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案例:初中英语
课题:Autumn Festivals 知识目标:
(1)能够准确说出中秋节和感恩节的英文及它们的日期; (2)能够列举出5~6个与中秋节相关的单词、词组和句子; (3)在整理有用信息后,能够至少用5句话归纳出两个节日的 相似点和不同点。
【分析】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混淆 知识目标主要围绕语音、词汇、语法和话题等内容展开,
(4)可测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达到的 基本标准,必须具有可测性,否则,就不能充分发 挥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因此,要求目标陈述精确、 标准、具体、规范。
(5)动态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通过综合考虑各因素在上课之前制定 的。目标的预设与具体教学活动的预设不同,预设 的教学活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变化,生成新的 资源的可能性大。课堂上,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常 出现偏离原来教学目标的情形,此时,把课时目标 作些微调,关注学生即时表现,加以适当影响、引 导,既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又保护学生 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自主精神,真正体现学生的 主体地位。
S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basic knowledge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B. Ability aims: Ss will be able to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 【分析】 三维目标不完整。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很多老师 对教材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考虑周到,却往往忽略情感目 标。然而,高中英语课本具有大量内容、思想丰富的阅读材 料,它们对学生的情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 目标时应该将这些显示出来。
上述教案可以补充下列内容。:
C. Emotional Aims: Ss will be able to know how to protect
themselves and help others in earthquakes and learn to never get discouraged in face of disasters.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
动自合祖国 机信作国际 兴意精意视 趣志神识野
情感态度
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
1. 概念理解上的困惑
在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施中,三维目标中 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一般不难把握,而 “过程 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到底是什 么意思,三维目标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如何 具体操作,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
三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五原则:整体性,主体性,层次性,可测性,动态性
四要素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 否则就无法评价。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 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三、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误区 及改进策略
三维目标
案例:人教版高中英语
M1,U4 Earthquakes Warming-up & Reading 教学目标:
A. Knowledge aims: Ss will be able to learn the following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passage: shake, rise…at an end, a great number of…
(2)主体性
教学目标的陈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出教 学过程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体现“以 学生发展为本”由理念到实践的真正实施的开始; 体现出教师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 变为帮助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的真正转变。
(3)层次性原则
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 解能力、经验或经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教 学目标的层次性,也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要求, 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以避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体学生,致使目标实施 不到位的现象。
选定课题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制定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过程
资源整合 重点难点 方法手段 实施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因为教学目标明确 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 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 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 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提高教学的 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 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 等各方面。
而技能目标则是描述学生学习后能做什么,是学生掌握了一 定的语言知识后,在听、说、读、写等技能方面的运用与提 高。以上案例中的第(1)、(2)两条目标都是关于词汇和语法的, 属于知识目标的范畴,但第(3)条目标中的“整理”和“归纳” 则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语言的体现,因此应列入 技能目标中。
2. 具体操作上的困惑
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Leabharlann 主式学 习,还要不要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预设好还是自然生成好?
编写教案时,是不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与 三维目标一一对应?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具体到一课 书或一节课(一课时)时,到底该如何操作?
二、教学目标的三维度、四要素、五原则
4.行为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 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五原则
制定教学目标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整体性
整体性原则是基于三维目标的关系思考的。尽管课 程目标是从三个维度来陈述,其实质是相互渗透、相 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过程与方法”是“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桥梁、纽带,是 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主渠道,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途径。 “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 结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实效性过 程和科学方法的动力,在探索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 中起到推动作用,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