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声学中的声音的特性与声音的产生实验设计
初中三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声学中的声音的特性与声音的产生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掌握声音的特性及其产生的原理,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与材料
1. 扩音机或音响设备
2. 多米诺骨牌或木块
3. 烧杯
4. 在铝箔上刻上“呜呜呜”字样的小标语(用于实验步骤四)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
将扩音机或音响设备放置在教室正中央,调整音量适中,保证音源稳定。
2. 观察声音的传播
a. 让一个同学站在教室一端,另一个同学用话筒或大声喊出一句话。
b. 观察站在另一端的同学是否能听到并理解喊话的内容。
c. 结果记录:声音能够传播到远处,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声音逐
渐变弱。
3. 观察声音的传播速度
a. 在实验桌上放置一排多米诺骨牌或木块,相隔适当距离。
b. 请一个同学在一端轻轻推倒第一个多米诺骨牌或木块。
c. 观察骨牌或木块依次被推倒的过程,以及传播完成所需的时间。
d. 结果记录:声音传播速度很快,几乎同时到达整个排列的多米
诺骨牌或木块。
4. 观察声音的声调
a. 将一只空烧杯转倒置,将其口部平放在扩音机或音响设备的喇
叭上。
b. 调整音源播放音乐或声音,观察烧杯中的液体是否会有声音震
动的现象。
c. 结果记录:烧杯中的液体会随着音乐或声音的高低而产生相应
的震荡。
5. 观察声音的音量
a. 在铝箔上刻上“呜呜呜”字样的小标语。
b. 将小标语贴在桌子上,并放置在扩音机或音响设备的喇叭附近。
c. 调整音源播放音乐或声音,观察小标语是否会被声音震动而飘动。
d. 结果记录:声音的音量越大,小标语被声音震动而飘动的程度
越明显。
四、实验要点
1.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实验设备或造成伤害。
2. 实验讨论:在实验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产生的原理。
3. 实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并与课堂上学习到的
声音传播和声音特性的知识进行联系,加深对声学中的声音的理解。
五、延伸拓展
1. 实验变量:可以进行声音传播速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调节实验
环境的温度,观察声音传播速度是否发生改变。
2. 实验应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
如音箱的设计原理、电话通信的原理等。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特性和产生原理,进
一步巩固并拓展对声学中的声音的理解与应用。
同时,通过观察和记
录实验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提升了他们对物理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