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填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方案12.07

高填路基注浆加固施工方案12.07

江北机场专用快速路南引道及腾龙大道二期工程K0+640-K0+720高路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路堤设计简介 (2)三、施工准备 (3)四、施工方案及方法 (4)五、质量控制措施 (9)六、安全保证措施 (10)七、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1)八、文明施工措施 (12)一、工程概况1.1拟建道路K0+620~K0+820段左幅道路西侧35m外的范围,由于人类活动强烈,对原始沟谷进行了大规模的回填,其填料主要来自周边建设场地平场产生的砂泥岩块碎石、粘性土,局部夹有砼、砖块等建筑垃圾,粗颗粒粒径一般30~110mm,含量30~65%,呈松散~稍密状,稍湿,厚度一般为10.5~25.5m,堆填时间在3年左右,未完全自重固结。

左侧距中心线35m外的范围现地面高程为205.00~214.50m,比原地面高程增加约为10~15m。

2.2依据K0+640~K0+720段高路提变更施工图要求,对K0+640~K0+720段高路堤坡脚范围内原地面进行清表整平处理,坡脚外6m范围内人工填土采用注浆加固处理。

路堤填土按每0.3m厚分层填筑压实,路堤边坡侧按每0.6m高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在路堤边坡范围内采用冲击碾压密实。

K0+640-K0+720高路堤平面布置图二、路堤设计简介2.1设计原则(1)对变更设计范围内高程203.00~206.00m以上的人工弃土进行挖除换填,并恢复原地面形状且顺接平整,换填压实度不得小于93%;清除路堤基底下的土层并对基岩挖台阶,挖除的弃土应弃掉不再利用。

(2)对高程203.00~206.00m以下部分人工填土采用注浆加固处理,注浆孔应钻入基岩面以下0.5m,按正三角形布置,钻孔直径采用91mm。

加固区采用孔底注浆,注浆孔间距为3.0m;帷幕加固区采用钢花管注浆,注浆孔间距为2.0m,钢花管采用直径为73mm 无缝钢管制作。

(3)路堤填土按每0.3m厚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3%。

路堤边坡侧按每0.6m高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当填方边坡高度为8~20m时,水平土工格栅幅宽6m;当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0m时,水平土工格栅幅宽8m。

(4)取消原设计中K0+620~K0+800段强夯;在路堤边坡范围内采用冲击碾压密实,高程215.00m以下部分按1.8m分层冲击碾压,高程215.00m以上部分按2.4m 分层冲击碾压。

(5)临时边坡坡率土层按1:1.25,岩层按1:0.75;临时边坡坡面采用喷射6cm 厚C20混凝土防护。

2.2.设计参数(一)冲击碾压设计参数(1)冲击碾压的压实深度和压实影响深度应根据现场冲击碾压试验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本路堤填方压实影响深度暂按为2.4m。

试验段长度不小于50m,宽度不小于24m。

(2)处理范围为路堤两侧边坡坡脚外3m。

(3)冲击碾压宽度不宜小于6m,自行式冲击压实机单块最小冲压施工面积不宜小于1000m2/,牵引式冲击压路机单块施工面积不宜小于1500m2/,工作面较窄时需设置转弯车道,冲击最短直线距离不宜小于100m,行进速度应该控制在10~12km/h左右。

(二)注浆加固设计参数(1)使用以水泥砂浆为主的单液注浆,水泥砂浆等级不小于M20,水泥采用42.5硅酸盐水泥,水泥:砂:水为1:(0.5~1)~(0.75~1);为控制浆液漏失使用双液注浆堵漏时,水玻璃浓度35~40Be′,模数2.4~3.4,水玻璃掺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3%~5%左右,具体掺入比须试验确定。

(2)路堤坡脚外侧4m范围采用帷幕注浆,注浆压力不大于0.2MPa~0.4MPa(孔口压力表读数),帷幕注浆采用钢花管注浆;一般地段采用孔底注浆,注浆压为0.2MPa~0.4MPa(孔口压力表读数),终注压力0.2~0.5MPa。

(3)在终注压力下连续注浆30min的注入率不大于20L/min时,可终止注浆。

三、施工准备3.1.机械设备及工具准备计划机械设备及工具计划表3.2.技术准备及人员准备计划为保证K0+640-K0+720高路堤的施工质量,项目经理部安排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跟班作业,施工管理人员负责现场协调与管理,并在开工前熟悉深化施工图纸和技术交底按要求落实,做好实验检验和测试工作计划、试验段计划以及与相关单位的技术交接计划。

具体人员安排见表3.3-1。

人员安排计划表3.3.进度安排清除表层种植土,场地平整,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施作临时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保证高路提填筑施工顺利进行,计划于2017年2月1日开工,2017年12月1日完工,共计9个月。

四、施工方案及方法注浆加固工艺框图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框图4.2.施工方法及工艺○1施工流程:场地整平→注浆孔放线→钻孔(跳孔施钻)→钻孔冲洗→注浆(先施工边缘注浆孔,待形成帷幕后,再施工中间部分注浆孔)→检测(开挖检查、静力触探)→符合要求(不合要求时,重新注浆)→填筑路堤→检测压实度及含水量→符合要求(不合要求时,洒水碾压)→冲击碾压→检测碾压后沉降量及表层压实度→符合要求(不合要求时,补充冲击碾压5~8遍)→清除多余土方、整理路基→检测路基标高→合格→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碾压1~3遍→路基验收合格4.2.1测量放样注浆加固:用全站仪,定出路基中线,加固范围边线,标出钻孔点位置,并组装钻机使钻机就位。

4.2.2.钻孔采用GMY4型潜孔钻机,跟管钻进的工艺,配多节1m长的Φ50mm外丝钻杆,Φ100mm 粗径钻具带硬质合金钻头钻进成孔,L-22/7型空压机送风洗孔排渣。

按要求由外往内分序分段施工。

钻孔深度为2~12m,一次成孔。

4.2.3下注浆管加固区采用孔底注浆,注浆孔间距为3.0m,注浆管采用内径32mmPVC高压管制作;帷幕加固区注浆孔间距为2.0m,钢花管采用直径为73mm无缝钢管制作。

埋入深度根据钻孔深度确定,一般为2~12m,管壁每隔16cm交错打眼,便于浆液的渗透。

注浆管钻孔间距详见下图:4.2.4注浆通过ZUB-3型柱塞式灰浆泵进行后退式分段注浆,注浆压力0.2Mpa-0.4Mpa均匀充填及固结路基。

注浆结束条件:根据注浆压力和单孔注浆量两个指标来判断确定。

结束条件为: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0.2~0.5MPa;水泥消耗量满足设计要求,且持续时间30min,注入率小于20L/min即可。

全段结束条件为:所有注浆孔均已符合单孔结束条件,无漏注。

注浆结束后必须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若未达到设计要求,应进行补孔注浆。

4.2.5注浆控制要点由于注浆不同于其它工艺,施工中存在地层复杂、浆液流动随意性较大等困难,在严格工艺控制的同时重视过程控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注浆效果分析,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以保证注浆质量:⑴第一步帷幕注浆,采用先外侧后中间的注浆顺序,然后采用跳孔跳排间隔注浆,第二步注奇数排奇数孔,第三步注偶数排奇数孔,第四步将余下孔依次由外向内注;⑵定量定压注浆:外侧先注孔采用以定量为主进行控制,而内侧后注孔则以压力控制为主;⑶结合注浆压力分析地层吸浆量,针对注浆不足的孔进行补注;⑷注意观察压力、流量、浆液及周围环境变化,认真记录并及时调整注浆参数,做到施工过程动态控制。

⑸注浆过程应派专人负责,填写注浆记录表,记录注浆时间、浆液消耗量及注浆压力等数据,观察压力表值,监控连通装置,避免因压力猛增而发生异常情况。

4.2.6路基填筑碾压(1)路堤填土按每0.3m厚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3%。

路堤边坡侧按每0.6m 高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当填方边坡高度为8~20m时,水平土工格栅幅宽6m;当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0m时,水平土工格栅幅宽8m。

(2)在路堤边坡范围内采用冲击碾压密实,高程215.00m以下部分按1.8m分层冲击碾压,高程215.00m以上部分按2.4m分层冲击碾压。

(3)清除表层种植土,场地平整,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施作临时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4)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填筑及冲击碾压场地边线。

(5)路堤填土按每30cmm分层填筑压实。

压实度不小于93%。

根据压实度及沉降量,初步确定冲击碾压参数。

在大面积冲击碾压施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碾压试验。

(本此次试验段由施工、监理、业主单位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通过试验,总结出人员安排、拟选用的25KJ冲击碾压机性能,确定冲击碾压的遍数及行走速度,冲击能及振动功率等参数,确定质量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6)冲压时自边坡坡脚一侧开始,顺(逆)时针行驶,以冲压面中心线为轴转圈,而后按纵向错轮冲压,全路幅排压后,再自行向内冲压。

(见冲击碾压路线示意图)(7)冲击碾压的碾压遍数根据现场施工时冲击轮轮迹高差小于15mm控制,冲击碾压不低于8遍为宜,横向距民房及其它构造物20m内应减少冲击遍数。

(8)冲压过程中如果因轮迹过深而影响压实进行时,可用平地机平整后再进行冲击压实,若路基表面扬尘,可用洒水车适量均匀洒水继续冲压。

(9)冲压结束,用平地机整平施工冲压路段,然后采用重型钢轮压路机将路基表面碾压密实平整。

(10)待冲击碾压后各项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填筑施工。

冲击碾压路线示意图五、质量控制措施⑴应严格按照设计参数进行钻孔,孔位及角度偏差符合相关规范规定,若现场钻孔孔位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进行移位并进行计算确定参数,必要时应进行补孔。

⑵注浆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严禁使用过期结块的水泥,必要时进行检验。

⑶浆液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配浆时最大误差为:水泥、水±5%。

⑷浆液搅拌应均匀,水泥浆搅拌时间为3~5分钟,未搅拌均匀或沉淀的浆液严禁使用。

⑸注浆过程中,时刻注意泵压和流量的变化,应以定量为主,结合压力,若工作场地漏浆,可采取封堵措施。

如跑浆可通过调换浆液、调整浆液配比,缩短浆液凝胶时间,采用间歇注浆,达到控制注浆目的。

⑹注浆过程中保持注浆管路畅通,防止因管路堵塞而影响注浆结束标准的判断。

⑺严格按照后退式注浆设计的段长进行分段注浆,不得任意延长分段长度,必要时可进行重复注浆,以确保注浆质量。

⑻严格进行注浆效果检查评定,符合要求时才能结束注浆作业。

当未达到注浆结束标准时,应进行补孔注浆。

(9)严格控制填料粒径不超过25cmm及分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6cm 。

(10)严格控制钢轮压路机和冲击碾压机的行走速度和轮迹重叠宽度。

六、安全保证措施⑴施工安全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除认真落实《技术规范》及《公路工程安全技术规程》有关要求外,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防止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⑵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开工前进行系统安全教育,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克服麻痹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