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自然灾害单元复习归纳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共16张PPT)

第六章自然灾害单元复习归纳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共16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四、寒潮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征
1.时间分布:全国性的寒潮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到次年5月之间,3~4月是寒 潮活动的最高峰,11月是次高峰,平均每年有3~4次全国性寒潮,但年际差 异较大。 2.空间分布:寒潮影响我国的范围很广,东部季风区及非季风区的西北部都 在其影响范围内。从寒潮和强一冷、空洪气涝灾出害现的的成因次分数析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华北 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强冷空气难 以爬升,一般不会受其影响。四川盆地、滇南谷地因地势低洼且周围有高大 山脉阻挡了冷空气,一般也不会受寒潮影响。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五、我国东西部地震多少与灾情比较
地震
情况 多
西部 原因
情况
东部 原因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
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
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地
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 少 区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
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
故地震较少
集的地一区、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1)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
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一、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2)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
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3)海水淡化。
(4)人工降雨。
第六章 自然灾害
Unit Review Induction
单元复习归纳
第六章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防灾减灾
地理信息技术
第六章内容结构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关键能力】
一、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因素
流域状 况
降水强度大小
地面坡度大小 土壤含水率高低
影响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
运动物质的 体积大小
较大
较小
不同点 相同点
是否必须有 水的参与
可以一无、水洪的涝参灾与害的成因分析 必须有水的参与
危害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 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 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 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 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 成很大危害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八、区分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1)从“点”与“面”上区分
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
②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对象是“面”:若是突出监测方面的则是
遥感技术;若是突出处理、计算才能出结果,且可以制定预案、评估损失的,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二、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原因
(1)自然原因:总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少;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
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工农业规模大,生产、生活用水多。
2.解决措施
(5)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6)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改良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等)。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三、台风危害大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危害大的原因
防灾减灾措施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及时清理排水 ①灾业业力地,产弱降区农值,水人业高各量口,,种大密能密减;度 源 度 灾②大,大工风;建;程力筑设④⑤强业施经区,,较济域风文少发防速一化达灾大、娱,减;洪乐如灾③涝产工能受灾管地住的的工害道区所加加具的,和;固固 ;成保危④;,⑥因持房并⑤有园分排中整关建林析水的理部筑部畅人、门工门通员堆要地要;及放做要加时好③好做固转建将户好城移筑住外临区到器在广时的安材低告用行全和洼牌房道
成洪水水量大,水位高 地面坡度大 土壤含水率高
汇水速度加快,易于形成洪 水
自然原因
植被覆盖率高低
植被覆盖率低
支流多少 一、洪涝灾害特的别成是因扇分形析水系
水系状 况
河道曲直 河谷坡度
河道弯曲
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
地势低洼、纵向坡度小 水
入海口宽窄
入海口狭窄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 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
地震灾 情
较轻
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 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
严重
பைடு நூலகம்
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 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 ,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 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 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六、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
发生部位
滑坡 山地斜坡上
泥石流 山地沟谷中
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强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七、分析防灾减灾手段的方法
从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四个方面来思考。 灾害监测由遥感技术、监测站等完成;灾害防御主要从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 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灾种要因 地制宜)和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等)方面考虑;灾害救援应该有相 应的预案;灾后恢复的原则是先一、恢洪复涝灾灾害区的群成众因分的析生产生活的基本秩序,再进 一步恢复经济。
2..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
则是地理信息系统。
一、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2)从“想”与“看”上区分
“想”,就是对“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凡
是需要“想”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只“看”不用“想”的是遥感技术。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专 题 一 】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重要体现,
任何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对自然灾害承诺书影响,二
者相互联系。
1.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分影响
●破坏道路,直接影响人的出行。
●破坏人类的房屋等建筑。
●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破坏人类的庄稼。
一、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产生次生灾害好流行病。
●破坏人类其他的生活物质来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