,'g'); % 阶跃响应,时域图,图线显示为绿色 grid on; %网格线figure(2); % 第2张图margin(sys); %求系统的稳定裕度grid on; %网格线此时的阶跃响应如下:稳定裕度计算图:由上两图分析可知,当输入电压放大倍数增大时,系统的相应速度比之前快了,但是稳定裕度减小了,也就是在增加快速性的同时牺牲了稳定性。

2)、pm A 减小:例如减小为1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2()()()m pm m a a m a m m a a m m e C A w s G U s L J S L B J R S R B C C ⨯==++++0082.0s 1032.1s 1051.10966.0427+⨯+⨯=--M 文件原始代码如下:num = [0.0966]; %传递函数分子den = [1.51e-7,1.33e-4,0.0082]; %传递函数分母sys = tf(num,den); %建立传递函数figure(1); % 第1张图step(sys,'g'); % 阶跃响应,时域图,图线显示为绿色 grid on; %网格线figure(2); % 第2张图margin(sys); %求系统的稳定裕度grid on; %网格线此时的阶跃响应图如下:稳定裕度计算图:由上两图分析可知,当输入电压放大倍数减小时,系统的相应速度比之前慢了,但是稳定裕度增大了,也就是当减小电压放大倍数时,系统的快速性变差了,当变得更加稳定了。

(2)阻尼系数 m B 的影响当m B 取0.0005时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2()()()m pm m a a m a m m a a m m eC A w s G U s L J S L B J R S R B C C ⨯==++++ 0082.0s 1031.1s 1051.11932.0427+⨯+⨯=-- 当m B 取0.0025时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2()()()m pm m a a m a m m a a m m eC A w s G U s L J S L B J R S R B C C ⨯==++++ 0082.0s 1033.1s 1051.11932.0427+⨯+⨯=-- M 文件代码:num1 = [0.1932]; %传递函数分子den1= [1.51e-7,1.31e-4,0.0082]; %传递函数分母sys1 = tf(num1,den1); %建立传递函数num2 = [0.1932]; %传递函数分子den2= [1.51e-7,1.32e-4,0.0082]; %传递函数分母sys2= tf(num2,den2); %建立传递函数num3= [0.1932]; %传递函数分子den3 = [1.51e-7,1.33e-4,0.0082]; %传递函数分母sys3 = tf(num3,den3); %建立传递函数figure(1); % 第1张图 step(sys1,'g');% 阶跃响应,时域图,图线显示为绿色hold on;step(sys2,'r');hold on;step(sys3,'y');阶跃响应如下:由上图可知,m B 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比较小,即粘性摩擦系数在这里不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3)电机转轴上外载)(t M c 及量m J 的影响等效转动惯)()()()(t M t B dtt d J t M c m m m m m +⋅+=ωω负载)(t M c 可以看成是角加速度的线性函数,令其为系数为m J ,则有:)(t M c =dt t d J m )(Lω;那就就可以认为,当外载改变与等效转动惯量m J 改变对系统的影响应该是等效的。

以下讨论等效转动惯量的变化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当m J 取2410101.1m kg ⋅⨯-时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2()()()m pm m a a m a m m a a m m e C A w s G U s L J S L B J R S R B C C ⨯==++++0082.0s 1032.1s 1051.11932.0427+⨯+⨯=-- 当m J 取2310101.1m kg ⋅⨯-时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2()()()m pm m a a m a m m a a m m e C A w s G U s L J S L B J R S R B C C ⨯==++++0082.0s 1030.1s 1051.11932.0326+⨯+⨯=-- 当m J 取2510101.1m kg ⋅⨯-时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2()()()m pm m a a m a m m a a m m e C A w s G U s L J S L B J R S R B C C ⨯==++++0082.0s 1035.1s 1051.11932.0528+⨯+⨯=--M 文件代码如下:num1 = [0.1932]; %传递函数分子den1= [1.51e-7,1.32e-4,0.0082]; %传递函数分母sys1 = tf(num1,den1); %建立传递函数num2 = [0.1932]; %传递函数分子den2= [1.51e-6,1.30e-3,0.0082]; %传递函数分母sys2= tf(num2,den2); %建立传递函数num3= [0.1932]; %传递函数分子den3 = [1.51e-8,1.35e-5,0.0082]; %传递函数分母sys3 = tf(num3,den3); %建立传递函数figure(1); % 第1张图step(sys1,'g'); % 阶跃响应,时域图,图线显示为绿色 hold on;step(sys2,'r');hold on;step(sys3,'y');三个传递函数的阶跃响应图如下所示:其中图线为黄、绿、红三种颜色,其转动惯量一次增大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转动惯量的增大,这个系统响应速度越来越慢了,但是系统还是稳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