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键入公司名称]
中国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名:
学号:
班级:
邮箱:
2016/6/8
中国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老人问题将不再是个人问题、家庭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在家庭提供老年福利功能弱化的同时,老人福利社会化也就成了必然。

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是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由社会提供给老年人的物质和社会服务。

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大多享有一定的社会福利保障,生活因而相对稳定和舒适,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老年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她们的老年生活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由于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总数急剧增加对社会福利的需求日益增多,而现阶段中国的老年人福利政策还不成熟。

因此,急需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

关键词:社会福利;人口老龄化;福利政策;
引言: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在中国特别明显。

与中国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一同到来的问题是,家庭小型化日渐明显,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与家庭实际能提供的帮助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迫切要求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进程,但当前中国“社会化养老”明显不足,使得老年人福利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凸显。

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加快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首要关注重点。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中国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
老年人口绝对数量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首要问题,中国超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将给中国社会和自然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

能够看出,中国的老年人口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增量上都是极为突出的。

(二)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中国长期坚持的计划生育有直接关系,因而形成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局面。

发达国家的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7%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中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800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口先富后老,中国则是未富先老,当中国进入老年社会时,中国所拥有的财富无法满足大量的仅作为消费者的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养老就将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

(三)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的迁徙率相对国外来说极低,地区间的人口分布不平衡,老龄化程度差异也较大。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1]。

二、中国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现状和问题
中国老年福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下,对处在特殊困境下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
赡养人和扶养人的孤寡老人,和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无力照顾的老人提供供养,医疗,健康,娱乐和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一)当前,中国老年社会福利覆盖面小,面对人多服务少的矛盾
在中国农村,老年人主要由家庭赡养,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少,很多地方只有敬老院,而且设施陈旧,环境差,只能提供吃,穿,住等简单服务。

农村老年人很多只靠土地收入维持生活,收入很少,随着年龄的增加,自身行动能力下降,患病率、伤残率上升,健康状况常常不能得到保障。

另据调查,全国现有1400万左右的老年人要求进入福利机构养老,占老年人总数的11%,而各类福利机构能提供的床位只有10.42万张,不到全国老年人总数的0.8%
(二)布局和结构不合理,服务项目单一
由于中国城乡差异存在,城乡之间老年人社会福利存在较大差距。

城市福利设施相对较好,服务水平较高,而农村大多数福利设施已年久失修,且不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三)老年福利事业主要由国家承担,社会化程度低,资金不足由于中国老年社会福利事业是由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国家、集体包办,社会力量举办的老年福利事业较小,社会化程度低。

造成老年福利事业资金不足,发展缓慢。

而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僵化,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

(四)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低,素质有待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