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课教案
流过小时,电弧吹力小,熔渣和铁水不易分清。
(2)看焊缝成形
电流过大时,熔深大,焊缝余高低,两侧易产生咬边;电流过小时,焊缝窄而高,熔深浅,且两侧与母材金属熔合不好;电流适中时焊缝两侧与母材金属熔合得很好,呈圆滑过渡。
(3)看焊条熔化状况
电流过大时,当焊条熔化了大半截时,其余部分均已发红;电流过小时,电弧燃烧不稳定,焊条易粘在焊件上。
操作要求:按指导教师示范动作进行操作,教师巡查指导,主要检查焊接电流、电弧长度、运条方法等,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再进行个别示范。
板对接平焊
1.焊逢几何形状符合要求。
2.定位焊的要求,电流及位置。
3.单层焊、多层多道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等焊逢形式的具体操作方法。
4.焊逢表面无常见缺陷。
【教学过程】
训练题目:V形坡口板对接平焊。
训练内容:如图11-29所示。
焊接方法:焊条电弧焊。
训练时间:45min(指引弧开始至焊完熄弧,包括过程清理,不包括施焊前的清理、装焊)。
图11-29 V形坡口板对接平焊
1.焊前准备
(1)试板准备
焊件材料:Q235
试板尺寸:300mm×100mm×12mm,二块。
坡口形式:V形坡口。
(2)设备及工具准备
设备:AX—320型或ZXG-300型电焊机均可。
工具:锤子、敲渣锤、錾子、钢丝刷、毛刷、焊条盒、钢直尺、划针、样冲、焊缝测量器等。
(3)焊材选择
为470MPa,故应选用E40系列焊条。
为提高焊接质量,焊因Q345钢的最低抗拉强度σ
b
接时,可选用E5015低氢碱性焊条进行焊接。
(4)焊前清理
用砂纸、钢丝刷或角向磨光机将坡口面及坡口正反两侧20mm以内的油污、铁锈、水分及其他污物清除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5)装配与定位焊
将两块试板对齐、对平,装配成V形坡口的对接接头。
装配时不能出现错边,并预留装配间隙,这样有利于焊透。
装配间隙起焊处为3mm,终焊处为4 mm,如图11-30所示(方法是分别用直径为 mm和4 mm的焊条芯夹在两头)。
图11-30 试板的装配
将装配好的试板在焊件坡口两侧距端头20mm以内进行定位焊,定位焊用直径为的E5015焊条进行焊接,焊接电流为90~120A,定位焊缝长为10~15mm。
焊点不宜过高、过长。
(6)试板打钢印与划线
在试板上用钢印打出考试编排号码,并在距坡口边缘一定距离(如70 mm)的钢板表面,用划针划上与坡口边缘平行的平行线,如图11-31所示。
并打上样冲眼,作为焊后测量焊缝坡口每侧增宽的基准线。
图11-31 试板表面的基准线
(7)预置反变形
由于是V型坡口,正面需填充较多的金属,焊后易产生变形。
为此,在焊前必须进行反变形,,反变形量可用万能角度尺测量θ值,也可测△值,如图11-32a所示,△=bsinθ
=100sin3°=。
获得反变形的方法是用两手拿住其中一块钢板的两端,轻轻磕打另一块,如图11-32b所示,使两板之间呈一夹角,作为焊接反变形量,反变形量一般为3°~4°。
θ角如无专用量具测量,可采用简便方法,将水平尺搁于钢板两侧,中间如正好让一根直径为的焊条通过,则反变形角符合要求,如图11-32c所示。
图11-32 预置反变形角
a)反变形角度及尺寸;b)获得反变形的方法;c)反变形角度的测量
1—焊件;2—水平尺;3—φ3.2 mm焊条芯
由于试板厚为12 mm,需采用多层多道焊来完成。
其焊道分布,如图11-33所示,采用单面焊四层四道。
图11-33 焊道分布
1—打底焊;2、3—填充焊;4—盖面焊
(9)焊接工艺参数选择
①打底焊——焊条直径:Ф;焊接电流:90~120A。
②填充焊——焊条直径:Ф4mm;焊接电流:140~170A。
③盖面焊——焊条直径:Ф4mm;焊接电流:140~160A。
(10)检查焊机各接线部位是否正确、是否牢固可靠。
2.V形坡口对接平焊操作
(1)打底焊
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关键在于正面打底层的焊接。
打底层的焊接目前有断弧焊和连弧焊两种方法。
断弧焊施焊时,电弧时灭时燃,靠调节电弧燃、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熔池的温度,因此工艺参数选择范围较宽,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打底焊方法。
打底焊时,将试板放在水平面上,间隙小的一端在左侧,并在左端定位焊缝处引弧。
打底焊时焊条与焊件之间的角度如图11-34a所示。
运条时采用小幅度锯齿形横向摆动,并在坡口两侧稍停留,连续向前焊接。
打底焊中,还应注意以下二点。
①控制熔孔的大小。
打底焊时为保证得到良好的背面成形和优质焊缝,电弧要控制短些,要注意将电弧的2/3覆盖在熔池上,电弧的1/3保持在熔池前,用来熔化和击穿坡口根部形成的熔孔,熔孔的大小如图11-34b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