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作文指导教案【篇一:《我的老师》作文教案】《我的老师》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使学生对自己熟悉的老师进行描写,进一步学习写人叙事的描写方法。
2. 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体会“师生”间情感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时的良苦用心,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从而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3. 从学生熟悉的人物入手,让学生感受作文的乐趣,明确作文过程是就是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东西,从而使学生乐于作文。
课前准备:1、《德育启蒙》。
2、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了解学校老师的情况。
3、教师关心学生成长课件。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
(设计理念: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抓住中年级小学生爱表现的特点,一首动情的歌曲,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与教师有关的方方面面,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为写做铺垫。
)蜡烛、太阳下最光辉的人,引入《德育启蒙》。
二、汇报交流调查老师情况课前同学们已认真地观察、调查过老师的工作等情况,现在就把你的调查结果告诉大家,让同学们共同分享。
2、学生汇报、学生评价。
生:老师到校比我们早,放学了还要备课。
生:老师给我们上课,改作业。
生:放学后,送我们到校门,我们走了老师再回家。
生:老师生病了还坚持给我们上课。
……(设计理念:语文课堂应是开放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要写出真实的作文,必须要有真实的生活观察和生活经历。
)3、老师评价、鼓励。
小结:在汇报交流中,同学们知道了老师每天要早早来到学校,为我们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放学护送我们到校门口。
晚上回家还要备课、改作业,真不容易!看来,同学们对老师的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观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认为老师的工作怎样?生:很忙。
生:很辛苦。
三、感悟师爱师:老师的工作只是忙和辛苦吗?请同学们看:出示多媒体课件:老师时刻关心着我们成长。
1、学生看录像。
交流。
师:看了录像,你想到了什么?生:有一次我发烧了,孙老师带我去看病,还给我补课。
上次我考试没考好,您没批评我,还鼓励我不要泄气,争取下次考好。
我的手冻了,您问我疼不疼。
……师:老师为什么这样做?你们知道吗?生:老师喜欢我们。
老师关心我们。
老师爱护我们。
师:对,老师确实非常关心、爱护你们。
我作为一名老师,和其他老师一样喜欢你们。
你们喜欢老师吗?生:喜欢!师:你们每天和老师在一起,一定有很多故事,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和老师的故事,写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进行交流谈感受。
师:谁来结合事例说一说“你的感受”?生:“我觉得老师什么事情都懂。
有一次,科学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作业——“风是怎样形成的”,课下我早已查好了资料。
中午就餐时,正好是刘老师值班,我想考考刘老师,结果刘老师略一沉思,就回答出来了,而且答案和我查阅的资料基本一致。
从那以后,我更加佩服刘老师了。
”“我觉得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
有一次,杜浩杰同学生病住医院了,很长时间没来上课,孙老师非常着急,要到他家去看看,班长建议,全班同学集体送他一张贺卡吧,老师说:“那太好了,同学们应当相互关心、相互爱护”。
在贺卡上老师代表全班同学写了一句深深地祝愿,“愿杜浩杰同学早日康复!早日回到我们中间”,大家都抢着上来,在卡片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愿他在病中体验到大家对她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
我想他收到这张贺卡心里一定很高兴,病也会一天天好起来,一定会提早来上学的。
他在心里一定会深深地感谢孙老师和我们全班同学。
”“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
有一次,我和同学闹矛盾了……”(设计理念:写作,本身就是具有创造性的表达。
语文教育在创造方面大有作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注重了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课件等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感悟生活中学习作文。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你可以下位和刚才没有发言的同学交流他们和老师的故事以及有哪些感受。
看完后回到座位上,充实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老师工作很辛苦,对我们特别关心、爱护。
我们应该怎样报答老师、表达我们的敬意呢?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下位进行讨论交流师:你们找到满意答案了吗?谁来说?生:我们小组认为好好学习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
我们小组准备教师节时给老师送上一束鲜花。
我们小组要送给老师贺卡,写上:谢谢你,老师!我们要和老师谈谈自己的理想……师:刚才同学们回答地很好,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鼓掌!(设计理念:每个人都是有境界的,每个人的境界都是变化的,每个人的境界都是可以提升的。
学生亦如此,语文教育要结合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境界教育,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发挥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妙笔生花——我手写我心作文要求1、以“我的老师”为作文主题写一篇作文。
可根据所写内容自拟题目。
2、体裁不限,可以叙事,也可以写诗歌等。
3、书写规范、工整。
4、语言通顺、有中心、有条理。
5、写完后认真修改。
2、自由写作,教师巡视指导(设计理念:进一步激发情感,前呼后应,沟通说写,力求体现作文思路的整合性和学习的综合性。
)五、展示作品,交流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
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2、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适时激励。
3、教师小结:美好的师生情在大家的每一个音节中流动,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从大家的每一个词句中流露出来。
我感到你们更懂事、更可爱了。
老师喜欢懂得感恩的孩子,老师喜欢你们!(设计理念:习作的交流赏评是进行口语交际、渗透习作指导的又一次言语实践。
本环节重点是在学生完成初稿后组织、引导展示赏评。
教师要围绕预设内容,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充分交流,在全班品赏中,通过对话交流,点拨写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达到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习作与口语交际双丰收。
)【篇二:作文教案我的老师】用心观察真情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设计理念 : 梁爱梅五年级习作: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开展想象,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最感人的内容。
,本次习作教学在组织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切身体会和深刻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欲望。
在习作内容和形式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感态度,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物。
尽量少设臵习作的范围和模式,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写景,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2.通过接触、描写、赞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习作让学生掌握一定写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描写细致,感受真实。
课前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走进景,观察景。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物重点观察。
2.准确地把握景物特点。
3.把自己最感兴趣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者有意识地的在课前让学生走进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减轻了课堂习作的难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游玩拍摄的照片)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认识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利用课件让学生感悟秋天的美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苗,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
】二、交流信息,激发写作兴趣1.师:我想我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想必你们也定有难忘的经历?能告诉我们吗?生自由交流。
2.师:是呀,通过刚才的交流,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快乐时光,与其回忆,还不如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足迹,那样看起来更清楚,对吧?【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认识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利用自己的经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苗,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写作内容,做到写作时言之有物。
】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1、师:我们到风景区游览,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事。
那怎样给自己最喜爱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一会我们来献计献策。
生讨论。
2、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学生初步谈到:(1)按一定顺序,也就是旅行的顺序来记,这样更清晰;(2)要围绕照片的内容来写,把那里的美丽景色生动的描绘出来;(3)可以把其中一个地点和内容作为一个重要部分,精彩片断;(4)要围绕快乐来写,写出旅途的难忘。
)对于以上的建议教师要给与及时地引导、归纳和鼓励。
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
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
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
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
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臵,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
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
如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去公园所看到的景物。
4.范文引路。
(出示范文)秋天是迷人的,也是五颜六色的。
记得上次去公园玩,我看到了一片火红的枫林,一片片枫叶看上去那么可爱,那么充满生机,像天边的晚霞,像梦中的油画。
我不由得想起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哦,秋天是红色的!我继续往前走,路旁开满了雪白的百合,闻一下,还带着露珠的芬芳。
百合虽然没有菊花的灿烂,也没有牡丹的华贵,但他们清新脱俗,形态高雅,令人百看不厌。
哦,秋天是白色的!我停下来,坐在路边的木椅上想,现在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田里的稻谷已经熟了吧。
恍惚间,一幅画浮现在我的眼前:沉甸甸、黄澄澄的稻穗压得稻秆抬不起头,秋风吹过,掀起阵阵稻浪,我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
哦,秋天是金黄色的!啊,秋天,我是多么迷恋你!我已经醉倒在你色彩缤纷的怀抱之中了!(1)同学们看了这篇文章,觉得秋天美吗?要怎样写才能把秋天描绘得更美呢?(2)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
有了素材,只能解决言之有物,而怎样使文章写得更好,需要教师的指导。
课堂上采用范文引路的方式,对写法加以暗示,使学生明白了该怎样表达。
】四、学生写作。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文情况并适时给予引导。
五、品析评价,升华主题1、请同学们品读自己的文章,将最满意的句段朗读出来,让他人分享,方便其他学生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