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措施
土石方工程安全控制
1)挖掘时土方应从下而上施工,禁止用挖空地脚的操作方法。
当采用机械挖土时候,机械旋转半径内不得有人。
当采用
人工挖土时,人与人之间的操作间距不得小于2米,并应
设人观察边坡有无坍塌危险。
2)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米,应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
开挖深度超过2米,必须在边沿处设两道护身栏杆或
加可靠维护,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3)槽、坑、沟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
槽、坑、沟边1米以内不得堆土、填料、停置机具。
4)挡土墙、护坡桩、大孔径桩及扩底桩得施工安全防护。
5)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并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6)施工现场应设围挡与外界隔离,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下坑(洞)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绳,且保证地
面上有监护人。
人员上下必须从专业爬梯上下,严禁沿坑
(洞)壁或乘运土具上下。
7)人工提土需用垫板应宽出空口每侧不小于1米,板宽不小于30厘米,板厚部小于5厘米,孔口大小1米时孔上作业
人员应系安全带。
8)土方应随出随运,暂时不能运走的应堆放在孔口1米,且
堆放高坡不得超过1米,坑(洞)口边不得对方任何物料。
预防机械事故的控制
1)加强机械安全管理
A.各级领导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和
法制观念,坚决克服短期行为,坚决纠正违章指挥,认真加强机械管理。
B.为了加强日常机械管理,公司、工程处或项目经理部应配备
专职机械管理技术人员,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与技术水平。
C.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和车辆的操作、使用、保
养规程和管理制度。
要严格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责任制。
多班作业时,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记录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
D.施工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技术性能良好,运
转正常,各安全装置灵敏、可靠。
凡失灵、失保或“带病”
的机械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E.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者发给操作证,持证才能上岗,凡无机械操作者,一律不得上机操作或进行维修工作。
F.新购入的机械及经过大修、改造的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应
按技术标准和HSE管理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G.机械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本机安全操作规程对违章指挥或
工作条件危及机械或人身安全时,机械人员有权拒绝操作,现场指挥人员和机械管理人员有权制止使用。
H.所有机械设备都要切实做好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
2)加强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A.每台电动机械应配专业电箱,操作工离开工作岗位是火清理
机械时,应事先拉闸断电,并把电箱门锁好,以防止误送电而启动机械,造成伤亡事故。
B.所有容易挂碾作业人员的机械转动部位,均应设置防护罩。
C.各种机械设备处于运行和运转中,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
或调整等作业。
D.机械作业时,机械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
其他人员进行操作。
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械作业区和操作室内。
E.机械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严禁酒后上班。
作业前应戴好劳
动保护用品、用具;女工必须带好护发帽,防止因长发外露而造成搅伤事故。
F.施工现场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临时机棚或
停机场地等必须条件,夜间作业必须设置充足的照明。
G.电动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应采取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
施工
现场的条件一般都比较差,所以,电动机械均宜安装漏电保护器,并经常检验,保持灵敏可靠。
施工用电安全控制
1)任何与电源连接的电器设备未经验电,一律视为有电,不准用手脚摸,不懂电器性能的人员,不许擅自接用电器设备和电灯照明。
装有启动器的动力设备,禁止带负荷拉开闸刀开关。
2)一切用电的机械设备与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接地线要符合标准,严禁将外壳接地线和工作零线接在一起。
3)变压器、配电盘、配电箱开关及电机等电器设备和附近不准堆放易燃、易爆、潮湿与腐蚀性物品。
安于室外的变压
器,应加围护栏杆,并挂“有点危险”警告牌。
4)任何人不得随意加大保险丝,或用其他金属代替。
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要立即切断电源,并使用干粉或1211灭火
器灭火。
严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及水灭火。
5)线路停电后,一切电器设备均就拉开开关,以防突然来电造成事故。
线路送电,必须必须通知用电单位,直至班组
个人。
6)电器设备、开关与保险丝应有保护罩,室外工作的开关、保险丝应作防水处理。
7)现场尽量少设临时电线,必须时由使用人提出申请,维修电工应管拉管收,使用人不得随意移用。
临时电线应用绝
缘良好的橡皮线或塑料线,要采取悬空架设和墙外敷设,
临时电线架设高度在室内不低于 2.5公尺,户外不得低于
3.5公尺,禁止在树上、金属设备上或脚手架上挂线,也不
得用金属线绑扎电线。
8)临时电线若铺放在地面或埋入地下时,应用橡胶保护套电缆,在过路处应加设钢套保护,不准带电作业,否则必须
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有人监护。
9)当有人触电时,应即将触电者脱离电源,脱离的拉开刀闸、保险或者用干木棍挑开电线,站在干木板或木登上拉住触
电者的干衣服,使其脱离电源,严禁赤手拉触电者的肢体,当触电者离开电源后一面通知医师,一面送至空气新鲜的
地方,腰带,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处理。
火灾、爆炸安全控制
1)除专业的消防人员外,应建立群众性的防火组织,进行必要的消防训练和演习。
2)施工现场、仓库、料场、车间等处及重要设备附近,均应设置干砂、灭火用水和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和消防工具,并
做好防雨、防冻工作。
3)仓库、器材堆置场、木工场及其他指定严禁明火的场所,严禁吸烟、动火、并设警告牌。
氧气瓶与乙炔应分别存放,不准同库。
4)凡是动火的地方,必须制定防火措施,必要时要设专人防火,工作完毕要将货源彻底熄灭。
5)进入油库、易燃、易爆车间或仓库时,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等引火物及穿带钉子鞋入内。
6)生产区内不许随便吸烟,只能在指定的吸烟室吸烟,吸剩的烟头与火柴杆要及时熄灭。
7)在油库附近动火,要严格遵守管理局规定的生产动火手续及防火管理制度,并按下列规定进行实施。
A)在生产用过的管线或设备上动火时,应由生产人员用蒸汽吹
扫,并经可燃气体测定仪器测定分析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时,才许动火。
B)在生产区容易窜入易燃、易爆介质的沟、槽、井或房间动火
时,应做气体或含油分析,并采取堵、断等隔离封闭措施,以免引起火灾与爆炸。
C)在生产区附近用火时,为防止可燃气体侵入有火星溅入生产
区,应采取防火墙等隔离措施。
施工前还应针对现场实际条件制定详细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设专兼职监督员,监督措施执行情况。
8)氧气瓶、乙炔发生器及各种易燃气体容器必须避光保存,禁止在烈日下暴晒,存放和使用,要距明火10米以上。
9)乙炔发生器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使用时不准放在带电线路、生产管道、设备的下方或有火花溅落得地方。
10)现场动火前,应清楚工作地点及周围的易燃品,现场动火离开易燃、易爆物品至少在10尺以上。
11)在高空动火前,其垂直下方的周围不准堆放易燃物品。
12)各种高温管道、设备上不许放置可燃物品,生产装置开工试运前,应检查并排除接角设置、管到得木脚手、木跳板、木支撑及各种可燃物件
起重伤害控制
1)材料、管线、设备、工艺结构等吊装,要制定具体的吊装方案,并计算被吊重量,以供正确选择吊装机械、确定吊
装方法。
2)吊装所使用的钢丝绳、吊带作业前应检查如有(磨损、断丝、变形)应及时更换,捆扎吊装绳必须认真操作,使其
吃力均匀,绳索与被吊物接触,应加防滑措施,防止吊装
中滑脱。
3)重物起吊的绳索或吊耳的位置,必须在起吊物的中心点上,捆扎要拴系牢靠,以防重物倾斜或滑移脱落。
4)起重工必须熟悉起重方案、设备性能、操作信号和安全要求,起吊前起重人员必须明确分工,交底清楚。
5)起吊时要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应站在能够照顾全面工作的位置,若指挥者与起重设备操作手中间有障碍物使其不
能清楚判认信号,应设专人传递指挥信号,所发信号必须
准确、清楚。
6)起吊物件时,严禁操作人员和行人在起吊物下方停留或行走,防止坠落伤人,风力大于5级(含5级)时禁止起吊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