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念根基,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
群众史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先后
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
政的最牢固根基”等执政理念,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履行
了自己的诺言。
一、群众史观的实质和根据
群众史观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所形成,后来经过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展起来的。
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群
众史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一般说
对社会发展起着主要决定作用。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上的活
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
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非常明确地表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
体的思想。
第二,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的创造者。
英雄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比普通个人要大得多。
但是,英雄人物是时代和群众的产物,不是英雄
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创造群众,而是群众创造英雄。
对群众史
观的发展做出过突出的、独特的贡献的普汉列诺夫证明,决定社会发展的归根
到底不是杰出人物的愿望和思想,而是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的发展,是物质资
料生产方式的变更,是各个阶级的斗争和在物质资料生产方面的相互关系的变
更。
因此,如果杰出人物的思想和愿望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背道而驰,与先进阶
级的要求背道而驰,那末他们就会变成无用之物;反之,如果杰出人物的思想
和愿望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正确反映先进阶级的要求,那他们就能
成为真正的杰出人物。
第三,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普通个人与英雄人物是一种辩
证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普通个人的作用越来越大。
列宁不但十分强调人
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且很重视普通个人的作用。
他指出:“随着人们
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
定增多起来。
”[列宁在这里所说的作为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既指群众的群体,也指群众的个体,即普通个人。
列宁还强调:决定历史结局的是广大群众,而具有优秀精神品质的只是少数人,“如果这些少数人不中群众的意,群众有
时就会对他们不太客气”。
群众史观的实质,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是为人类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作哲学上的论证的。
马克思在开始创立唯物史观的时候就指出过,作为
人民群众主体的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心脏”。
列宁则指出,作为自觉的历
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正是“历史创造者”。
毛泽东的论述对群众史观的实质作
了某种总结。
他以富有文学色彩的笔调写道: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
造历史?提出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问题。
他以十分简洁的笔触写道:“人民,
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对这个根本问题作了高度概括的回答。
群众史观作为关于人民群众地位和作用问题的惟一正确和科学的历史观,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历史根据。
总的说来,它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
史观基本问题的原理在人的作用问题上的运用和体现。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
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劳动群众创
造的,离开劳动群众,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
恩格斯指出:“无论不从事生产
的社会上层发生什么变化,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社会就不能生存。
”人民群
众还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列宁说过,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是劳动者。
正是
广大劳动群众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技术,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导致生产
方式的演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人民群众还是社会精神财富
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且他们的
实践活动还是一切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人类社会的一切科学文化成果,归根
到底都是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经验总结,文学艺术也
是来源于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没有广大群众所提供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社会精
神财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广大群众的社会实践还是一切科学文化和
文学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离开了广大群众的实践活动和生活的需要,人类精
神文化生活的创造性活动就会失去前进的力量。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变革时期表现的特别明显。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
运动的必然结果。
但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发展规律,
从来都不是自发地实现的,而是通过人民群众的斗争实现的。
当某种生产关系
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候,人民群众就会起来推翻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上层
建筑,摧毁各种反动腐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势力,实现社会的政治变革,为生
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开辟道路。
在世界历史上,从根本上说,是奴隶阶级
的起义和斗争,推翻了奴隶制度,实现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是农民
阶级的起义和战争,推翻了封建制度,实现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和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
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总之,在社会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以其历史
主动精神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第三,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决定力量。
英雄人物和杰出人物是
时代的产物,即时势造就英雄。
所谓时势,就其实质来说,是人民群众的革命
斗争及其发展趋势,是整个民族、整个阶级的正义的或进步的行动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英雄人物的产生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他们的才能的发挥要有一定
的舞台;而这些物质基础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种舞台是由人民群众的斗争和
行动提供的。
不仅如此,有些英雄人物,就是直接在群众的、阶级的、民族的
斗争中,从普通个人直接成长起来的。
其次,只有英雄人物和杰出人物的思想
和愿望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和先进阶级的要求,
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人物和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