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遗传学试题集

动物遗传学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二、1.核型:把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或谋一份类群的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照他们的相对恒定性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三、2.遗传多样性:在广义上是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核、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程度,狭义上则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四、3.剂量效应:某一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效果随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呈累加的增长或减少。

五、4.DNA复性:当温度减低后,变性的DNA分子有重新恢复双螺旋结构的过程六、5.GT-AG法则:真核生物的基因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共有序列,即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末尾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RNA剪接信号的形式称为GT-AG法则。

七、6.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八、7.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一组基因称为一个基因家族。

九、8.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它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十、9.基因组印记:是指基因组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对基因或DNA片段打下标识、烙印的过程。

十一、10.重组率又称交换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总配子数=重组型个体数/(重组型个体数+亲本型个体数)×100%。

十二、11.基因定位:就是把已发现的某一突变基因用各种不同方法确定在该生物体某一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

十三、二、选择题十四、1.在DNA复制过程中,保护单链模板免遭侵害的物质是(D)十五、A.引发酶连接酶聚合酶 D.单链结合蛋白十六、2.公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C)十七、3.下列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的是(B)十八、,2Aa,48aa ,42Aa,9aa ,10a ,50aa十九、4.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以剖分为(B)二十、A.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加型效应 B.加性效应和剩余值 C.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D.加性效应和环境效应二十一、 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考察的时期是(B)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二十二、 6.在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负责引物合成的酶是(A) A.引发酶 C.螺旋酶 D.旋转酶二十三、复制中RNA引物的主要作用是(A)二十四、 A.引导合成冈崎片段 B.作为合成冈崎片段的模板二十五、 C.为DNA合成原料dNTP提供附着点 D.激活DNA聚合酶二十六、8.下列关于单链结合蛋白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D)二十七、 A.与单链DNA结合防止碱基重新配对 B.保护复制中的单链DNA不被核酸酶降解 C.与单链DNA结合,降低双链DNA Tm值 D.以上都不对二十八、9.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B)二十九、 A.引起碱基置换 B.形成嘧啶二聚体 C.导致碱基缺失 D.发生碱基插入三十、10.有关转录的错误描述是(A)三十一、 A.只有在DNA存在时,RNA聚合酶方可催化RNA B.需要NTP作原料链的延伸方向是3’→5’的碱基需要与DNA互补三十二、11.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 A.重复 B.基因突变 C.单倍体 D.嵌合体三十三、12.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B)三十四、与DNA生物合成相同的是(BDE)三十五、 A.需RNA引物 B.以3'→5’方向DNA为模板 C.两条模板链同时合成 D.新链生成的方向5’→3’ E.形成3’,5’-磷酸二酯键三十六、三、填空题三十七、 1.在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三十八、 2.断裂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间隔组成。

三十九、 3.根据对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可分为(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子突变)。

四十、4.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有(选择)(突变)(迁移和杂交)和(遗传漂变)四十一、 5.染色体要确保在细胞世代中复制和遗传,起码应具备三种功能元件,一个是(DNA 复制起点)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二是(着丝粒),使细胞分裂时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三是(端粒)以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四十二、 6.转录时只有一条链为模板,其中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模板链(反义链)),另一条不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有义链(编码链))四十三、7.在人类中,大约12个男人中有一个色盲患者(色盲是由于连锁隐性基因引起的)。

则女人中色盲患者的概率为(1/144)四十四、8.选择包括(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四十五、分子中,3个连续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编码一种氨基酸,在细胞中共有(20)中氨基酸,由(61)个密码子编码。

四十六、10.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是由奥国学者(孟德尔)提出的,连锁交换定律是由美国学者(摩尔根)提出的。

四十七、11.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由(30S)小亚基和(50S)大亚基组成,真核生物核糖体由(40S)小亚基和(60S)大亚基组成。

四十八、1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直接供体,以(核糖体)为合成场所。

四十九、13.证明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实验:(细菌的转化试验)、(噬菌体的侵染试验)、(病毒重建试验)。

五十、的二级结构分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A-DNA、B-DNA、C-DNA);另一类是局部的左手螺旋(Z-DNA)。

五十一、15.基因的一般结构特征:(外显子和内含子)、(信号肽序列)、(侧翼序列和调控序列:启动子、增强子和沉默子、终止子、加尾信号、核糖体结合位点)。

五十二、16.染色质根据其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可分为两种类型:(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染色体各部的主要结构包括:(着丝粒)、(次缢痕)、(随体)、(核仁组织区)、(端粒)。

五十三、17.根据着丝点位置的不同,染色体可分为:(中着丝粒染色体)、(近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四种类型。

五十四、18.哺乳动物的线粒体DNA的复制方式(D环复制方式)需要(聚合酶γ)的参与。

五十五、19.色氨酸操纵子比乳糖操纵子多了(衰减子)系统。

五十六、非孟德尔遗传大体上包括4部分研究内容:(母体效应)、(剂量补偿效应)、(基因组印迹)、(核外遗传)。

五十七、四、判断题五十八、 1.染色体与染色质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错)五十九、新链延伸方向是5’—3’。

(错)六十、3.无籽西瓜是绝对的无籽。

(错)六十一、 4.人的ABO血型系统是由一组复等位基因决定的。

(对)六十二、 5. 中期染色体是最好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材料。

(对)六十三、 6. 自然突变与诱发突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对)六十四、7.真正意义上的随机交配是不存在的。

(对)六十五、8.将公母畜混在一个群体中,任其自由结合,有助于选配。

(错)六十六、9.如果随机交配的群体足够大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就会一代代的始终保持不变(错)六十七、10.在一个足够大的群体中,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的关系是D=p2,H=2pq R=q.(错)六十八、11.果蝇的性染色体构型是XY型,所以果蝇的性别是由Y染色体决定的。

(错)六十九、12.某条件下,母鸡变成公鸡。

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的结果。

(错)七十、13. .致死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

(错)七十一、型的父亲有一个A血型的女儿。

(错)七十二、15.父母均正常,儿子却是色盲患者。

(错)七十三、16.染色体分析可用于亲子鉴定。

(错)七十四、17.精子和卵子对后代的贡献是不同。

(对)七十五、18.每一种氨基酸都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

(错)七十六、不仅决定遗传性状,而且还直接表现遗传性状。

(错)七十七、20.大肠杆菌DNA生物合成中,DNA聚合酶I主要起聚合作用。

(错)七十八、21.密码子在mRNA上的阅读方向是5’—3’。

(对)七十九、22.原核生物DNA的合成是单点开始,真核生物为多点开始。

(对)八十、23.在DNA生物合成中,半保留复制与半不连续复制指相同的概念。

(错)八十一、的生物合成不需要引物。

(对)八十二、不能作为遗传物质。

(错)八十三、26.亚硝酸作为一种有效诱变剂,是因为它直接作用于DNA,使碱基中的氨基氧化成羰(酮)基,造成碱基配对错误。

(对)八十四、27.三体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错)八十五、损伤的暗修复是在暗处进行修复。

(错)八十六、五、简述题八十七、1.简述核糖体上的活性位点P和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八十八、核糖体上的活性位点P叫肽基位置,是起始tRNA和肽基tRNA结合的部位。

活性位点A叫氨酰基位置,是氨酰基tRNA结合的部位。

八十九、 2.简述动物遗传标记的发展过程?九十、遗传标记是指能够用以区别生物个体或群体及其特定基因型、并能稳定遗传的物质标志。

动物遗传标记的发展经历了以下过程:1.形态学标记:是指能够用肉眼识别和观察、明确显示遗传多样性的外观性状。

如动物的毛色、角形、耳型等。

形态学标记简单直观,但数目少,多态性低,容易受环境影响。

2.细胞遗传标记:主要是指染色体核型、带型和数量特征的变异,它们分别反映了染色体在结构和数量上的遗传多样性。

细胞遗传标记与形态学标记相比,虽然不易受环境的影响,但很难获得,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3.免疫遗传标记和生化遗传标记:免疫遗传标记是以动物的免疫学特征为标记,包括红细胞抗原多态性和白细胞抗原多态性。

生化遗传标记主要是指在同一动物个体中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两种以上的变异体。

免疫遗传标记和生化遗传标记反映的是基因表达产物的多态性,也就是反映基因组编码区的遗传信息,而不能反映非编码区的遗传信息。

4.分子遗传标记:是一种新的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能反映整个基因组的遗传信息,标记数量多,多态信息含量高。

九十一、3.简述碱基类似物引起基因突变的机理和结果?九十二、机理:碱基类似物是一类化学结构与DNA分子中正常碱基十分相似的化合物,一些碱基类似物能够在DNA复制时与正常碱基配对,掺入到DNA分子中,又由于碱基类似物存在两种异构体,这两种异构体和碱基的配对性质不同,因此会引起基因突变。

九十三、结果:一般会引起碱基的转换突变。

例如,5-溴尿嘧啶(5-BU)是一种碱基类似物,与T很相似,存在酮式和烯醇式两种构。

以酮式存在时,与A配对,以烯醇式存在时,与G配对。

如果在DNA复制时,5-BU以酮式结构与A配对掺入DNA分子中,然后变成烯醇式,在下一次复制时就会与G配对,产生A-T到G-C得转换突变。

九十四、4.哈代---温伯格定律的要点?九十五、①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因频率世代不变,即p0=p1=···=pnq0=q1=···=qn②任何一个大群体,无论其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一对常染色体基因型频率就达到平衡,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直进行随机交配,这种平衡状态始终不变,即:九十六、D1=D2=···=DnH1=H2=···=HnR1=R2=···=Rn③在平衡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为:D=p2H=2pqR=q2九十七、5.DNA复制所需的酶和蛋白质有哪些?九十八、(一)DNA聚合酶:1.原核生物DNA聚合酶:即DNA聚合酶I、Ⅱ、Ⅲ,其中DNA 聚合酶Ⅰ是由polA基因编码的单链蛋白,是一种多功能酶,主要具有三种酶学活性:①5’→3’聚合酶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