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数据分析应用
质量管理的数据分析应用
目录
1 概述
2 质量管理数据分析一般步骤
3 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 总结
编制数据分析项清单 明确数据分析项的目的 建立数据分析数学模型 收集原始数据 获得统计数据 通过分析、判断找出问题点 找出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制定改进措施 实施、验证并巩固改进措施
19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5)获得统计数据
将有可比性的同类型数据归为一组。
合理分组
对改进质量有实际意义。
原始数据合理分层、 分类原则
实用性
客观性
避免主观、人为因素。
20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6)通过分析、判断找出问题点
使用适宜的分 析、判断工具, 对统计数据进 行分析、判断。
找出需改进点, 获得管理体系适 宜性和有效性信 息,发现管理体 系不适宜和失效 区域。
(7)找出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物化环境
设施、硬件环 境
环境因素
人文环境
组织文化、管 理环境、工作 方法、管理制
度
32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7)找出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对质量问题,应从根源上去 分析、解决,防止其再发生 或发生。
33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7)找出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质量管理专家建议:对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追根溯源,一 般应至少问三到五个以上的“为什么” 。
LCL45.0
4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示例:判断一批继电保护器质量控制是否正常
90 100 检测序号
26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7)找出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分析导致不良 问题、管理体 系不适宜和失 效的末端原因。
对末端原因进行 验证判断。
找出主要原因。
27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生理
人员因素
组织能力
心理
行为
29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7)找出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运作需求
质量
资源
数量
确认
符合要求? 状态良好?
30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7)找出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是否正确?
管理理念
管理制度
是否合理可行?
方法因素
是否最优?
科学性、 经济性
组织机构
是否适应?
31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例如,在所有供方产品一次合格率均已达到100%、 无法再为择优选用供方提供依据的情况下,应选 用供货及时性、服务质量等其它一些能够区分供 方优劣的统计指标作为原始数据。
考虑原始数据的 实用性。
保证预期统计数 据的客观性、合 理性和实用性
一些数据的统计周期过短或 过长都有会影响统计结果的 客观性,这就需要结合实际, 确定一个合理的统计周期。 一般可在数据分析清单中, 明确每一数据分析项所对应 数据的统计周期。
直方图
数量(个)
T
60
52
50
40
30
20
10
1
0
17 5
16 6 2
43~45 45~47 47~49 49~51 51~53 53~55 55~57 示例:判断一批继电保护器质量控制是否正常及是否存 触发电流(A)
在系统性的影响因素
24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6)通过分析、判断找出问题点
相关图
2
1、概述
精确分析质量管理现状的科学方法 数据分析
质量管理实现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
3
1、概述
组
质量管理水平 到底怎么样?
影响产品质量 的关键因素是
什么?
织 或 企
质量技术基础 如何 ?
生产过程存在 哪些质量问题
和缺陷 ?
业
应当针对性地 采取什么质量 改进措施 ?
质量改进措施 是否有效?
如果仅有一些 主观概念和总体性 笼统的评价,而没 有准确、详尽基础 数据说得清楚、说 得准的话,是永远 无法解决的。
确立需收集的原 始数据及基于原 始数据的预期统
计数据。
明确适宜的统计周 期,以及适宜的统 计工具和方法。
15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3)建立数据分析数学模型
例如,在生产的产品数量不相 同甚至差别较大时,以单纯的 质量成本数额作为统计量来评 价不同生产过程质量是明显不 合理的,应考虑采用单位产值 与对应的质量成本数额的比率 作为统计量,使评价结果更趋 合理和客观。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8)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数据分析 结果……
制定改进措施实 施计划,明确需 改进点的改进措 施,针对管理体 系不适宜和失效 区域进行修订和 完善措施。
明确这些措施的实 施责任。
36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8)制定改进措施
具体的 (Specific)
有时间限制的 (Time-bound)
末级原因n
末级原因12 末级原因11 末级原因10
末级原因1 一级原因n
末级原因2 一级原因1
末级原因3
需解决问题1
需解决问题2
一级原因4
一级原因3
末级原因4
一级原因2
末级原因5
末级原因6
末级原因9
末级原因8
末级原因7
关联图
28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7)找出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管理和操 作技能
管理者的 综合素质
“SMART” 准则
相关的(Relevant)
可测量的 (Measurable)
可实现的 (Achievable)
注意:满足“SMART”准则要求是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的保证。
37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8)制定改进措施
有明确的目 的
对事不对人
应明确每项措施所针对的质量问题原因。每一项主要原因一般应有一个以 上的控制措施。措施应针对主要原因本身,针对质量问题表面现象的措施 是必要的,但不是关键。
使用适宜的统计 工具和方法。
保证数据的统计 周期的合理性。
16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4)收集原始数据
根据所建立的 数据分析数学 模型,确立数 据收集方式。
客观地收集原始 数据。
建立原始数据库予 以储存。
17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4)收集原始数据
需要以调查方式 得到的数据,调 查对象及其范围 必须要有足够的 代表性、客观性。
准确找出 最优和最 劣供方。
保障公司 的工程和 服务质量。
“供方” 数据分析的 主要目的
为择优选用 供方、淘汰 劣质供方提 供依据。
协助在用供 方改善所提 供产品和服 务的质量。
14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3)建立数据分析数学模型
根据每一数据 分析项的目的, 逐一建立适宜 的数据分析数
学模型。
数据收集应遵 循客观、真实 原则,避免使 用人为选择的 数据、主观猜 测数据和其它 虚假的数据。
需要以现场测量方 式得到的数据,必 须用有效计量器具 现场实测方式获得。
18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5)获得统计数据
根据确立的数 据分析数学模 型,使用适宜 的统计方法。
对原始数据进行 统计。
获得预期的统计数 据。
措施的重点应该落在对如何消除主要原因上,仅仅有对质量问题责任进行 追究的惩罚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提倡对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制度进行更 新、改进的措施,不鼓励仅简单地对质量问题责任进行追究的惩罚措施。
改进措施 有明确的目标 及其实施 计划应满 切实可行、 足的要求 具体详细
ISO9001:2008标准的第8.4条,“数据分析” 的目的 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0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2)明确数据分析项的目的
准确找出顾 客相对最不 满意之处和 不满意的主 要原因。
争取更多的顾 客,为顾客同 时也为企业或 组织自身创造 更多的价值。
“顾客满 意” 数据 分析主要
(7)找出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人
头脑风暴法
环 从五大质 机 量影响因 素入手
法
料
适当的分析图
A类 原因
第 1 层 原 因
第2层原 因
第3层 原因
B类 原因
C类 原因
D类 原因
E类 原因
因果图
需要解决 的问题
需要解决的 问题
A类原因 B类原因
第1层原因1 第1层原因2
第1层原因3
C类原因 D类原因
E类原因
(1)编制数据分析项清单
一个组织或企业 在不同时期所需 要的数据分析项
是不同的。
应适 时结 合实 际情 况的 变化 及时 对清 单进 行调 整。
适应 数据 分析 项动 态变 化的 需要。
年度清单 季度清单
月度清单
9
3、质量管理数据分析的实施
(2)明确数据分析项的目的 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不单是需要我 们掌握的科学 质量观点,更 加是一个需要 我们付诸实际 的科学行动, 这个行动就是
数据分析。
5
2、质量管理数据分析一般步骤
数
(1)需要收集、统计和分析哪些数据?
据
分
析
要
(2)收集、统计和分析这些计和分析这些数据的方法有哪些?
个
问
题
(4)如何利用这些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的结果来
制作相应的数据表 格和分析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