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湘教版教案音乐

七年级湘教版教案音乐

初一年级音乐课教案(湘版音乐教材)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1、给学生安排座位,向新同学提出上课的教学常规,师生共同遵守。

2、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的摸底调查,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3、介绍有关音符的知识,认识音的高低和时值的长短,为视唱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阶段各学校重视音乐教育的程度不同,使学生的音乐水平差别较大,同时由于六年级的学生都不上音乐课了,很多的音乐基本知识都会忘记,因此,在第一节课让学生重温音符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本课重点是要学生掌握音符的高低和时值,能教准确地唱准C大调音阶。

三、教学方法:讲解、讨论、视唱四、教学过程:(一)组织学生进入音乐室,安排座位。

(二)教学常规讲解,向学生提出上音乐课的要求。

(三)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情况。

(四)认识音符(本环节可以考虑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主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1、音的高低: 1 2 3 4 5 6 7 I2、音名: C D E F G A B C3、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4、音符时值:1 - - - 全音符 4拍1 - 二分音符 2拍1 四分音符 1拍1 八分音符 1/2拍1 十六分音符 1/4拍5、回答问题:请说出以下音符的音高和时值,并把它唱出来。

5 - - - 6. 2 - 7 16、划拍唱出以下的音符和节奏1 32 5 , 1 6 434 ,56 5 4 3 3 ,3 45 54 3 , 1 - - 37、视唱以下旋律,要求节奏和音高都要准确。

1=c 1 2 3 4 | 5 6 7 I | 7 6 5 4 | 3 2 1 3 | 5 3 1 - ‖1=c 1 34 | 5 - | 6 I 7 6 | 5 - | 1 3 4 | 5 - | 6 5 4 3 | 2 - | 1 34 |5- | 6 i 7 6 | 5 . i | 7 i 2 7 | i 6 5 6 | 3 2 | 1 - ‖五、小结本课。

教后记:练习六没有做,因为时间不够,不过这节课我给学生强调了音乐课的常规,如唱歌时要划拍、课堂上要收放自如,敢于提出不懂的地方等等,从效果来看还可以,希望学生能坚持下去。

第一单元唱出心中的歌一、教学内容:1、用课本提供给我们的五首歌曲,组织学生欣赏,教会学生唱他们最喜欢的两首歌曲,为学生提供演唱素材,引导学生大胆、自信地去演唱和表现这些作品。

2、新生刚入学,教师用表演节目的形式向学生介绍音乐课的学习内容、音乐课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打节奏游戏,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了解五线谱的一些知识以及中学生嗓音保护常识。

二、教学目标:1、会唱所教歌曲,并能背唱其中1—2首:《快乐老家》和《啊,朋友再见》2、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3、能准确把握歌曲情绪,声情并茂地歌唱。

三、教学难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大胆、自信地去演唱和表现这些作品。

四、课时安排:三个课时五、课前准备:用于播放的音乐光碟或磁带、小军鼓、一束花,第三周班级音乐会的课室布置等等。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后记:教师的示范演唱是不可少的,虽然有磁带,但都没有教师的示范那么形象。

第三课时第二单元零点乐队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以台湾民歌《一只鸟仔》为载体,旨在建立一支起点为零的乐队,通过“试奏体验”、“加花添彩”、“登场演练”等三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乐器演奏的全过程,感受器乐演奏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了解乐器演奏过程中“加花”的含义,能与他人合作,为旋律加花,能在演奏中作“即兴创作”。

2、自制打击乐器,设计简单的节奏型参与伴奏,从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悦感。

3、变废为宝,学会制作一件打击乐器,并能参与器乐合奏。

4、口风琴吹奏练习:《划船歌》,让学生通过作品,巩固吸气点,知道连线、同音反复的吹奏方法。

三、教学设计意图:本单元分为三个层次,两个课时。

(由于想让全班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因此本单元实际授课2.5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是为旋律加花,也是难点。

一是将全曲的旋律,根据需要分合演奏;二是在句逗处进行简单的填空加花,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教师不要讲太多理论。

第二课时:“登场演练”是班级零点乐队组建后的全面展示,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发现身边的“乐器”,变废为宝,自制一件打击乐器敲打出节奏,以此检验出学生器乐演奏和创编能力,唤起学生学习乐器的欲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发现音乐、表现音乐,热爱生活。

第三课时:继续“登场演练”,让每个同学都有表演的机会。

口风琴吹奏练习:《划船歌》,让学生通过作品,巩固吸气点,知道连线、同音反复的吹奏方法。

四、教学准备:第一课时结束时,布置学生观察身边哪些废品可制成打击乐器,每人自制一件打击乐器,第二课时时带来。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教师用歌声向学生问好。

(二)复习唱歌的呼吸。

(三)导入新课:请学生欣赏教师用钢琴弹奏两段旋律,让学生感受乐曲旋律的不同。

以此导入新课内容。

(四)新授“为旋律加花”。

1、欣赏乐曲《一只鸟仔》,听录音,再欣赏教师用口风琴演奏,思考乐曲如何分乐句。

2、为旋律加花。

(旋律的加花方法有三种,这里重点给学生掌握第一种)A、旋律的加花重复,如课本12页的例子。

做法:围绕主旋律音加进其他音,使主旋律更为丰富多彩。

B、尝试为旋律加花。

(1)教师弹奏旋律,让学生熟悉后,为旋律示范加花,再让学生尝试加花。

2 3 │ 2 3 2 1 │ 2 0 5 5..│ 2 0 0 │6. 2 │ 6. 1 6 5..│. 5. 0 0 │..│ 2 0 5 61 2 │ 1 2 1 6.│ 1 0 5 5..│ 1 0 0 │2 2 │ 6. 1 6 5..║..│. 5 5..│ 2 5 6(2)教师用口风琴弹奏主旋律,学生为旋律加花,重在感受。

(3)请个别学生与老师一起合作为旋律加花。

3、阅读课本12页的打击乐设计,教师给学生演示各种打击乐器,启发学生可以用生活中的废品做成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小结本课,布置作业:自制打击乐器,以宿舍为单位成立乐队,自选课本的曲目进。

进行练习,下周演示。

教后记:为旋律加花的导入原来不是这样安排的,在三班上课时突然来的灵感,经过讲课,感觉挺好的。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用旋律对答问好。

(锻炼学生的即兴编曲能力,30秒)师: 2/4 5 5 3 5 6 5 —║|同学们好。

(二)复习旧课,为旋律加花。

(5分钟)1、师:上周我们学习了为旋律加花,让我们合作,老师弹奏《一只鸟仔》,同学们为旋律加花。

(师生互动) 2、请个别同学与老师合作,即兴为旋律加花,对学生的表现教师给予肯定。

(彰显个性,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也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的巩固)(三)导入新课。

(6分钟)1、师:旋律加花,使旋律更丰富,除了这些办法外,我们还可以加入其他乐器的伴奏,使旋律更丰富多彩,更饱满。

2、欣赏器乐合奏《一只鸟仔》、《雪绒花》(屏幕显示并播放音响),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为乐队如何合作做个铺垫,2分钟)3、师:除了这些打击乐外,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物品可以利用起来做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高年级同学也尝试用废品做成打击乐器与其他乐器合奏,使旋律更富层次感。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他们演奏的片段。

(播放片段,教师作简单介绍,树立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

)(2分30秒)4、上节课我们已经布置了“发现身边的乐器,变废为宝”。

不知同学们准备得怎样?(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宣传环保。

)(五)新课:乐队演示。

1、除了给旋律加花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使音乐更富于层次感、更好听?2、引导学生说出用多种乐器一起演奏或用乐队演奏使音乐更富于层次感、更好听。

3、欣赏器乐合奏《一只鸟仔》(屏幕显示并播放音乐),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为乐队如何合作做好铺垫)4、提问学生是否渴望组建自己的乐队,演奏自己心仪的曲目?(学生回答后追问)你觉得组建乐队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自由谈)。

5、欣赏高年级同学音乐课上组建乐队进行演奏的三个录像片段,提问:乐队给你们带来哪些新鲜感受?(播放录像片段,教师作简单介绍,树立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

)6、欣赏后请个别学生谈谈感受。

7、教师小结,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新课:乐队表演。

1、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简要说明。

(检验和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宣传环保。

)2、布置本课任务:(1)请学生以宿舍为单位,成立起点为零的乐队,为乐队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设计伴奏音型,可以考虑为旋律加花,考虑乐器的分合演奏,合奏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

(3)聘请文娱委员当临时小记者,采访每个队的命名情况。

(4)十分钟后,由同学们推荐两到三个乐队进行表演。

(5)教师郑重宣布乐队成立。

3、各乐队排练,教师到各队进行辅导。

4、文娱委员作为小记者给同学介绍各乐队的命名情况,对一些命名有创意的宿舍给予肯定。

(体现学生的集体观念)5、由学生推荐乐队进行表演,每个乐队表演结束后,师生点评。

(充分肯定,通过师生点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点评和引导学生点评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A、旋律的流畅程度:流畅、优美动听等。

B、同学之间的配合程度:配合完美、配合默契等。

C、节奏、乐器的编配:旋律有分有合,节奏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D、乐器制作:富有新意,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强。

E、乐器演奏能力,综合能力。

F、对表现音乐的信心,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G、所选曲目适合同学演奏,百花齐放,各有特色。

H、乐队在表演时是否加花等等。

6、选出一个问题比较多的乐队在老师和同学点评后现场进行修改演奏。

(让学生感到学无止境,激励学生的进取心)(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各小组零点乐队的精彩表演,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闻”!美妙的旋律来自于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来自于同学们对音乐的深刻感受和无比热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关心乐队的发展,像女子十二乐坊一样走出国门,把中国的音乐文化带向世界。

教后记:虽然本课是零点乐队第二节课的表演,但学生的兴致未减,说明这样的活动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的。

第三单元美妙的人声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以聆听声乐作品为中心的欣赏课,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欣赏曲。

精选了《回声》、《闲聊波尔卡》、《跳蚤之歌》、《春雨》、《清晨,我们踏上小道》、《游击队歌》、《祖国,慈祥的母亲》等八首精美的声乐作品。

第二部分是知识点,人声的分类,通过教师的板书让学生掌握;声乐的演唱形式通过欣赏以上八首声乐作品,通过探究、听辨等教学活动来完成。

第三个知识点是作曲家贺绿丁的简介,让学生阅读掌握。

相关主题