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回家散文:安全回家

安全回家散文:安全回家

安全回家散文:安全回家
一到回家,娘不图把钱挣,只求平安回家中,或许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安全回家的散文。

安全回家散文:安全回家中午的时间太紧了。

十一点四十下班,一点半上班。

还要回家做饭,无论如何也想自己眯会儿眼。

就开车有点急,而前面一辆车像在爬,真闷,这么宽的路,它在路中间爬。

跟了一会,还是耐不住性子了,就想超车,结果刚把车拐出来,迎面飞驰一车,我吓得急忙回打方向,噶叽,跟刚想要超的那车刮了。

现在好,怎么也快不了。

停下车,看看自己的车和别人的车怎样了,打报警电话,打保险电话,等着。

对方也是一女的。

一会叫了自己老公吧,还有一群人。

气势汹汹的,想用蛮力解决吗?我不管,她怎么说,她老公直着脖子威胁,我只等警察。

警察半天才来,拍照,认定责任。

保险也过来了。

我跟她协调,想用保险赔付,那直着脖子吼的男人和已经不再淑女的女人都不答应,就只得叫来嫂子借钱。

其实那处理事故的是嫂子的同事,他们互相认识。

但嫂子也是息事宁人地给我钱,赔付她。

哥哥与嫂子在政法部门,但他们是纯粹的书生,从来不可能以势压人。

本来是想快点回家,但那一中午,根本没有能回家,等处理下来,我好回单位上班了。

那时,终于明白:平安是回家最近的路。

一次次去事故科处理,再去保险公司,找地方修车,那时间
加起来,不是几个小时就能计算了。

本来只想快几分钟,不但没能快了,还浪费了时间,金钱,口舌。

小心点,再小心点。

前些天看见路上一辆救护车一辆轿车横在路上,本来没在意,觉得是救护车与轿车刮蹭了。

后来听同事说,是轿车撞飞了一位中年妇女,我的心一下子吊到了嗓子眼,觉得那女人肯定没命了。

她又说,那女人让人扶着才起来。

哎呀,谢天谢地。

她还活着。

不管怎么说,她还活着。

因为她一说撞飞,我一下想起那年晚上马路上的一滩血。

在暗淡的路灯下,那滩血是令人那么触目惊心。

后来听说那是位中学教师。

他们三人开完会,到单位对面吃了点饭,正要再回到单位看学生上晚自习。

一辆车毫无征兆地飞驰而来,一个大男人的身体,在猛力的撞击下,轻得像羽毛,飞起来,又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同事过去看时,就没有了气息。

那没有走回单位的一步,成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步,永远地回不到学生中间了,永远地回不到妻儿身边了。

学生们用泪水和哭泣表达自己的伤心和悲痛。

全校师生追悼这位优秀的老师。

我不认识这位老师,但能想像一位好老师对学生意味着什么;一位好丈夫,对妻子意味着什么……
但永远地失去了……
开着车的时候,小心一点,再小心一点。

任何人的命都不可再生,不能代替。

那在马路上跑着的孩子,那是父母的宝贝,那颤颤悠悠过马路的老头老太太,那是孩子的爹娘。

那在马路上奔忙着去工作的人,跟我一样,上有老下有小……瞪着眼,盯着马
路,不敢有一丁点的疏忽和闪失。

但自己小心,不见得别人也小心。

那次我确实在小心翼翼地过环岛。

那辆车想超车吧,把我的车刮蹭了。

停下车来。

他居然说我碰了他的车。

看他气势汹汹的样子,我觉得还是报警,警察来了,协调,他还是不依不挠。

当时我就想,如果我长得是一个黑大汉,满脸络腮胡子,一下车就揪起他的衣服领子来,他还敢不依不挠吗?
一会老公来了。

谁告诉他的?老公搂着他的脖子说好话,塞给他钱,他还嫌少,在警察的劝说下走了。

我真的觉得郁闷。

我撞人家,我负责,我认。

可这次,明明是人家撞我,为什么还是我赔钱?老公息事宁人地说,好了,你没看他像个“好孩子”吗?(好孩子,我们这里社会混混的称谓)即使你争来理,让他赔你钱,他以后还可能找事的。

你忘了那件因为车祸而刀子捅人的事了吗?
那是几年前,一辆摩托车跟一辆轿车刮蹭。

本来是小事,两人争执不下,摩托车主叫来自己的哥哥帮忙,而那轿车主叫了一个好孩子,那好孩子拿了一把刀,一下子捅到了劝架哥哥的肝脏上。

哥哥从家里出来,在自己的家门口,倒下来,再也没能回去。

天晴,下午,太阳很好。

在那个晴朗的天空下,很多人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悲剧发生。

那是老公亲眼所见,现在说起来还心有余悸。

而对我来说,那位被杀死的人,从来就没死。

那是很帅气的男人,既不像干粗活的人那么粗壮邋遢,也不像商人那么精明市侩。

他更像位傲气的知识分子。

干练,清高,傲气。

我几乎没跟
他说过话。

那次,手机的时间不对,自己不会调,别人就告诉我,他会,很多东西,他一拨弄就会。

现在,他给我最后的印象,就是在夕阳下,拿着我的手机,专心调制的神情。

现在,那位穿着乳白色西服帅气的男人,早已入土多年。

能平安回家就是福。

安全回家散文:带着安全回家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来得早。

回家,对于柬埔寨电建工地的每一位员工而言,迫切的心情,像张开拉满的弓,射向家的方向。

然而笔者发现,在春节到来之际,部分员工思想意识开始麻痹,安全意识逐渐开始淡薄。

一次巡检当中,一位刚来西港工地的青年员工,高空作业不戴安全帽还振振有词,当我们过去纠违时,他竟然冒出一句“这里戴安全帽起什么作用,天又不会塌下来”。

无独有偶。

一天中午,当安全管理人员走近正在拆除架体的2号汽机平台时,发现三人未扎安全带。

安全管理人员随即要求他们立即下去找安全带,他们很不情愿的从架子上下来,有名员工边走边说:“在这里干了一年多了,你总是跟在后边,像个婆婆一样啰嗦,再有半个月我们就完工回国了,还把人管得这么严”。

没错,很多员工要回国了,就算明天走,今天的工作我们还在继续,威胁我们人身安全的隐患无时不在。

所谓“寒霜偏打无根草,事故专找懒惰人”,事故出于麻痹,它就发生在瞬间之时。

一时的麻痹大意,将酿成大祸,留下终生遗憾。

安全,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要从习惯做起,从细微出发。

工期再紧,工作再忙,安全工作不能松懈。

为了杜绝安全隐
患,项目部制定了相关《境外安全管理规定》,并组织了《节前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从施工现场至生活区消防卫生。

曾经,有人说安全管理人员是找麻烦,是工程进度的绊脚石。

可正是因为这些“婆婆”般的安全管理者,恪尽职守,不断纠违,使得工程顺利进行,尤其是土建队伍中一些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的员工为监控的重点对象。

隐患时刻围绕着我们,我们只有严丝把缝,防微杜渐,严加管控,把防范的意识刻在心头,让安全的警钟时刻敲响,才能吸取血的教训,做到防患于未然。

回想我们登上银色机翼的那一刻,妻儿拽着衣角的小手,父母不舍的眼神,当我们飞翔在蓝天白云之时,亲人们的声声叮咛,依然回响在耳畔。

为了化不开的浓浓亲情,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为了我们的家,为了公司的美好明天,让我们牢记安全,把安全放在温暖的心房,带着安全回家。

点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