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气检测作业指导书2015-1-22最后
电气检测作业指导书2015-1-22最后
镀银或镀镍
105
65
外部导体连接的端子和导体连接的结合部分
裸铜、裸铜合金
90
50
裸铝、裸铝合金
90
50
镀(搪)锡或镀银
105
65
表2油浸式或干式电压互感器的允许温度及允许温升值
类别
项目
最高允许温度(℃)
环境温度40℃时的温升极限(K)
绕组
油浸式
95
55
油浸式全封闭
105
60
干式
绝缘耐热等级
A级
105
GB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19510.9-2009灯的控制装置第9部分荧光灯用镇流器的特殊要求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16895.14-2010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装有桑拿浴加热器的房间和小间
GB50171-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一盘,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65
铜(或黄铜)镀银或镀锡
70
注:低压配电室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40℃
检测方法
详见附录A:抽样原则
详见附录B:温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测量设备
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
D3、变配电装置/油浸、干式变压器的次级电压。
规范条文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
4.1.3.f)测量次级电压;
检测方法
详见附录A:抽样原则
橡皮绝缘导线
65
检测方法
详见附录A:抽样原则
详见附录B:温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测量设备
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
D13、低压配电线路/电力电缆的表面温升、绝缘表面温度,终端和接头外表面温升。
规范条文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
5.6.4.2.a)检测电缆及电缆终端的外表最高允许温升应符合表9的规定。电缆终端和接头的温度场分布正常,无局部过热现象;
观察变压器柜的自有仪表,记录数值;
数值可疑或有条件时可用有效检定的真有效值电压表重新检测,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测量设备
数显钳式多用表;谐波功率表
D4、变配电装置/油浸、干式变压器次级相电流、中性线电流的真有效值。
规范条文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
4.1.3.e)测量变压器低压侧各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如果中性线电流等于或大于相线电流,应测量相线谐波电流和中性线谐波电流,最高测量到9次谐波,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i)参照GB/T 14549
数值可疑或有条件时可用有效检定的真有效值钳流表重新检测,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测量设备
数显钳式多用表
D5、低压配电装置/母线的连接点、分支接点、电缆终端头的温升值、接线端子的温升值、断路器同相上下端子的相对温差值。
规范条文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
4.4.3低压配电装置仪器检测项目:
170
绕组热点温度(℃)
额定值
95
110
120
145
175
210
最高允许值
140
155
165
190
220
250
检测方法
详见附录A:抽样原则
详见附录B:温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测量设备
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
D2、变配电装置/油浸、干式变压器电气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点、电缆终端头的温升值。
规范条文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
表3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连接端子的允许温升值
接线端子材料
周围空气温度为40℃的允许温升(K)
裸铜
60
裸黄铜
65
铜(或黄铜)镀锡
65
铜(或黄铜)镀银或镀锡
70
注:低压配电室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40℃
表5交流低压母线装置各部位的允许温升值
部位
周围空气温度为40℃的允许温升(K)
母线上的插接式触点
-
铜母线
60
规范条文
《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
5.1.3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水管等管道相互接近敷设的要求:
c)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上或下的交叉净距,分别不宜小于0.1m和0.3m;
d)当电线管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或上面的相互间的净距,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道其净距可减至0.2m;
本作业指导书贯彻了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同时部分采用了公安部的行业标准。
1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当使用最新版本的标准时,本作业指导书相应予以修改。
GB50045-95(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类型
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
聚氯乙烯绝缘导线
70
橡皮绝缘导线
65
检测方法
详见附录A:抽样原则
详见附录B:温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测量设备
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
D11、低压配电线路/电线管与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道间净距;电线、电缆室内水平直敷时至地面的距离;电缆构筑物中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
GB50254-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053-19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DB33/1067-2010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规范
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检测方法
详见附录A:抽样原则
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测量设备
钢卷尺;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纤维卷尺
D8、低压配电线路/回路漏电电流值。
规范条文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
5.5.3 a)测量配电回路各相相线电流、中性线(N线)和保护地线(PE线)电流;测量频繁故障或绝缘不良回路的漏电电流值,排除绝缘水平降低的潜在危险。
3.4建筑电气防火检测除应符合作业指导书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D1、变配电装置/油浸、干式变压器室内环境温度,油浸式变压器顶层油温、干式变压器最高温度。
规范条文
4.1.3.a)测试环境温度,油浸式、干式变压器室温不宜超过45℃;
4.1.3.c)测量变压器顶层油温,一般不宜超过85℃;
镀锡铝母线
55
母线相互连接处
-
铜—铜
50
铜搪锡—铜搪锡
60
铜镀银—铜镀银
80
铝搪锡—铝搪锡
55
铝搪锡—铜搪锡
55
注:低压配电室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40℃
检测方法
详见附录A:抽样原则
详见附录B:温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测量设备
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
D6、低压配电装置/相线上的电流,中性线(N线)、保护地线(PE线)上的异常电流,回路漏电电流值。
文件编号
JAYT-ZY-02
发放编号
实施日期
2014年6月10日
受控状态
受控
北京京安运泰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电气检测作业指导书
第A版
编制:日期:2014年5月12日
审核:日期:2014年6月4日
批准:日期:2014年6月4日
发布日期:2014年6月5日实施日期:2014年6月10日
前言
为了预防和减少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社会财产安全,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建筑电气火灾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建筑电气防火检测工作。制定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本公司进行建筑消防电气的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检测依据。
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2总则
3.1建筑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应与环境条件及工作状态相适应并应符合国家的设计和施工的规范和标准。
3.2建筑电气设备的线路及其附件应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有产品合格证。
3.3建筑电气防火检测应在建筑电气设备和线路经过1h以上时间的有载运行,进入正常热稳定工作状态其温升变化率小于1K/h进行。
5.4.2.b)测量插头、插座和开关各端子处的温升值,其在负荷状态下不得超过45K。
表3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连接端子的允许温升值
接线端子材料
周围空气温度为40℃的允许温升(K)
裸铜
60
裸黄铜
65
铜(或黄铜)镀锡
65
铜(或黄铜)镀银或镀锡
70
注:低压配电室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40℃
表7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
检测方法
详见附录A:抽样原则
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测量设备
数显钳式多用表;漏电流钳形表
D9、低压配电线路/潮湿场所保护型插座的安装高度。
规范条文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
5.4插座、开关c)潮湿场所应采用密封型并带保护接地线触头的保护型插座,安装高度不低于1.5m
表9电力电缆最高允许温度和表面允许温升值
电缆类型
缆芯长期允许温度(℃)
表面允许温升(K)
带铠装
不带铠装
节油性浸渍绝缘电缆(10kV及以下)
规定;
4.1.3.g)在TN、TT系统中,当三相变压器为Y,yn0结线组别时,中性线电流不得超过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真有效值的25%,且一相电流在满载时不得超过额定电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