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空作业及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高空作业及动火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目录
Contents
一、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二、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三、事故案例
二、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1、名词解释:
二、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1、名词解释:
二、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2、气瓶使用注意事项:
二、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2、气瓶使用注意事项:
二、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2、气瓶使用注意事项:
二、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三、事故案例
案例3: 从操作平台上坠落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某市XX大厦装饰工程,在进行第二层楼的装饰工程过程中,班长陈某安 全油漆工张某和赖某二人在二楼操作平台上约2.2m高从事平顶刮石膏粉作业,张某在 操作平台的南边,赖某在操作平台的北边,操作平台长度约2m,宽度80cm,作业到下 午19时50分左右,张某从操作平台上不慎坠落,坠落时头部撞击在靠近操作平台的空 压泵控制箱上,造成控制箱损坏严重,同时引起停电,由于张某头部未戴安全帽,坠 落时头部受重伤,由赖某和另外四名工人将伤者从二楼抬到一楼,急送医院,经医院 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死者张某自我保护意识差,在2m以上的高处操作,未按规定戴好安全帽,是造成事 故的直接原因。 2.施工现场负责人发生事故时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未按规定督促工人戴安全帽,操 作工人在2m以上高处作业,既无安全帽,又无法系结安全带,操作平台又无防护栏杆, 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现场管理和监督不力,是造成事故的另一直接原因。
高空作业及动火作业 安全知识培训
让世界更畅通
在桥梁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各种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引起桥梁事故。 以人为失误和自然灾害作为基本原因分类方法,人为失误主要包括设计、施工、管 理、碰撞及其它人为原因;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水、地质、气象、地震等,其中, 人为失误造成的桥梁事故比例较高,可由单个、两个或者多个原因引起,通过采取 相应的措施可以避免此类事故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的桥梁事故比例较低,事故原因 由明确的环境因素决定,往往不易控制和预防。
一、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高空作业基本要求:
7、在高空用气割或电焊切割时,要采取措施,防止火花落下伤人或引起火灾,乙炔 发生器不得放在下风。 8、在高空进行各种用力较大的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闪失”,如在高空 使用撬杠时,人要立稳,附近有脚手架可已安装好构件,要一手扶住,一手操作。撬 杠插进深度要适宜,如果撬动距离较大,要逐步撬动,不得急于求成。 9、地面操作人员避免在高空作业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过,也不得在起重机的吊杆或 正在吊装的构杆下停留或通过。 10、设置吊装禁区,禁止与吊装作业无关的人员入内。 11、在雨季施工时,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12、登高用的梯子必须牢固。使用时绳子与固定的构件绑牢,夹角为65~70度为宜。
三、事故案例
案例4:
事故经过 2015年4月29日,新建选矿厂浮选车间西墙摆放的乙炔瓶突然着火,所幸现场领导人 员组织得当,及时组织人员迅速绕道西门门柱处用干粉灰火器扑灭了火焰,未造成财 物损失及人员伤害。 事故原因 1.购买回来的乙炔瓶瓶嘴存在缺陷,减压阀与瓶嘴接口处漏气。 2.氧气瓶的摆放位置离工作场所太近,乙炔氧气瓶的摆放位置离作业场所小于10米。 3.作业场所使用切割机,产生明火,引起乙炔瓶嘴泄漏处着火引发事故。 4.工作人员违反氧炔气操作规程,氧炔气瓶摆放位置不符合要求,现场违规产生明火。 事故防范 1.发现有缺陷的乙炔氧气不得使用需退库,乙炔氧气瓶摆放距离需超过5米,离作业 场所超过10米。 2.乙炔氧气瓶10米之内不得有易燃易爆品。 3.将强员工氧炔气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工人站立在钢筋 上绑扎钢筋时不 慎滑落,导致钢 筋戳穿大腿
严禁攀爬钢 筋作业行为
一、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4、交叉作业
1、施工现场立体交叉作业时, 下层作业的位置,应处于坠落半 径之外,坠落半径应满足下表规 定,模板、脚手架等拆除作业应 适当增大坠落半径。当达不到规 定时,应设置安全防护棚,下方 应设置警戒隔离区。
3、防护栏杆应为两道横杆,上杆距地面高度应为1.2m,下杆应在上杆和挡脚板中间设 置。当防护栏杆高度大于 1.2m 时,应增设横杆,横杆间距不应大于600 ㎜;
4、防护பைடு நூலகம்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 2m。
一、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2、攀登作业
攀登作业要求: 1、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中应明确施工中使用的登高和攀登设施,人员登高 应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的上下通道、梯子及其他攀登设施和用具。 2、不得两人同时在梯子上作业。在通道处使用梯子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或设置围 栏。脚手架操作层上不得使用梯子进行作业。
目录
Contents
一、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二、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三、事故案例
三、事故案例
案例1:
高空焊接作业坠落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某单位基建科副科长甲未用安全带,也未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便攀上屋架,替换 焊工乙焊接车间屋架角钢与钢筋支撑。工作1h后,辅助工丙下去取角钢料,由于无助手,甲便 左手扶持待焊的钢筋,右手拿着焊钳,闭着眼睛操作。甲先把一端点固上,然后左手把着只点 固一端的钢筋探身向前去焊另一端。甲刚一闭眼,左手把着的钢筋因点固不牢,支持不住人体 重量突然脱焊,甲与钢筋一起从12.4m的屋架上跌落下来,当即死亡。 【事故原因】 1.基建科副科长不是专业焊工。 2.事故发生时无监护人。 3.登高作业者未用安全带,也无其他安全设施。 【事故预防措施】 1.非专业焊工不能从事焊割作业。 2.登高作业要设监护人。 3.登高作业一定要用标准的防坠落安全带、架设安全网等安全设施。
目录
Contents
一、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二、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三、事故案例
一、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1、临边作业
1、(强制条文)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及以上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 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2、临边作业的防护栏杆应由横杆、立杆及不低于180㎜高的挡脚板组成,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三、事故案例
案例2: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职工张某同郭某安全意识淡薄,刷漆用的临时平台没有护栏,在焊临时平台时, 用的两根圆管是平焊在钢平台上的,钢丝绳绕到上面,未作任何固定,在张某坐下休息时,导 致重心偏移,钢丝绳滑脱,以致摔伤。 2.间接原因: 1)该管道是外来施工李某施工队负责,还未交付使用,但是由于工期临近,管理人员为赶进度 就派本公司职工进行了刷漆工作。 2)班长孙某和其他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该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 【事故防范措施】 1.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管理人员要树立“不管安全等于犯罪”的管理理念,加强自身素质的学习,杜绝违章指挥。 3.管理人员要加大对车间的检查力度,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制止。
一、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6、安全网
1、(强制条文)当需采用平网进行防护时,严禁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代替平网使用。 2、施工现场在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前,应检查产品分类标记、产品合格证、网目数 及网体重量,确认合格方可使用。
密目式安全网
水平安全网(水平兜网)
一、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6、安全网
3、密目式安全立网时搭设每个开眼环扣应穿入系绳,系绳应绑扎在支撑 架上,间距不得大于 450 ㎜。相邻密目网间应紧密结合或重叠。
一、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5、操作平台
一般规定: 1、操作平台的临边应设置不低于1.2m的防护栏杆,单独设置的操作平台 应设置供人上下、踏步间距不大于 400 ㎜的扶梯。 2、操作平台投入使用时,应在平台的内侧设置标明允许负载值的限载牌, 物料应及时转运,不得超重与超高堆放。 3、操作平台面铺设的钢、木或竹胶合板等材质的脚手板,应符合强度要 求,并应平整满铺及可靠固定。
三、事故案例
案例3:
3.油漆班班长陈某,发生事故的当天晚上在工地跟班,认为批平顶从事油漆作业时不 便戴安全帽,对死者张某登高作业未戴安全帽没有加以制止,对于操作平台无栏杆置 若罔闻,未能履行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职责,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事故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建设部颁发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2m以上的操作平台应设置防护 栏杆。 2.坚持安全生产天天查制度,当天发生的事故隐患,当天消除,做到先防护后施工, 从而做到确保安全施工。 3.认真开好班前教育会,做到安全生产教育天天讲,促使每个职工都重视遵章守纪自 觉用好安全生产“三宝”。 4.建筑装饰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历来是建筑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为此,一方面装饰 企业应从讲政治、保稳定和企业的需要出发,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另一方面,建 筑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应将其列入监督工作范围,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指导。
二、动火作业安全知识
3、气瓶使用操作规程:
(11)作业人员检查焊割枪处于关闭的状态且完好,与管道连接良好; 检查设备、附 件及管路是否漏气时,只准用肥皂水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严禁用火试验漏 气。 (12)作业人员检查气瓶是否完好有无异常;减压阀与管道的连接是否牢固;回火防止 器等是否正确安装等; (13) 氧气瓶、乙炔瓶将应忌油禁火;严禁让粘有油、脂的手套、棉纱和工具等同气 瓶、瓶阀、减压器及管路等接触。
三、事故案例
案例2:
高空作业吊篮不牢发生坠落事故 【事故经过】08年元月8日上午11:00左右,某公司烧结厂长赵某安排班长孙某派职工张某和郭 某在主机上给新安装的煤气管道刷漆,由于位置不好刷,张某、郭某二人就找了一个钢制的平 板(约2米×1米左右),并从一头左右各焊了根长约20公分的圆管,将钢丝绳绕到上面,另一 头从钢平台原有的中间的一个孔中穿过钢丝绳并固定柱,用主机上的电动葫芦吊住钢丝绳的中 部,吊起钢板在上面刷,并由郭某从上料皮带通廊上部用一根胶管向北拽(因为电葫芦的最北 端仍然离管道较远)。另一端的钢丝绳突然滑脱,人和钢板从空中坠落,将张某砸到平台上面, 事故发生后被公司领导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诊断为第一腰椎骨折。
3、气瓶使用操作规程:
1.氧气、乙炔焊割作业是特种作业,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且取得相 关资质证书方能进行一般的氧气、乙炔焊割作业; 2. 氧气、乙炔焊割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受过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作业和消防 灭火培训且应掌握相应的知识; 3. 氧炔气瓶存放处周围不得放置易燃物品; 4. 氧气瓶由于是高压容器,故存放和使用环境温度应小于30摄氏度; 乙炔瓶的存放 和使用环境温度应小于40摄氏度; 5.严禁对氧气、乙炔瓶敲击、碰撞,氧气、乙炔瓶存放距离不小于2米,使用距离不 小于5米,距离明火大于10米。 7.氧炔气瓶的搬运和运输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8. 氧炔气瓶搬运和运输时需用专用的小推车,禁止同车装运其它易燃、易爆物品; 9.乙炔瓶严禁倾倒运输;储存处必须有防倾倒措施; 10.作业前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